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农业机械化,农机装备是重要支撑,也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物质前提。吉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提高农机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更关乎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此,在综述吉林省农机装备领域研发队伍情况、承担课题情况、专利获得情况及获得奖励情况的基础上,从农机装备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4个方面1 8个因素入手,利用DEMATEL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农机装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要素投入配置效率是农户提高收入的关键。采用DEA对吉林省农户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9市(州)农户资源配置技术效率值较高,规模效率较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010—2012年农户资源配置短期内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说明吉林省农户资源配置在不断调整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低。为此,吉林省农户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应调整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例,适当控制资本投入比例。充分考虑劳动力投入及机械运用的替代关系,提高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韩天判 《农业机械》2012,(32):51-52
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武威市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调查、分析和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农机具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努力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提升推广服务能力,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成果应用转化效率、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能力、加快破解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难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机制,强化协调"站站结合、站企结合、站社结合"机制创新坚持"站站结合、站企结合、站社结合"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理念,先后与疆内外推广机构,科研院校、制造企业、基层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共建、协作协助关系,优势互补。(1)实施"站站结合"。2013年州农机推广总站  相似文献   

5.
2012年以来,宣汉县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提出的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依靠科技创新团队,按照"粮油类、经作类、茶果类、综合类"四大主题,广泛开展"自主研发一批、试验示范一批、推广应用一批"农业科技研发,不断提高科技支撑产业的发展能力和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自主研发一批,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加强与省级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对墨江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9月11日,吉林省农委在农安县举办全省农机化技术与信息化融合现场会。吉林省农委包维国副主任到会并讲话。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中国农机院机电所、省农机研究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各市(州)农委、农机推广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格局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对吉林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表现为空间匹配差异明显,东部优于中西部,山丘地优于平原。吉林省各市(州)垦殖率与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错位现象。在此基础上,从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土壤质量等方面提出吉林省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广农业新技术,对于实现现代化农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进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该坚持不断创新,以使现代化农业机械与装备的研发成果顺利结合并转化为生产力。文中对推广农机新技术应该在模式上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业厅和财政厅于2008年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试点工作,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省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把专家整合在产业链上、把团队建在基地上,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开辟了新思路,在凝聚合力、服务产业、创新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凝聚了农业科研力量,提升了农业科研整体实力;二是创新了科技管理方式,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结合;三是供给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增强了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四是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五是加强了应急科技服务,为应对各种突发灾害作出了重要贡献;六是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优势产业发展对接,支撑了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其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装备水平居全国前列。多年来,黑龙江省省属农机科研机构全面落实"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以及使粮食生产连续登上新台阶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是关键。因此,深入研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农机科研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快速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志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1):154-158,172
描述了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而对新形势下科技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小康目标建设以及行业技术服务这5个领域中的功能与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技革命的概念与满足条件,提出并分析了内生及外生农业颠覆性技术及其差异,特别是提出了跨界技术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外生影响。然后分析了作为跨界技术的集大成者——智慧农业技术的特点,智慧农业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替代以及智慧农业与农村经济转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关键颠覆性核心技术研发、改革现有的农业高等教育体系、推动跨界技术的农业产业化研发以及在高标准农田及规模化养殖场实施智慧农业生产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京津冀9个农业核心科研机构近10年的SCI论文产出,从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发展力和科技合作力4个维度对竞争机构和地区进行科研竞争力的横向、纵向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京津冀3地农业领域综合科研竞争力排名前三的机构,北京地区各机构的科研水平较其他两地强。因此,政府和各机构应进一步夯实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统筹科技资源和经费配置、优化人才结构和项目交流,以期实现京津冀3地农业科技的协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施展才能的主阵地之一。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体制机制,对落实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讨论的成果转化人才包含技术转移、科技推广和产业经营人才三类。文章以某国家级农业科学院(文中简称:A科学院)及其下属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文中简称:M研究所)为例,分析其现有转化人才队伍的结构、激励现状,以及制约激励的主要因素,给出规范岗位考评体系、强化人才激励力度、完善配套保障政策、确保政策落实见效等方面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机工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志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3):131-134
分析了农机工业在新形势下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现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势在必行;系统论述了农机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开发新型农机技术和产品,保持农机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先进技术装备和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组合技术等主要方向和任务;提出了建设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农机创新活动等政策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静芳  谢丹萍  蒋建龙 《农业工程》2021,11(10):118-121
为了解甘肃省近10年农业领域专利发展现状,以incopat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专利申请量、当前法律状态及有效性、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等角度统计分析了甘肃省近10年农业领域专利情况。结果表明:甘肃省近10年农业领域专利申请量呈上升趋势,2017年以来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有效授权专利占比不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最主要的专利申请机构;专利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农业机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正进入变革发展新阶段,重点从创新及政策角度总结近20年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情况,分析全球农业装备科技创新的新机遇、新趋势,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需求,提出要走战略引领、目标导向、全链统筹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发展道路,推进产业基础技术、战略前沿技术、高效智能技术装备和绿色技术装备创新,发展新一代智能农业技术、产品、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与产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要充分协同各级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该文以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理论和哈肯的协同论作为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详细介绍了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的运行模式和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农田灌排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难点,提出了农田灌排科研单位必须面对现实,调整研究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科研、开发、服务一体化的道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增强自身活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