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不是单纯地促进城市或者乡村各自发展,而是在两者之间如何互利共生,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共赢状态。如何保证城乡协调,达到可持续良性互动状态,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在研究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上,探索县级行政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和有效措施,结合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情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求县级行政区域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策略。本文以嵩明县城乡统筹发展为例,从剖析问题入手,研究统筹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方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着力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同时强调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说明了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土空间均衡布局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要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并把握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强化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6,(2)
正自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委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以来,临安市确立了"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坚持三大统筹,抓好四大圈层,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强势推进,特点鲜明。总结临安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剖析发展中的问题和启示,对于"十三五"期间及今后经济社会持续  相似文献   

7.
一、城乡一体化之路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0月22日,地处西部的成都召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一场遍及全市1.24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一成都,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始了此后5年以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殷清慧  周宝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6-6458,653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以区位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理论为支撑,以重庆市江津区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价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发展是否协调为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指标体系,采用AHP权重确定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极差标准化处理指标的方法作为手段,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土地利用城乡统筹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3,(1):58
今后一个时期,杭州将围绕"六个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按照"做优老城区、做强新城区、做大县(市)城、提升中心镇、建设新社区"的总体思路,坚持"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完善城乡区域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县市,其城乡统筹有着不同的任务,面临不同的问题。本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城乡统筹理论视角下,以江苏东台为例,研究了工业化中期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布局分散、区域发展不均衡、乡村碎化及基础配套不足等。借鉴发达地区城乡统筹政策和体制创新,提出异地建园、强镇扩权和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4,(1):F0003-F0003
创新机制 创新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把城区和五县市一张图规划、一盘棋统筹。成立了由62家市级部门组成的统筹委,下设一办七组,牵头协调统筹委日常工作和城乡区域统筹中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农村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只有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互补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五个统筹”的要求。作为中国的弱质产业,农业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六盘水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依据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从农业产业化的视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构建特色城镇发展型、山区生态恢复型的喀斯特山区的"农工贸旅一体化"、"农旅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研究和土地利用政策资料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探讨城乡发展和农村土地整治的相互关系。以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程度、自然地域特征、待整治土地类型和土地整理目标为指标,建立标准,划分协调发展型、沿江城镇扩张型、沿海陆海统筹发展型、采煤塌陷地复垦型和城乡发展滞后型5种土地整治模式;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针对不同整治模式提出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加速培养新型农民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云南省的职教集团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建立有效机制,提高集团化效益;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校企深入合作;统筹城乡区域教育、产业资源,打造云南职教品牌,促使职教集团快速发展以助力云南省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7-4880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是落实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选择适合农村党建工作实际情况的路径来实现新格局的构建,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促进要素融合、实现城乡交流,从而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李艳  魏晋  邓良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47-4650
基于人地协同视角,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诊断成都平原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区域土地利用战略框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人地关系整体上不协同,人地"剪刀差"负效应有扩大趋势、土地利用总体较粗放、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部分地域功能模糊、农村生境问题突出和非农就业不畅等,都是区域城乡统筹进程中人地关系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应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战略、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农村土地生态整治修复战略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战略,构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战略体系,促进成都平原人地关系协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