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犬自出生后,因吃奶、舔毛、舔地面等,会被寄生虫寄生。有的内寄生虫(如蛔虫)可经胎盘感染而寄生于犬体内。给犬驱虫对犬和主人的健康都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养犬中 ,人们普遍重视防疫治病 ,而对另一重要环节驱虫却十分忽视。而导致犬因寄生虫引起营养不良 ,甚至死亡。下面结合病例谈一谈常见寄生虫的危害。1 寄生虫种类1.1 蛔虫 常寄生于出生半年以内的小犬 ,尤其是以两个月内幼犬损害最大。任各庄镇宋各庄一养犬户饲养的 13条 2月龄幼犬出现消瘦 ,个别食欲不振 ,精神沉郁 ,其中 1只出现脱肛 ,最后死亡。剖检发现胃肠中有十余条蛔虫 ,大肠中有十多厘米长的套叠 (拉展开后长约 30cm) ,压迫直肠引起脱肛。剖检另外两条死犬 ,均有十几条蛔虫寄生在肠道中 ,其中一只也有严重的肠套叠。任…  相似文献   

3.
一、犬蛔虫病犬蛔虫病是由犬弓首蛔虫(主要寄生于幼犬)和狮弓首蛔虫(主要寄生于成犬)寄生于犬的小肠、胃内而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常见线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分布,1~3月龄的幼犬最易感,危害也最大,不但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甚至可导致犬死亡。(一)病原及生活史犬弓首蛔虫通过消化道感染,成年母犬误食了具有感染性的犬弓首蛔虫卵,幼虫即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4.
《养犬》2019,(4)
<正>一、犬蛔虫病犬蛔虫病是由犬弓首蛔虫(主要寄生于幼犬)和狮弓首蛔虫(主要寄生于成犬)寄生于犬的小肠、胃内而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常见线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分布,1~3月龄的幼犬最易感,危害也最大,不但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甚至可导致犬死亡。(一)病原及生活史犬弓首蛔虫通过消化道感染,成年母犬误食了具有感染性的犬弓首蛔虫卵,幼虫即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形成包囊,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沈阳某警犬基地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品种警犬、不同年龄段警犬间寄生虫感染存在的差异,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沈阳某警犬基地180只犬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144只犬感染虫卵,感染率达到80%;检出虫卵种类有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4种,感染率分别为36.67%,15.56%,18.89%和8.89%,其中犬弓首蛔虫和犬复孔绦虫为感染率较高的两种寄生虫;1~3月龄的幼犬与其他年龄犬相比,犬弓蛔虫感染率高达76.67%;只有德牧和德荷杂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  相似文献   

6.
犬蛔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蛔虫病(Ascariosis)是幼犬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小肠和胃内引起,主要影响幼犬生长和发育,1~3个月龄幼犬最易感染,常引起犬特别是幼龄动物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对某警犬基地180头犬进行肠道寄生虫的调查,共检出犬弓首蛔虫、狮蛔绦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4种;感染比率分别为36.67%、15.56%、18.89%、8.89%,犬弓首蛔虫和犬复孔绦虫为感染比率较高的2种寄生虫;1~3月龄的幼犬与其它年龄犬相比,犬弓首蛔虫感染率高达76.67%;不同品种犬间寄生虫感染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份,我市张家产镇某畜主饲养的3月龄幼犬发生以呕吐、腹泻,粪便暗红色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曾发现便中有蛔虫虫体。对该犬驱虫,但效果不理想,后结合实验室检查确定为蛔虫与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混合感染。1病原及流行犬蛔虫病是由犬弓首蛔虫寄生,是犬小肠中以及犬弓首蛔虫的幼虫在犬体内移行过程引起的线虫  相似文献   

9.
正犬蛔虫病是由弓首科弓首属中的犬弓首蛔虫和蛔科弓蛔属中的狮弓蛔虫寄生于犬(猫等也可寄生)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主在危害1~3月龄的幼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蛔虫病还是幼犬肠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病原犬蛔虫(犬弓首蛔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道  相似文献   

10.
《养犬》2017,(4)
<正>犬蛔虫病是由弓首科弓首属中的犬弓首蛔虫和蛔科弓蛔属中的狮弓蛔虫寄生于犬(猫等也可寄生)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主在危害1~3月龄的幼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蛔虫病还是幼犬肠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病原犬蛔虫(犬弓首蛔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犬蛔虫的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福州地区所辖福州市区、福清市和闽侯县的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来自福州市区、福清市和闽侯县的动物医院、农村散养户和流浪的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526只犬的粪便,用水洗沉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硫酸锌离心浮聚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查,福州地区犬肠道寄生虫种类调查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福州地区犬感染的肠道寄生虫共6种,包括犬钩虫(Ancylostoma coninum)、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犬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onium)、犬等孢球虫(Isospora canis)和犬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2)福州地区犬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9.32%。(3)各种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不同,犬弓首蛔虫感染率为53.80%,犬钩虫感染率为22.62%,犬复孔绦虫感染率为25.86%,犬泡状带绦虫感染率为47.91%,犬等孢球虫感染率为7.98%,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为2.09%。(4)调查发现有121例同时感染两种肠道寄生虫,占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的23.00%,同时感染三种肠道寄生虫的有98例,占总感染率的18.63%。(5)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其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明显,幼犬感染率要明显高于成年犬,不同样品采集地点由于饲养环境不同,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有明显差异。(6)本次调查未发现犬肠道寄生虫感染在品种、性别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犬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因吃奶舔毛、舔地面等感染寄生虫,还有犬只经胎盘感染。这给寄生虫检测合格的犬带来严重危害,影响犬的生长发育,同时配合其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2012年-201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门诊确诊的477例犬寄生虫感染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期了解西安地区犬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对犬寄生虫的防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感染犬中共检出14种寄生虫,每种寄生虫的阳性率依次为:吉氏巴贝斯虫51.79%(247/477),等孢球虫16.15%(77/477),贾第鞭毛虫11.74%(56/477),犬弓首蛔虫6.71%(32/477),疥螨4.41%(21/477),蠕形螨4.41%(21/477),犬复孔绦虫3.78%(18/477),犬钩口线虫2.31%(11/477),犬耳痒螨1.89%(9/477),吸吮线虫0.63%(3/477),华支睾吸虫0.42%(2/477),弓形虫0.42%(2/477),犬尾旋线虫0.21%(1/477),犬恶丝虫0.21%(1/477)。混合感染两种及以上寄生虫的犬占5.45%(26/477)。肠道寄生虫中的等孢球虫、贾地鞭毛虫、犬弓首蛔虫和犬钩口线虫等容易发生混合感染。寄生虫和病毒合并感染犬占8.39%(40/477),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和犬冠状病毒(CCV)常与犬肠道寄生虫合并感染。许多寄生虫感染与犬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季节对寄生虫感染也有影响。原虫感染特别是吉氏巴贝斯虫感染应当引起重视。控制犬与寄生虫传播媒介的接触、改善犬的饲养管理条件对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犬蛔虫病是犬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是由犬弓首蛔虫和狮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本病主要危害1~3月龄的幼犬,影响幼犬的生长与发育,严重感染时可致患犬的死亡。现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爱牧宠物医院收治的1例2月龄博美犬蛔虫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病是由犬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主要危害1~3月龄的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蛔虫病是幼犬肠套叠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病是由犬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主要危害1~3月龄的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蛔虫病是幼犬肠套叠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养犬》2020,(2)
正一、犬蛔虫病犬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胃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线虫病。主要危害1~3月龄的幼犬,轻者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病犬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消化障碍,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腹泻,先下痢,后便秘;病犬渐进性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偶见神经症状。幼犬腹部膨大,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可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发现蛔虫。  相似文献   

18.
犬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周~5月龄的幼犬,感染率在5%~80%之间,直接影响着幼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成年犬很少感染。寄生于犬的蛔虫主要有两种,一是犬弓首蛔虫,该蛔虫是幼犬寄生的主要蛔虫。二是狮弓首蛔虫,常发生于成年犬。但成年犬两种蛔虫均为终末宿主。另一种在犬很少寄生的蛔虫为猫弓首蛔虫。蛔虫病之所以广泛流行,主要是因为蛔虫的生活史简单及虫卵的抵抗力强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9.
正一、犬蛔虫病该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主在危害1~3月龄的幼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病犬表现间歇性腹泻,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逐渐消瘦,贫血,可视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有时把自己的呕吐物重新吃回去。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大,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可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发现蛔虫。(一)处方1:槟榔15克,苦楝根皮10克,枳壳5克,朴硝(后下)10克,  相似文献   

20.
呼市地区犬寄生虫感染种类及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呼市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95只犬进行调查,查出体内外寄生虫8种,有20只犬被寄生虫所感染,总感染率为20.83%,其中感染犬弓首蛔虫(Toxocaracanis)、犬狮弓蛔虫(Toxascarisleonina)、犬疥螨(Sarcoptesscabieivar.canina)、犬蠕形螨(Demodexcanis)、犬钩虫(Ancylostomacaninum)、犬恶丝虫(Dirofilariaimmitis)、犬丽嫩吸吮线虫(Thelazzacallipaeda)和犬复孔绦虫(Dirofiariacaninum)分别为6只、2只、3只、2只、3只、2只、1只和1只,其感染率分别为6.32%、2.11%、3.16%、2.11%、3.16%、2.11%、1.05%和1.05%。雌雄感染率分别为40%和60%,2~19月龄的犬总感染率为75%。蛔虫的感率高,感染强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