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建章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5):72-74,53
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开展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研究经过20年,已完成了杉木遗传改良的第一轮回选择,正向第二轮回选择进展,来验证杉木种子园的遗传效应理论。在建成133.5ha的杉木良种繁育基地上,已生产杉木良种1万多kg,推广良种造林2.67万ha。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5日,融水县林业局准备了80万株贝江河林场繁育的良种杉木苗,分发给乡镇林业站,再发给农民。不料,当天有农民跑了上百里的山路,到林业局“抢”苗了。怀宝镇林业站当晚领回3.4万株苗,准备第二天发给农民,第二天早上发现,部分苗木已被“偷”走。怀宝镇农民李志荣种植了200多亩杉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概述了我国杉木良种繁育研究现状 ,并针对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研究推广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对策 ,以期推动福建省杉木良种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树木的物候现象和年生长规律,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受气候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反映出树木一定的生长发育进程。研究它,目的是服务于采种、育苗、良种繁育、造林、抚育等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杉木是贵州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全省各地均有栽培。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杉木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规律,制定合埋的经营管理措施,促进速生丰产,以适应杉木生产和良种繁育的发展,我们自一九七九年始在全省范围内定点进行杉木物候期和树高、胸径、侧枝生长的观察测定。本文是三年来的观测结果,并对贵州杉木物候期和年生长规律作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湖南杉木分布及利用和栽培史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不是杉木的最早起源地,而是在第四纪冰期后的残遗中心区之一。湖南人民利用杉木有8000多年历史。先秦时期,湖南境内的古越人与荆蛮人先后创造了萌条杉木与插条杉木无性繁育技术。他们的后裔-侗、瑶、苗等少数民族与南下汉族一起,通过艰苦卓绝的栽杉实践,又创造出具有湖南特色的以炼山整地、混农农业,以耕代抚、稀植皆伐的栽培方法,湖南杉木现代分布格局有着悠久的植物地理和人文地理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选育优良品种固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优良品种选育出来,还要加速繁殖和推广,积极应用到生产中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当前,全国杉木良种繁育工作形势一派大好,杉木嫁接种子园的建设工作受到普遍重视。为了建设好杉木嫁接种子园,加速良种繁育,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我们着重分析了1966年杉木嫁接种子园和优树收集区40个无性系接株的生长和结实的情况,供建园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杉木育种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国内杉木良种繁育研究概况,总结了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杉木育种的目标和推广区域,详细阐述了福建省杉木育种研究的战略思路.今后福建在杉木的良种繁育研究方面应重点抓好:现有遗传测定林的综合评价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杂交制种、测定和高世代种子园建设,优良无性系选育和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子育种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融安县西山林场建场于1954年,是融安县唯一的国有林场,场部位于融安县城西郊大溪山脚,距县城3.5公里. 林场杉木良种基地以提供特优杉木良种于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200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投资总额1500万元的杉木良种基地扩建项目和林木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乐昌林场杉木良种的繁育与推广广东省乐昌林场汤广庭,陈诗优,曾汉辉,陈耀湘,蓝桥英广东省国营乐昌林场位于广东省北大门—乐昌市境内,武江河畔,地处中亚热带(杉木中带)杉木的自然水平分布范围之内,南岭山地的大庚岭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我省是杉木主要产区,产量居全国首位,但,目前一般产量仍很低,而且悬殊很大。为了迅速提高杉木产量,我省早在六十年代开始选择大批杉木优树;然而,杉木优树是依据表型性状选择的,而优树的表型是其遗传因子与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表型是遗传因子或环境作用(位置效应)决定呢?其强度和适应性如何,这就需要对优树进行表型测定。通过测定,可以优中选优,使我们有可能从中选择遗传力高、增益大的优树,加以大量(无性或有性)繁育,以加快改良杉木的目的。为此,我们于78年开始在邵武卫闽林场进行部分的杉木优树子代测定。  相似文献   

11.
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基地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洋1:7国有林场经过40多年的良种选育和良种基地建设,现拥有杉木良种基地面积335hm^2。对杉木良种基地进行投入产出比较显示,基地经济产出较培育用材林减少1638.15元/hm^2年,但社会效益显著。该场向社会提供建园技术和穗条、推广杉木良种,累计已产生社会效益10亿元以上。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林木良种繁育补贴制度,给予良种基地持续建设的资金补助,形成扶持良种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杉木无性繁殖技术推广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区引种杉木30多年,一直采用播种育苗,为进一步提高杉木经营效果,1990~1992年我们进行了杉木无性繁育技术推广工作,边选优,边扦插育苗,边建立采穗圃。目前已按照技术标准初步选出杉木优树165株,培育混合系无性苗木6690株,建立培萌采穗圃1.7亩,植苗3300株。  相似文献   

13.
在林木良种繁育中,无性系嫁接种子园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杉木良种繁育,我国南方各省(区)也常采用无性系嫁接建园。据报导,杉木嫁接以髓心形成层对接法较好,优点是成活率高、癔合好。当年接穗高生长快,偏冠小。但髓心形成层对接法需要的接穗量大,在建园时不易实  相似文献   

14.
杉木芽接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展杉木的良种繁育,加快种子园的建设步伐,迅速实现杉木种子生产基地化和造林良种化,我们进行了杉木芽接试验。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五年共芽接912株,接活率一般达90%以上,保存率在70%以上,接后一年半,生势最好的植株高达1.7米,径粗3厘米。芽接法有四个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算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益值。通过分析得出杉木各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积选择出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处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值。通过得出杉木各生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同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17.
杉木良种繁育,在无性繁殖方面,主要是建立嫁接种子园。杉木具有插条繁殖的优点,为了提供直接用于插条造林的穗条,本场试验建立杉木优树穗条圃。一、穗条选取杉木扦插造林,我国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经验。但杉木扦插造林,多采用伐根萌条,而这样的萌条数量太少,如果把中选的优树砍掉取其萌条扦插,显然是不经济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设想,杉木针叶扦插若能成苗,对杉木良种繁育有一定意义.我所在1976年春季进行了针叶扦插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但未见成苗.在这个基础上,我在同年秋季继续进行了试验,获得了一批针叶扦插苗.现将结果初步报导如下:1976年9月13日,从本所杉木种子园  相似文献   

19.
广东杉木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初步评价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龙山林场杉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广东省在该场建成了遗传基础比较丰富的杉木基因资源收集库,共收集省内外基因材料709份,包括杉木优良基因材料、杉木地方类型材料、杉木种源材料和杉木杂交材料。广东省杉木基因资源收集库的建立,不仅为龙山林场第2代杉木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建园材料,而且为广东今后杉木长期遗传改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四川林业科技》1996,17(3):39-45
四川省第二批杉木优良家系选择研究四川省杉木种子园科研协作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15省(区)主要用材林树种,在我省每年造林面积达4万公顷左右,特别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需要大量的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