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连木幼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单施尿素以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不同组合配比施肥对黄连木幼苗进行处理,通过对苗高、干重、茎根比三个形态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幼苗单施氮肥,施肥量以株施0.5~1g/kg为宜;黄连木幼苗应多施氮肥;对黄连木幼苗综合施肥,施肥比例以N∶P2O5∶K2O=12~6∶1∶2,苗木生长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71-8573
对皖稻68的施肥方式进行优化。于2006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的水稻田中,设置CK(不施肥),N 60∶30∶10(氮肥按基-蘖-穗60%-30%-10%施用,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25∶0.25),N 40∶30∶30(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N 35∶20∶45(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4个处理,研究优化施肥对皖稻6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皖稻68在肥力水平中等的水稻田,以施氮量280kg/hm2,N、P、K比例为1∶0.30∶0.40,氮肥的运筹方式以基-蘖-穗为35∶20∶45的产量最高,达9 586.5 kg/hm2,比对照增产35.91%,肥料贡献率达到26.42%,比习惯施肥增产11.82%。在安徽省沿淮中稻区,水稻的氮、磷、钾用量比例应为1∶(0.3~0.6)∶(0.8~1.0)。皖稻68氮肥用量在240~300 kg/hm2。一定施肥水平下,在氮肥运筹上以基-蘖-穗比例为(30~40)∶(25~30)∶(30~45)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掌握水稻机插秧氮肥施肥方式对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水稻机插秧施肥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施肥技术,特设置机插秧施肥方式试验,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和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机械插秧大田秧苗生长特点,建议海拔650m以下中等肥力田,大田施肥总量为亩施氮(N)12kg、磷(P2O5)6kg、钾(K2O)6kg,其中氮肥按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 2∶3∶2.5∶2.5的比例分4次施;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6∶4的比例分2次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掌握水稻机插秧氮肥施肥方式对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水稻机插秧施肥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施肥技术,特设置一组机插秧施肥方式试验,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和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机械插秧大田秧苗的生长特点,建议海拔650 m以下中等肥力田施肥总量为纯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其中氮肥按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2.0∶3.0∶2.5∶2.5的比例分次施;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6∶4的比例分次施。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石市口分场王家的中稻生产中,氮素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氮肥对中稻产量影响最为明显;在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氮钾营养而土壤本身速效磷含量较高的条件下,磷肥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在土壤严重缺磷情况下,增施磷肥产量明显提高;在确保氮素营养供给时,钾肥在中稻生产中不可忽视。②中稻生产最佳施肥比例以N∶P2O5∶K2O=1∶0.47∶0.87为宜,经济效益为13 186.5元/hm2。  相似文献   

6.
肥料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践表明 :烤烟的施氮量宜在 75kg/hm2 左右 ,亳州烟区施肥的N∶P2 O5 ∶K2 O为 1∶1∶2 .5 ,固镇烟区施肥的N∶P2 O5 ∶K2 O为 1∶1.2∶3。增加施氮量 ,烟叶含氮量和尼古丁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相同施氮量下 ,增加施钾量 ,烟叶含钾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超级稻广两优香66为试验品种,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探索氮、磷、钾肥及合理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最佳施用方法,结果表明,氮、磷、钾按一定比例配合施用具有最大的增产量和增产率,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7%;中等肥力田块以亩施总氮12.5千克,总磷(P2O5)5.4千克,总钾(K20)4.8千克的施肥指标为宜,施肥方法以磷钾肥一次性基施、氮肥按基肥、返青分蘖肥、穗肥比例5∶2∶3施用为佳。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水稻施肥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9和2010年湖北省水稻主产县(市)的1 027个农户水稻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水稻养分施用量、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现状、与2003年湖北省农户水稻施肥状况作了比较,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省施肥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养分投入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所有种植水稻的田块均施用了氮肥,只有极少数农户施用有机肥和微肥.全省水稻氮(N)、磷(P2O5)和钾(K2O)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84.0、63.8和67.4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0∶0.35∶0.37.水稻氮肥施用量偏高;晚稻施磷肥不足与中稻施磷肥过量的现象较为突出;施钾肥不足的现象很普遍.具体表现为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衡;氮肥施用量偏高,绝大多数农户将氮肥以基肥或基肥与分蘖肥施入;钾肥施用量普遍不足,有相当多的农户不施用钾肥;氮、磷、钾比例以及基肥追肥比例不协调;同一地区内农户之间肥料施用不平衡;施肥不合理以及施肥方法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水稻单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和推广湖北省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体系,对实现该地水稻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油菜产量及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油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公害油菜生产施用无机肥,以磷酸二氢铵为佳,碳酸氢铵次之,尿素相应效果最差,施用无机肥氮素用量以不超过375kg/hm2为宜;采取"攻前期控后期,重基肥轻追肥"的氮肥施用策略,有利于保证其上市时的质量;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尿素与马粪配施比例以1∶2为最佳;尿素与牛粪的总施氮量应控制在750kg/hm2以下,且其配比中尿素氮用量应低于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对大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旱田大麦施肥最佳配比,构建旱田大麦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旱作条件下,以大麦品种甘啤7号为材料,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的回归最优设计,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对旱田大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_2OP_2O_5;旱田条件下,增施氮肥大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变化,增施磷肥大麦千粒重和成穗数变化显著,增施钾肥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变化;生产上氮磷钾施用量分别控制在95.85、120.6和14.96 kg/hm~2以内。【结论】在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旱田大麦肥料投入中首先考虑氮肥投入,以氮定磷、钾,且N∶P_2O_5∶K_2O比以1∶0.83∶0.02为宜。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盆栽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杂交鹅掌楸幼苗寻求最佳的施肥配方,为科学造林和指导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杂交鹅掌楸苗期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具有相关性,不同处理间的杂交鹅掌楸的生物量有显著差异,苗期生长较好的杂交鹅掌楸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比例为1∶0.2∶4。[结论]其最佳的施肥配方是每株施用氮(N)2.64 g、磷(P2O5)1.08 g和钾(K2O)3.55 g,即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9∶1.345,在该条件下,苗高为59.22 cm。  相似文献   

12.
以黄栌(Pistacia chinensis Bunge.)、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为材料,研究了两园林绿化树种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随盐分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则无明显规律,因此前两者是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较为稳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可用于抗盐性评价,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只能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冬作马铃薯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N∶P2O5∶K2O为1∶0.5∶2的肥料配比,氮素基准设4个水平:90、1351、80和225 kg/hm2,不施N肥为CK,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差异显著。主茎数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表现出"U"形变化趋势,N肥水平为180 kg/hm2时植株最矮;N肥水平为13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64.9%。其次是90 kg/hm2,增产8.0%。[结论]该配方肥中N肥水平为90~135 kg/hm2时,对马铃薯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直播条件下,苗期防涝排水会增大稻田氮素流失风险,适当调整氮肥基施和追施的比例,可降低这种风险。在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75、105 kg·hm-2的条件下,以江汉平原稻田氮肥习惯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6∶4∶0)为对照(CK),另设7个氮肥基追比的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T1,4∶6∶0;T2,4∶4∶2;T3,4∶2∶4;T4,2∶6∶2;T5,2∶4∶4;T6,0∶8∶2;T7,0∶6∶4),开展田间试验,实测不同处理下氨挥发损失、氮径流损失和水稻成熟期的产量。结果表明:T7处理总氮径流流失最小(8.79 kg·hm-2),T3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最小(11.90 kg·hm-2),T7处理总的氮素损失最小(22.89 kg·hm-2),T4处理的产量最高(9 270.0 kg·hm-2)、T5处理的产量次之(9 150.0 kg·hm-2)。综合考虑氮素损失和水稻产量,推荐基肥、分蘖肥、穗肥中氮素的施用比例为2∶6∶2或2∶4∶4。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油梨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综合苗高、地径、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质量等测定结果来确定最佳的配方施肥组合。结果表明,各个配方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梨幼苗干物质积累、地径和根系活力等促进效果最好的组合为N_2P_3K_2,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25g/kg;对油梨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好的组合为N2P3K1,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125 g/kg。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试验得到的最优配方施肥组合为N_2P_1K_1,即尿素为1.0 g/kg,过磷酸钙0.25 g/kg,硫酸钾0.125 g/kg,N∶P_2O_5∶K_2O约12∶1∶2。  相似文献   

16.
阿月浑子及黄连木种子处理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阿月浑子种子可分为开裂与不开裂两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发芽特性.其种子经低温砂藏后发芽率明显提高.开裂种子发芽势高于不开裂种子.中国黄连木种子最佳的低温砂藏时间为100d左右,最高发芽率为57.5%.引进美国Atlantica黄连木发芽率为67.7%,UCB-1黄连木为61.5%,PG-1黄连木为2.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魔芋种植需肥规律,为魔芋种植生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对魔芋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单纯施用有机肥或不含大量元素的无机矿物肥,魔芋球茎膨大倍数和产量增长倍数低;施用速效氮肥可增加魔芋球茎膨大倍数,但同时也增加其发病率,最终产量偏低;合理施用控释肥可降低魔芋发病率并增加其球茎膨大倍数,从而增加产量。[结论]魔芋种植生产中提倡有机肥和无机控释肥(N∶P_2O_5∶K_2O=12%∶10%∶18%)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可一次性作基肥施入有机肥22 488~29 985 kg/hm~2、控释肥600~9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南安市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8年在福建省南安市进行了马铃薯田间施肥"3414"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N、P、K肥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表现为NPKNKP,单位肥料增产效果和收益表现为NPK,投产比表现为NPK。土壤肥力高低对马铃薯施肥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南安市马铃薯田间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低级的指标分别为100、19.6、36 mg/kg,中级的指标分别为65~120、14.8~52.6、36~133 mg/kg,高级的指标分别为120、52.6、133 mg/kg。马铃薯的推荐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马铃薯获得最高产量的全市平均施N量为(195.33±22.67)kg/hm2,N∶P2O5∶K2O为1∶0.36∶1.19;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92.60±20.26)kg/hm2、P2O5(66.06±13.23)kg/hm2、K2O(210.13±57.2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