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房水肿是荷斯坦牛的常见疾病,常见病原为饲料霉菌毒素,会导致荷斯坦牛出现病理性乳房水肿,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为养殖户带来的损失较大。目前,荷斯坦牛乳房水肿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通过采用饲喂管理、饲养管理,合理选种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荷斯坦牛乳房水肿疾病,推动荷斯坦牛养殖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制约着奶业的快速发展最主要因素之一。采用C.M.T法对南宁市及周边地区不同规模奶牛场、户的2186头泌乳奶牛的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地区乳房炎普遍存在,发病率高于北方地区;不同季节荷斯坦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增加。文章提出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乳房炎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预测荷斯坦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2015—2018年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的48 778条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中的体细胞评分差(SCSD)进行分析,探索不同胎次、测定年度、测定月份、产犊季节和泌乳月对荷斯坦牛SCSD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胎次、测定年度、测定月份和泌乳月对荷斯坦牛的SCSD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不同胎次中第1胎的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SCS)降低最多,SCSD为-0.33;测定年度中2016年荷斯坦牛的SCS下降最大,2018年SCS增加最多,其SCSD分别为-0.66和0.18;测定月份中2月荷斯坦牛的SCS降低最多,7月份SCS增加最多,其SCSD分别为-0.90和0.37;第2泌乳月荷斯坦牛的SCS下降最大,SCSD为-0.87,第5—13泌乳月SCSD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的SCSD无显著影响;荷斯坦牛的SCSD与乳脂率、蛋白率和尿素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2、0.109和0.036。因此,SCSD作为一种预测荷斯坦牛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规律的指标,受到奶牛胎次、测定年度、测定月份、泌乳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牛乳房炎的病因及症状,总结了其治疗措施,并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了乳痈速愈散对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证明中医疗法是治疗牛乳房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的流行规律,于2014—2016年采集江苏省某奶牛场荷斯坦牛1 430份乳房炎奶样(有年龄记录的奶样1 046份),采用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和PCR技术对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采样奶牛场患乳房炎母牛主要表现为单一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从青年母牛中分离到的病原菌最多,2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共分离出428份(40. 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8份,占从2岁患乳房炎奶牛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总数的69. 6%; 3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出548份(52. 4%),其中,237份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3份为大肠杆菌,分别占从3岁患乳房炎奶牛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总数的43. 2%、49. 8%。病原菌主要分布在2014年(47. 9%)和2015年(49. 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夏季(22. 8%)和冬季(13. 2%),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秋季207份(14. 5%)。可见,采样奶牛场乳房炎主要发生在青年母牛,乳房炎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多发。  相似文献   

6.
选择牛23号染色体上4个微卫星标记BM1818、BM1443、BM1258和BM1905,用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石河子某奶牛场150头进口荷斯坦奶牛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检测分析并计算相应的遗传指标,利用SPSS12.0软件分析了4个微卫星座位与进口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的关系,探讨各自座位上不同基因型与奶牛隐性乳房炎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高产母牛泌乳的初期或产乳量较高时期。饲养管理因素。如共用一块毛巾或纸巾擦洗乳房,乳房炎传染给健康牛。患乳房炎的奶牛乳产量明显下降,炎乳废弃,继而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其经济损失严重。1临床症状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患病乳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大、发硬、发热和疼痛,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房膨胀、温热、疼痛、皮肤发红、乳汁变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中草药制剂对荷斯坦奶牛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确定中草药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择32头胎次相同、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8头奶牛。各组荷斯坦奶牛依次饲喂含有0、0.1%、0.2%、0.4%的中草药制剂的基础饲料,正式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0.2%中草药制剂组和0.4%中草药制剂组荷斯坦奶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0.1%中草药制剂组有提高的趋势;中草药制剂组荷斯坦奶牛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表明,在荷斯坦奶牛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及抗炎因子含量,降低促炎因子含量;荷斯坦奶牛生产中中草药制剂的最适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添加剂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牛生产性能及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产奶量基本相同、健康的荷斯坦奶牛36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药Ⅰ组饲喂含4%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中药Ⅱ组饲喂含3%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在泌乳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及抗热应激能力,并能有效减少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以中药Ⅰ组效果更好。[结论]在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是缓解热应激、提高奶牛夏季产奶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24头,根据泌乳期的天数分为4个区组,每组以试验前后自身作为对照;将中草药添加剂按1%的比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饲喂28d。结果表明,除泌乳131~158d组外,其他各试验区组奶牛产奶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对泌乳237~277d的奶牛,其增奶效果最优,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提高了4.3%(P〈0.05),且乳房炎和蹄病的发病率为0。这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延缓中后期奶牛泌乳的下降趋势,并能对抗热应激,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