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为研究墨吉明对虾的弧菌病防控措施,通过人工注射感染的方式,研究不同数量副溶血弧菌及在不同温度、盐度、pH、不同硝酸氮、亚硝酸氮和氨氮浓度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6 CFU以上时,24 h内对虾累计死亡率100%,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5 CFU时,24 h对虾累计死亡率为50%。温度为32℃时,对虾累计死亡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对虾累计死亡率升高。在温度为(24±1)℃时,盐度为10‰时对虾的死亡率最高,盐度为30‰次之,盐度为20‰时最低;在温度为(24±1)℃,盐度为(22±1)‰时,对虾累计死亡率pH 9时最高,pH 7时次之,pH 8时最低;温度为(24±1)℃,盐度为(22±1)‰,硝酸氮浓度为30.0 mg/L时,对虾累计死亡率最高,浓度为20.0 mg/L时次之,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亚硝酸氮浓度为10.0 mg/L时死亡率最高,5.0 mg/L时死亡率次之,1.0 mg/L时死亡率最低;氨氮浓度为1.5 mg/L时死亡率最高, 1.0 mg/L时死亡率次之,0.5 mg/L时死亡率最低。实验证实:当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5 CFU以上和数量为3.92×104 CFU爆发72 h之后,弧菌病难以控制;在26~32℃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对虾累计死亡率升高;盐度与pH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可能与噬菌体有关;硝酸氮对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墨吉明对虾有胁迫作用;一定范围内亚硝酸氮浓度(1.0~10.0 mg/L)、氨氮浓度(0.5~1.5 mg/L)越高,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的影响越强,对虾累计死亡率越高。该试验为墨吉明对虾的弧菌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密度胁迫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运输水质和成活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运输密度,为兴凯湖翘嘴鲌的科学运输提供参考依据。对兴凯湖翘嘴鲌采用塑料桶模拟运输试验,在6个不同运输密度(D = 20、40、60、80、100、120 g/L)下运输10 h,探究运输密度不同对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及翘嘴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氨氮对兴凯湖翘嘴鲌的48 h-LC50和96 h-LC50值分别为22.66 mg/L和16.70 mg/L,安全浓度为1.67 mg/L;亚硝酸盐对兴凯湖翘嘴鲌的48 h-LC50和96 h-LC50值分别为0.18 mg/L和0.12 mg/L,安全浓度为0.01 mg/L。运输10 h 20 g/L和40 g/L组的成活率为100%,60、80、100、120 g/L组的成活率与0 h相比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10 h时120 g/L组的成活率为0;各个组的pH值随运输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且高密度组的下降趋势大于低密度组;随着运输时间的增加各个组的氨氮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且密度越大,氨氮浓度上升越显著;各个组的亚硝酸盐浓度随着运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与翘嘴鲌密度呈现正相关,密度越大,亚硝酸盐浓度上升越显著(P<0.05)。在模拟运输过程中,水质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受到运输时间和密度的双重影响,运输时间越长,密度越高,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越高,兴凯湖翘嘴鲌的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油母页岩及其废弃物对氮磷钾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油母页岩(尾矿和贫矿)及其废弃物(灰渣)对氮、磷、钾离子的吸附及解吸特性,为进一步拓展油母页岩及其废弃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平衡法对氮、磷、钾离子的吸附及解吸特性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油母页岩及其废弃物对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以尾矿最大,其最大吸附量和平均解吸率分别为1429mg/kg和73.72%,是灰渣和贫矿的1.86、1.04倍和2.29、1.09倍;尾矿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率均最大,其最大吸附量和平均解吸率分别为909.1mg/kg和13.86%,是灰渣和贫矿的1.27、2.67倍和2.45、1.22倍;对钾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也以尾矿最大,其最大吸附量和平均解吸率分别为2500mg/kg和87.20%,是贫矿和灰渣的2.00、1.03倍和4.25、1.22倍。由此可见,油母页岩尾矿对氮、磷、钾的吸附解吸能力均最强,具有作为土壤保肥物质开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花生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性能,以花生壳为原料,低氧热解(300℃)制备生物炭,采用批量平衡吸附法,研究花生壳生物炭对铵态氮(NH4+-N)的吸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吸附NH4+-N的量随溶液NH4+-N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初始浓度接近100 mg/L 时,吸附趋于饱和,最大吸附量达5.79 mg/g。Langmuir 能较好地拟合花生壳生物炭对NH4+-N等温吸附数据,表明吸附是以单层吸附为主导。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约30 min 达到平衡,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其吸附动态;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其对NH4+-N的吸附量下降,而吸附率逐渐增加,100 mg/L吸附体系中,生物炭适宜添加量为0.6 g/50 mL,最大吸附率达40%。生物炭吸附NH4+-N的量随溶液pH升高而增加,当体系pH 9.0 时,吸附量高达8.8 mg/g。可见,溶液NH4+-N初始浓度、生物炭添加量及pH是影响生物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枇杷叶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科罗索酸浓度,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枇杷叶科罗索酸,并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液中的科罗索酸。试验结果枇杷叶中科罗索酸提取得量为7.76 mg/g 干粉;枇杷叶提取液脱色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0.2%,活性炭用量1.5%,脱色温度为70℃,脱色时间20 min,枇杷叶提取液的色素去除率达90%,科罗索酸回收率为91.2%;大孔树脂分离静态试验结果表明,NKA9 大孔吸附树脂较适合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静态吸附率为96.3%,解吸率为80.9%。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剂体积分数为90%乙醇,用量为7 BV,洗脱流速为3 BV/h,获得科罗索酸的纯度为43.12%。  相似文献   

6.
氨氮对菊黄东方鲀幼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氨氮对菊黄东方鲀的中毒症状,了解急性毒性作用强度,进行了氨氮对菊黄东方鲀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期为科研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盐度20,pH 8.30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菊黄东方鲀幼鱼(40日龄)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菊黄东方鲀幼鱼48 h LC50值和96 h LC50 值(95%可信限)分别为3.855 mg/L (3.356~4.385 mg/L)和2.824 mg/L (2.672~2.987 mg/L),安全浓度为0.282 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氨氮和亚硝氮对红剑鱼和孔雀鱼的毒性作用。【方法】试验采用静水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法,测定氨氮和亚硝氮对红剑鱼和孔雀鱼的安全浓度,并以此为基准开展慢性毒性实验,研究氨氮及亚硝氮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氨氮和非离子氮对红剑鱼和孔雀鱼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亚硝氮对红剑鱼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均显著低于孔雀鱼(P<0.05)。氨氮、非离子氮和亚硝氮对红剑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2.22、0.59和0.52 mg/L;氨氮、非离子氮和亚硝氮对孔雀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2.54、0.55和1.77 mg/L。在安全浓度下,氨氮和亚硝氮对红剑和孔雀鱼鳃Na+/K+-ATP酶活、SOD酶活和T-AOC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然而,在高水平氨氮和亚硝氮胁迫下,鳃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因此,在红剑鱼和孔雀鱼的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体氨氮和亚硝氮在安全浓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超甜玉米自交系幼胚高效成株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超甜玉米自交系S1、S2、S3和粤甜3号等为材料,建立了超甜玉米高效再生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超甜玉米基因型、幼胚的大小是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生成的主要因素,幼胚长度在0.5-1.2mm之间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最高。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小植株再生频率有重要影响,低浓度的蔗糖(20g/L)和6-BA(2mg/L)获得的再生频率较高。继代培养中ABA处理可使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提高1.68倍,IBA浓度在3.0mg/L,可以明显提高小植株生根。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条件和纯化后色素的稳定性,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确定纯化条件,计算纯化色素的色价,并观察纯化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100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效果最好。室温下,以30%乙醇为洗脱剂,吸附流速和洗脱流速10 mL/min时,纯化的红肉火龙果果皮色素色价为72.33,是未纯化前的5.39倍。光照不利于色素的稳定,Na+、K+、Mg2+、Ca2+、EDTA以及葡萄糖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Sn2+、柠檬酸和酒石酸加快色素的降解。由此得出,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火龙果果皮色素,色素应避光保存,避免接触Sn2+、柠檬酸和酒石酸。  相似文献   

10.
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对麦穗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麦穗鱼的人工养殖和作为水生毒理学的实验材料提供参考。在水温(12.7±1)℃、溶氧5.60~9.87 mg/L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对麦穗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氨对麦穗鱼的24、48、72、96 h的LC50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35 mg/L (0.407~0.466 mg/L)、0.384 mg/L (0.356~0.417 mg/L)、0.371 mg/L (0.344~0.402 mg/L)、0.346 mg/L (0.316~0.383 mg/L),非离子氨对麦穗鱼的安全浓度是0.0346 mg/L。亚硝态氮对麦穗鱼的24、48、72、96 h的LC50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422.862 mg/L (365.741~490.035 mg/L)、327.746 mg/L (276.875~394.054 mg/L)、266.291 mg/L (228.302~310.877 mg/L)、236.907 mg/L (200.488~281.108 mg/L),亚硝态氮对麦穗鱼的安全浓度是23.6907 mg/L。硝态氮对麦穗鱼的24、48、72、96 h的LC50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2.155 g/L (2.074~2.242 g/L)、1.929 g/L (1.864~1.999 g/L)、1.769 g/L (1.701~1.842 g/L)、1.663 g/L (1.577~1.780 g/L),硝态氮对麦穗鱼的安全浓度是0.1663 g/L。在3种化合物中,非离子氨对麦穗鱼毒性最大,亚硝态氮次之,硝态氮对麦穗鱼的毒性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菠萝皮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油脂、胆固醇、胆酸钠及NO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菠萝皮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3.25 mL/g,持水力为4.73 g/g;对花生油的吸附量为1.49 g/g,对猪油的吸附量为1.94 g/g;在中性环境下吸附胆固醇的能力比在酸性环境中的吸附能力大,pH值7时最大吸附量达33.35 mg/g,吸附平衡时间约90 min;对胆酸钠的吸附平衡时间约3 h,最大吸附量达到98.86 mg/g;对NO2-的吸附能力随着环境pH值的增大而降低,当pH值2时可在90 min内将溶液NO2-浓度从100μmol/L降至5μmol/L以下,最大吸附量可达9.94μmol/g。上述性质表明菠萝皮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2.
氮磷浓度变化下粉绿狐尾藻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为采用生物方法净化养殖废水,管理植物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以氯化铵(NH4Cl)、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提供氨氮、硝氮、总磷,采用室外完全随机试验,研究粉绿狐尾藻在氨氮、硝氮、总磷三因素作用下的生长规律。培养30天的粉绿狐尾藻植株长度和鲜重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氨氮浓度为25 mg/L时最适宜其生长。硝氮浓度从5 mg/L变化到35 mg/L时,其鲜重和长度总体呈现先增后减规律,最适宜其生长的硝氮浓度为15 mg/L。总磷浓度在5 mg/L至35 mg/L变化时,其生长状况与浓度呈正相关,适宜其生长的浓度阈值仍需进一步设计试验研究。粉绿狐尾藻生长受氨氮、总磷浓度变化影响显著,受硝氮浓度变化影响较前两个因素小。研究成果可为利用粉绿狐尾藻净化污水中氮磷元素、管理维护粉绿狐尾藻生态净水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香蕉幼苗对PEG模拟水分胁迫下氮钾营养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香蕉作物抗旱生理对适宜的水、氮、钾组合互作效应的响应特征,水培试验中利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研究香蕉幼苗在不同浓度的氮钾肥交互效应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酶含量、过氧化物活性的变化,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最佳抗旱效果的氮钾浓度组合。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香蕉幼苗叶片POD酶活性和Pro含量的影响来说,均表现为PEG 30%>PEG 20%>PEG 10%>CK (0%)。对试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1)叶片含水量的大小顺序:PEG 5%与N 50 mg/L>PEG 15%与N 150 mg/L≈PEG 10%与N 100 mg/L;K 150 mg/L>K 200 mg/L>K 100 mg/L,且相互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2)香蕉幼苗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处理5(PEG 10%、N 100 mg/L、K 100 mg/L)>处理7(PEG 15%、N 50 mg/L、K150 mg/L),此3个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根系活力,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香蕉幼苗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脯氨酸含量高出2.1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脯氨酸含量;(4)香蕉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出1.4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适当的氮、钾浓度可提高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水分胁迫的不利影响。本试验中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为最佳的水、氮、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谢磊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67-369
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处理高浓度猪场废水,对pH值、溶解氧浓度、进水浓度等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800mg/L)、pH为8左右、溶解氧浓度在2.0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数天后,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郭胜  凌霞  李文慧  杨莹 《保鲜与加工》2021,21(9):105-110
依据CNAS-TRL-010:2019《测量不确定度在符合性判定中的应用》中的合格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冻猪肉样品的合格概率,再结合符合性判定结论得到冻猪肉中挥发性盐基氮符合性判定的误判概率,为实验室准确评估误判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容许上限为15 mg/100 g,测量值为14.9 mg/100 g,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0.23 mg/100 g,符合性判定结论为合格时,误判概率为33.4%.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石榴叶片再生率,增加再生芽数量及缩短再生周期,以‘泰山红’‘、泰山三白甜’‘、皮亚曼’‘、牡丹’4个石榴品种盆栽苗和无菌苗叶片为试材,研究培养基类型、生长调节剂配比、叶片来源和培养步骤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是叶片再生最适培养基类型;无菌苗叶片比盆栽苗叶片更易再生不定芽;BA3.0mg/L+KT1.0mg/L+IBA0.3mg/L是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形成过程中生长调节剂最佳配比;先在液体培养基上培养3~5天,再转至固体培养基比仅在固体培养基上效果更好,叶片再生率最高达98.47%,出芽数达7.51个。叶片不定芽的最佳单芽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分别为B5+BA0.6mg/L+IBA0.5mg/L+椰汁100mL/L+PVP2.0g/L+GA31.0mg/L和B5+BA0.8mg/L+IBA0.5mg/L+椰汁100mL/L+PVP2.0g/L,增殖系数为5.5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B5+IBA1.0mg/L+椰汁100mL/L,生根率为89.63%。由此建立了石榴叶片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在超高产条件下椒样薄荷高产优质的农艺模型以及对其精油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影响较大的密度X1、氮肥用量X2、磷肥用量X3为调控因子,以每公顷精油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椒样薄荷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椒样薄荷精油产量的各因素权重依次为氮肥用量X2>密度X1>磷肥用量X3,依据建立的模型,目标精油产量≥100.5 kg•hm-2时优质高产最佳农艺方案为:密度X117.55~22.05万苗﹒hm-2,氮肥用量X2纯N172.5~217.5kg﹒hm-2,磷肥用量X3纯P2O5 118.5~150kg﹒hm-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精油品质有显著影响,氮肥用量对精油品质的影响与密度密切相关,在密度较低时影响不明显,而在密度较高时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控氮可以提高精油品质,过量施氮会降低精油品质,磷肥用量对精油品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炭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寻找经济、有效的氨氮吸附材料,为物化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上的运用提供一些实际参考的选择,以生物质炭(木炭)作为吸附材料进行吸附试验,研究木炭投加量、渗滤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氨氮浓度4个因数变化的条件下,木炭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及其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木炭用量的增加,木炭对氨氮的吸附量逐渐增大,木炭投加量为80~160 g/L时,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达34.27%~39.41%。在最佳pH 10和最佳吸附时间240 min条件下,木炭对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4.21%、16.91%。木炭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吸附动力学特征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19.
怒江中游流域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指导怒江中游流域的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减少化肥成本投入,同时减少氮磷流失造成的水体污染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怒江中游流域的贡山、福贡、泸水3个县的110个土壤样品进行常量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分析与评价3个县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怒江中游流域110个土壤样品pH最小的为5.5,最大的为7.5,平均pH 6.5,变异系数为7.47%。大部分土壤呈现中性,部分土壤呈现酸性和弱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还会使肥料的利用率下降,部分土壤呈弱碱性,会增加氨的挥发性从而降低氮肥的肥效,处于碱性的土壤会使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建议采取施用酸碱调节剂来调节土壤pH,使土壤pH适宜作物的农业生产。有机质含量为6.0~34.0 g/kg,平均值为18.20 g/kg,变异系数为38.81%。土壤有机质总体含量处于偏低水平,需要补充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在0.31~1.70 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24 g/kg,变异系数为26.71%。土壤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在全氮含量较低的土壤耕地增施氮肥,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最小值为11.6 mg/kg,最大值为128.6 mg/kg,平均含量值为81.8 mg/kg,其变异系数为29.79%。土壤速效磷含量最小值仅为0.1 mg/kg,最大值为36.2 mg/kg,平均值为15.4 mg/kg;其变异系数为60.69%。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异程度较大,需要在缺磷的土壤增施磷肥,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速效钾的含量范围在19.3~110.0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62.8 mg/kg,变异系数33.98%。大部分土壤需要增施钾肥,提高土壤的供钾能力,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提出了在施用氮磷肥料的同时调控土壤酸碱性,来提高土壤氮磷肥料利用率,根据实际耕地情况增施有机肥、钾肥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20.
烤烟成熟期烟叶GS同工酶活性与氮素运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氮效率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深入理解烤烟叶片氮素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氮效率不同的3个烤烟品种中烟100、K326和NC8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叶龄时期取第12片叶(自下向上数),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叶片的叶肉和主脉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蛋白亚基含量,同时对叶片NH_4~+浓度、总氮、质外体NH_4~+浓度以及氨气挥发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叶肉中的GS主要以GS2同工酶为主,其蛋白亚基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叶脉中GS1同工酶占主导地位,其蛋白亚基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叶龄45~65 d,叶肉和主脉的GS同工酶活性均表现为NC89K326中烟100,且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叶肉和主脉中GS1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负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正相关。而叶肉中GS2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正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负相关。叶脉GS2活性仅与总氮和氨气挥发量有显著相关性。氮低效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中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均较低,氮素转移和再利用能力差,导致植株吸收的氮素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量大,叶片衰老速度较快。而氮高效品种氮素同化和再利用能力较强,氨气挥发量小,易发生贪青晚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