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分析杨秋林,郭玲,杨性恺,席延钰(内蒙古农牧学院基础课部,呼和浩特市,010018)摘要调查了呼市南郊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了对呼市南郊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污染源,污...  相似文献   

2.
1990~1991年对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中的氟化物浓度用石灰滤纸法进行了测定,对引起某些采样点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气氟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得出了在工作区范围内,呼市南郊是大气氟化物的清洁区的结论。结合1982~1984年农牧学院大气氟化物浓度测定结果,提出在农牧学院附近大气中氟化物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了呼市南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呼市南郊水资源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呼市南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呼市南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呼市南郊水资源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呼市南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呼市南郊地下水的水质现状,对呼市南郊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保护南郊地下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气氟污染与香蕉叶缘干枯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莞市香蕉叶缘干枯病的调查分析表明,香蕉叶缘干枯主要是由于叶片受氟污染造成;东莞市大气氟污染原主要来自各种砖窑,其次为水泥厂;香蕉对大气氟污染较为敏感,粉蕉次之,大蕉较耐氟,香蕉可作为大气氟污染的指示果树;并就氟的污染防治提出了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凌爽  于成广  卢思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64-10765,10792
[目的]探讨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方法]根据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采样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分析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不同的采样点,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差异较大,但其在沈阳市不同行政区分布规律大致相同.Cd、Pb、Hg的年沉降通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分别表现为:铁西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东陵(浑南)区>于洪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东陵区>于洪区>大东区>浑南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大东(东陵)区>于洪(浑南)区.大气降尘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工业区>商业区或交通区>文化区>居民区>郊区.[结论]该研究为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广西省柳州鸡喇地下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源及其主要污染物质的基础上,根据污染物构成及其分布对柳州市南郊地下水进行污染程度评价,认为该区地下水属于无机-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区中无机污染物主要以SO4^2-和NO3^-为主,以面状污染为特征,其污染程度较重;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Mn、Fe和Zn,呈点状分布;有机污染物以二氯甲苯、三氯甲苯和六氯苯为主,呈点状分布,兼有面状污染特征。研究区复合污染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经济不断发展和废污水排放量骤增。加之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居民环保理念相对滞后,水资源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地下水复合污染问题突出。最后,根据研究区污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是当前首要的大气污染物,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分布特征、赋存状态、污染来源、生物有效性以及风险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内蒙古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稀土镨(Pr)的分布特征,旨在为污灌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外源稀土Pr污染修复提供依据。采集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稀土Pr含量,将稀土Pr土壤背景值作为污灌区农田土壤外源稀土积累的参照基准值,分析土壤Pr二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南郊污灌区整个研究区土壤Pr含量范围7.34~12.80 mg/kg,是河套地区土壤Pr背景值8.2 mg/kg的0.90~1.56倍,整个研究区土壤Pr含量的平均值为10.12 mg/kg,是背景值的1.23倍。研究区所有取样点稀土Pr等值线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稀土Pr在二维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带状富集分布特征,表明外源稀土元素在农田表层土壤中积累富集的平面空间差异性。由结果可知,人类活动使污灌区农田土壤Pr超量积累,应该重视外源稀土Pr在污灌区农田土壤环境中的累积性变化,其对污灌区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郑连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00-2902
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功能区划为契机,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商丘市地表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对各水功能区水质进行了现状与目标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产生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治污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源强解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清单分析、等标排放量、内梅罗综合水质指数评价等方法,对长三角典型区域苏州市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地区分布和污染风险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年排放COD 171 268.2 t,氨氮6 510.5 t、总氮21 839.3t,总磷3 335.7 t,属于典型的生产与生活复合型污染。面源污染物来源多元化,发现畜禽养殖业是COD 和总磷排放的重要来源,而氨氮和总氮主要来自农村生活源。按照地区来说,太仓市COD和总磷排放量居首,而苏州市区是氨氮和总氮的最主要排放地区。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综合水质指数均值为2.6,在中等污染水平,其中苏州市区和昆山市为轻污染,张家港市为中等污染,而常熟市和太仓市均属于严重污染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强度与地方农林经济并未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振旗  沈根祥  钱晓雍  朱江  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27-20229
以能够代表上海淀山湖流域农业生产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的大莲湖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莲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段水质四季监测和分析,得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季节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莲湖水系TN及COD季节变化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相关性不显著,而水系TP季节变化与面源污染TP季节排放相吻合,且与叶绿素a(Chl.a)值在四季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区域TP污染物是影响大莲湖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由于区域TP在冬季、夏季和秋季80%以上来自于精养鱼塘排水,因此精养鱼塘TP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应作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密云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8个乡镇化学肥料、畜禽粪便、水产养殖等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调查统计和监测,初步明确了该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特征:(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坡耕地耕作为该区域农田养分流失的主要原因,区域内农用坡耕地2005年流失氮素19.2 t,流失磷素5.5 t,流失养分的主要来源为施用的化肥;(2)流域内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区域间差异明显,部分乡镇畜禽粪便环境污染风险大;(3)流域内水产养殖排放水体水质50%不达标,加剧了下游水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溪市污灌水田土壤及水稻植株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初步发现该区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Cu、Cd含量全部超标,其中Cu的污染是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而Cd污染则使得该区稻米品质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内江市双桥乡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四川省内江市双桥乡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技术分析各重金属元素及综合污染等级分布。结果表明,该区主要为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轻度污染区域和潜在生态评价轻度危害区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分析农田土壤污染问题,为农田土壤污染选用不同的污染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石河子总场城市污水灌溉区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对多种元素进行分析.以多个土壤污染指标作为投影参数来寻求其投影方向,由投影指标函效来反映污灌区土壤污染物特征,避免人为赋予权重的干扰.[结果]土壤污染以镍和铬为主要污染因子,并呈现随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状况的变差,土壤采样点数减少的规律.[结论]石河子总场对土壤污染影响最大的是污染物是镍和铬,对土壤的污染顺序为:Ni >Cd >Zn> Cu >V> As> Pb> Mn>F>Se>Hg >Cr.确定了石河子总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对河北省13县(市)18.2万hm2优势小麦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优势小麦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适合发展优势小麦生产,但根据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全省污染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11.9%,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县域污染程度不同。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监测的13个县(市)均存在污染等级处于警戒限和轻污染水平的土壤,全省达到警戒限水平的土地占到了总面积的41.0%,达到轻污染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4.3%,中度污染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0.0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影响庆南地区水质评价标准的因素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在研究区内,以21个采样点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DS)、总硬度为分析元素,利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研究区水质污染程度,对整个研究区的水质情况进行合理判定。[结果]预测区与现状污染区有高度的重叠性,可作为今后水质专项研究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域内利用地电特征来确定水源井区域可获得较好的成果。[结论]该研究可为庆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分析丹江口库区农业地表径流及其水质污染特征,识别流域水质污染风险变量,探究主要潜在污染物时空排放规律,估算流域污染负荷并分析污染物来源贡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周年常规监测,对核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的地表径流及其水质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时间差异性。同时采用平均浓度法估算了流域内面源污染负荷量和各污染源类型对主要潜在因子负荷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流域内水体浊度、色度及流量在上游与下游间存在显著差异,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pH和电导率在不同监测断面间差异不显著;TN、TP、COD和流量是影响库区水质、造成污染风险的主要潜在因子;5—9月,随着降雨量和流量的增加,同步出现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峰。流域内,上、中、下游流域监测断面TN年负荷量分别为4.94、11.04、20.43 t,TP年负荷量分别为0.17、0.50、0.68 t,COD年负荷量分别为29.02、68.78、118.27t。农业生产及生活对TN贡献较大,规模化养殖对TP贡献较大,二者联合对COD负荷贡献率达到76%。研究表明,大量氮磷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是引起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偏高的主要原因,加大对农业生活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控制管理,构建植被缓冲带等减少水土流失措施,对有效防治丹江口核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的面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