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高浓度氨氮和可溶性盐的废水农灌对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采样监测分析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某地区用化肥厂焦化厂混合废水农灌造成小麦苗急性死亡的;原因,在对废水中多种污染因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氨氮和可溶性;盐为优先污染物,并对土壤麦苗进行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选优先污染物是赞成该灌区麦苗受害的主要原因,其氨氮对麦苗的致死浓度为576ppm。  相似文献   

2.
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开发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沼气发酵技术,以活性炭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在实验室规模上对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初始进水COD为5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保持在2 d左右。在进水COD为47 000 mg/L以内时,相应的有机容积负荷(OLR,COD含量)达到21.38 kg/(m3×d),COD去除率保持在86%以上,沼气容积产气率为9.51 L /(L×d),甲烷容积产气率为6.46 L /(L×d);当OLR进一步从21.38 kg/(m3×d) 逐步升高到35.13、39.06、44.88 kg/(m3×d) 时,COD去除率从86.48%分别降低到74.40%,67.02% 和63.50%,相应的沼气容积产气率为13.71,13.98和11.44 L/(L×d),甲烷容积产气率为8.84,8.67和5.89 L/(L×d)。进水的pH值通常在3.5~5.6之间,OLR低于35.13 kg/(m3×d) 时,无需对pH值进行中和调节,出水的pH值自然维持在6.8~7.6的良好状态,超出此范围,则需加碱对进水的pH值作适当调节。最终进水COD高达78 600 mg/L,相应的OLR为44.88 kg/(m3×d)。在165 d的运行过程中污泥形成量小,没有发生堵塞现象,固定床厌氧反应器表现出高效的处理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和较强的抗负荷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养殖废水处理成本,增加有机肥水在喷滴灌系统中的透过性能,该研究以不同低温(10~25℃)条件对奶牛养殖废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并与传统厌氧发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温(15℃)条件下驻留时间4 d进行厌氧发酵能够改变养殖废水的沉降特征,养殖废水出现分层沉降现象,上清液浊度为1.4,上清液沉降情况可以达到稳...  相似文献   

4.
温度波动对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新鲜牛粪为原料,用自制的厌氧水解酸化系统研究了在高浓度两相厌氧发酵过程中,30℃和35℃时温度波动±2.5℃对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波动对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影响因基础温度而异,在35℃时温度波动组的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略高于恒温组,30℃时温度波动组的挥发性脂肪酸产量与恒温组基本持平,但总体趋势是温度波动组要好于恒温组。温度波动对乙酸含量基本没有影响,而对丙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所以在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中,可以在水解酸化相通过温度波动取得较好的厌氧水解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北方低温季节牛粪大量堆积问题,将筛选的糖、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分解菌株复配,优化出组合菌剂(T1+DF2+D2+D5+XB1+XA2),研究低温下优化组合菌剂对低温牛粪堆肥起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外-20℃低温下,牛粪接种优化组合菌剂后物料迅速升温,48h达55.8℃,第4d达64.9℃,高温期维持8~9d,发酵周期缩短至15d,而未加菌和加常温发酵剂的对照则一直未进入高温期。说明添加低温复合发酵剂能使低温下牛粪堆体迅速升温,进入高温期,完成无害化,缩短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6.
经鸟粪石沉淀法回收尿液中磷后的废水中仍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体污染,也导致氮资源浪费。本文在5%HCl浸提,400℃焙烧,结合微波处理改性沸石以提高氨氮吸附能力的基础上,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柱高度(H)、吸附柱串联数量(N)以及水力停留时间(T)对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评价了HCl溶液、NaCl溶液及其组合对吸附氨氮饱和的沸石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HCl-焙烧-微波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为17.9mg·g-1,是天然沸石对氨氮平衡吸附量(6.9mg·g^-1)的2.6倍。当柱高H=35cm,水力停留时间亚2.0h,吸附柱串联个数N=3时,改性沸石对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当吸附柱内氨氮负荷小于6370mg时,吸附柱出水中氨氮浓度低于30mg·L-1。10%HCI+5g·L-1 NaCl混合液作为沸石再生剂时,氨氮洗脱率达到88.3%,再生沸石的平衡吸附量可达16.4mg·g-1,为改性沸石的91.6%。可见,改性沸石吸附柱可有效去除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同时10%HCI+5g·L-1 NaCl混合溶液能够有效实现沸石再生和氨氮回收。研究结果为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处理与回收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7年秋季低温对杂交稻影响的分析, 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空壳率影响有3个时段:(1)孕穗时的低温敏感期;(2)花粉发育时的危害低温叠加效应期;(3)开花受精的高温满足期。并利用这3个时段的气象指标对当地主栽品种和引进试种品种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初生仔猪要求的环境温度高达34℃,仔猪在初生后受寒是导致其被压死、饿死、虚弱死及腹泻死亡的重要因素。综述了低温对仔猪体温、初乳吸收和腹泻发生三方面的影响及机理,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初生仔猪要求的环境温度高达34℃,仔猪在初生后受寒是导致其被压死、饿死、虚弱死及腹泻死亡的重要因素。综述了低温对仔猪体温、初乳吸收和腹泻发生三方面的影响及机理,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培养法考察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进而分析了CTAC和STAB对小球藻的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TAC和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抑制效应受浓度和时间的影响显著,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大于CTAC,且CTAC和STAB作用4 d内,藻细胞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逐渐下降。根据5种指标变化与CTAC(或STAB)之间呈现的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推测,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的最初攻击点是通过改变其细胞膜膜脂分子的水溶性破坏小球藻的细胞膜,表面活性剂通过刺激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引起脂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其对小球藻产生毒害效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温度和料液浓度对牛粪高浓度厌氧水解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该文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试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酵物料温度为32℃、35℃和40℃,料液浓度为9%和10%,发酵时间为12d时,温度和料液浓度对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的影响情况,找出较优的厌氧水解酸化条件。结果表明,当温度分别为32℃、35℃和40℃时,水解酸化产物各主要成份的含量差异较小,但在日均挥发性脂肪酸CODVFA产率方面32℃要远高于35℃和40℃,32℃和40℃之间的差值最大可达452mg/(L·d),约占最大日均CODVFA产率1227.00mg/(L·d)的37%;当料液浓度为9%和10%时,水解酸化产物各主要成份的含量差值较小,而在日均CODVFA产率方面9%组要远高于10%,差值最大可达463.38mg/(L·d),约占最大日均CODVFA产率1227.00mg/(L·d)的37.77%,因此牛粪高浓度厌氧水解酸化过程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温度32℃,料液浓度9%,发酵时间6d。  相似文献   

12.
乙醇对红枣片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红枣的干燥品质,探究乙醇喷雾浸润预处理对膨化干燥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利用渗入红枣的高压CO2及乙醇作为动力源对红枣片进行低温高压渗透膨化干燥。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对比研究预处理方式为无处理、热风干燥、乙醇喷雾浸润的 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水分闪蒸干燥的膨化干燥品质及理化特性。优化枣片在乙醇喷润预处理方式下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研究乙醇喷雾浸润后含湿率、膨化压差、膨化温度、抽真空时长等因素对枣的膨化度、脆度、硬度、复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乙醇浸润后含湿率19.3%、膨化压差1.08 MPa、膨化温度81.26 ℃、抽真空干燥时长151.13 min,膨化度为3.48,硬度为1 717.06 g,脆度为3 675.89 g,复水比为2.21。扫描电镜显示,乙醇具有溶解细胞壁成分的能力,可以改变结构来增加其渗透性,使CO2充分进入枣片中增大膨化动力,形成更有规律更大的孔隙。水和乙醇混合物的汽化热低于水的汽化热,与预处理方式为无处理、热风干燥的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及水分闪蒸干燥方法比较,乙醇浸润预处理可以表现出更好的膨化度、色泽、维生素 C 含量和显著缩短的干燥时间(P<0.05)。因此,乙醇喷雾浸润预处理后进行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是一种高效的干燥技术,所得的枣脆片品质较好。研究结果为红枣片的干燥品质及工艺优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低温贮藏对控制菠萝黑心病和保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控制黑心病的发生、保持鲜食菠萝的品质,考察了低温贮藏对主栽品种“巴厘”菠萝黑心病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将菠萝分别贮藏于(8±1)℃和(12±1)℃,以室温(26~30℃)为对照。与常温贮藏相比,在23 d贮藏期内,2种低温贮藏均显著降低了菠萝黑心病的发病程度,减少了菠萝果实的质量损失,提高了菠萝果实的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延缓菠萝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以(8±1)℃贮藏效果较好。低温贮藏还降低了贮藏期间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抑制菠萝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升高和丙二醛(MDA)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抑制菠萝黑心病、保持果实品质与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延缓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低温贮藏对桃果实冷害和能量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索桃果实低温贮藏时冷害发生与能量水平的关系,该研究将桃果实分别置于0、5、10℃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褐变指数、硬度和出汁率等冷害指标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等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变化。结果表明,桃果实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冷害发生程度不同,5℃贮藏的桃果实褐变指数最高,冷害最严重,0℃贮藏次之,10℃贮藏无冷害发生。同时发现5℃贮藏果实的ATP和ADP含量、能荷水平、H+-ATPase、SDH和CCO活性最低。这些结果表明,桃果实冷害发生可能与能量供应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低温弱光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低温弱光(60μmol/m~2·s、10℃/10℃和5℃/5℃)胁迫下番茄植株生长势、根系活力、叶片净光合作用完全被抑制,株高、叶片数增长受阻,与低温弱光处理前相比,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下降,但根系干物质量并未下降。在恢复过程中10℃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迅速得到恢复,而5℃处理植株除成熟叶光合作用可迅速恢复外其他指标恢复均较缓慢。  相似文献   

17.
以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其在低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加剧,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都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上升;光化学反应的能量(P)在叶片所吸收的光能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天线色素耗散的能量(D)和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能量(E)表现出和P相反的趋势。茄子叶片ФPSII及ETR对光强(PFD)的响应曲线表明,ФPSII随PFD的升高而下降,低温下生长的叶片ФPSII下降幅度较正常温度下的大;低温下生长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的光饱和点低于正常生长的叶片,相应的饱和电子传递速率也较低。表明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PSII反应中心受到损伤,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黎强  叶进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186-190
该文提出了针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废水治理的一种能源自给的中温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程系统。该系统中发酵温度高于常温UASB,并且随季节变化不大,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产气率高且稳定。在设计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温UASB工程系统工作的合理废水温升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和废水加热系统的调节方法。为了适应重庆的气候特点,计算分析得出了适当的温升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高于14.2℃的地区,不需要额外的燃料补充即可使用该系统进行中温厌氧处理废水,发酵温度可维持在2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不同年限日光温室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日光温室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高强度的栽培方式,过量施肥问题突出。随着温室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土壤退化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值得关注。不少研究表明,随着日光温室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且温室栽培中的土壤温度与露地存在很大差异,其土壤氮素矿化特性如何,尚缺乏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南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不同栽培年限的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法(84 d)测定不同培养温度(20℃和30℃)对不同年限温室(0 3年)土壤0—20 cm及20—40cm土层氮素矿化量,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土壤氮素矿化曲线,根据土壤氮矿化势(N0)评价不同栽培年限温室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结果】1)随着日光温室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氮素累积矿化量随之显著增加。2)30℃的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高于20℃的矿化累积量;栽培年限长的日光温室矿化作用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高于年限短的温室。3)若温度和栽培年限同时增加,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随之增加,说明温度和栽培年限对土壤氮素净矿化量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4)日光温室栽培年限越长,土壤氮矿化势(N0)越大;与种植前相比,第2a、3a温室土壤氮矿化势增加了5.59和11.48倍。5)回归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增加1 g/kg,20℃和30℃条件下土壤氮矿化势(No)分别增加2.70及3.18 mg/kg;土壤全氮含量每增加1g/kg,No分别增加37.28及43.12 mg/kg。【结论】日光温室土壤氮素矿化量随其栽培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加;培养温度由20℃增加到30℃,土壤氮素矿化量也明显增加,日光温室栽培年限和温度对土壤氮矿化有一定的正交互效应。因此,在日光温室氮素管理中应考虑栽培年限和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以采取针对性的氮素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