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以‘斯巴坦’及‘蓝丰’越橘组培苗、1年生‘斯巴坦’及‘蓝丰’和‘奥尼尔’越橘营养钵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长植株比例、株高和增殖系数及营养钵苗的株高、茎粗和成活率。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组培苗的生长植株比例、株高和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蓝丰’组培苗辐照剂量大于50Gy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斯巴坦’辐照剂量大于70Gy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斯巴坦’和‘奥尼尔’株高和茎粗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蓝丰’茎粗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株高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不同栽培基质下碧玉兰的生理反应及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水分,研究以桤树皮、泥炭、椰丝、梨树皮不同混合栽培基质下碧玉兰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碧玉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含量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则表现为先增后降。各种指标变化幅度随不同栽培基质而不同。不同栽培基质下碧玉兰的抗旱能力依次为:M6、M5栽培下的碧玉兰的抗旱性最强,而在M1、M4栽培下的碧玉兰的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对碧玉兰的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法进行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栽培基质配方的碧玉兰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通过浇灌不同浓度NaCl溶液,研究盐胁迫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的碧玉兰受到干旱胁迫时,其相对电导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干旱胁迫下,配方1抗旱性较强,配方7是抗旱性较弱;在盐胁迫下,配方8抗盐性较强,配方1抗盐性较弱。本试验可为碧玉兰产业开发和其他兰花生长筛选出最适宜栽培基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1 a生碧玉兰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的磷酸二氢钾、生命素、翠筠B-2成长肥3种不同叶面肥对碧玉兰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碧玉兰在翠筠B-2肥300倍浓度、生命素肥400倍浓度处理下,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对较大,胞间CO2浓度较小,光合效率高,有利于其更快地生长.  相似文献   

5.
五唇兰非致病真菌的特性及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野生五唇兰植株上分离筛选到的非致病真菌为研究对象,根据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和无机磷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出具有解纤维和解磷能力菌株,再将菌株接种到五唇兰组培苗上。结果表明:在14株五唇兰非致病真菌中,同时具有解纤维和解磷能力的菌株共10个;除R06和R09菌株外,其余菌株对五唇兰组培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RH18、R03和R14菌株处理的五唇兰组培苗鲜重增长率极显著高于未接菌对照,RH19、R02和S02菌株处理的五唇兰组培苗鲜重增长率显著高于未接菌对照,R05和R002菌株处理与未接菌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金边凤尾兰组培苗的生长观测分析、组培苗与脚芽扦插苗和腋芽的生长比较、病害发生规律等研究,提出了金边凤尾兰组培苗的生长规律和合理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金边凤尾兰组培苗3 a 平均株高能达到73.6 cm,平均叶片数达193.7片,其中第1年生长较慢;金边凤尾兰叶片颜色每年红绿、黄绿交替变化;同等栽培条件,组培苗的生长最快,脚芽扦插苗次之,腋芽最慢,春季种植比秋季好;组培苗在8月练苗软腐病发病率最高,4 000倍浓度的农用链霉素处理效果最好;炭疽病发病一般在5~8月,其中6月最严重,减少雨淋,使用80%炭疽福美500倍液处理,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连瓣兰和组培连瓣兰为试材,采用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内生真菌与连瓣兰组培苗的共生培养以及制作石蜡切片对其菌根结构进行观察等方法,研究菌根真菌对连瓣兰生长的影响,并找出适合连瓣兰生长的菌根真菌。结果表明:从保山野外采集的12株连瓣兰中分离得到的10个菌株中,有3株适合与组培苗进行共生培养,分别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毛壳菌属(Chaetomiumsp.)、镰刀菌属(Fusariumsp.),其中丝核菌效果最佳,对无菌组培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无菌组培苗根部形成菌丝结。  相似文献   

8.
60^COγ辐射对美丽胡枝子生理生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美丽胡枝子种子,测定其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和SOD活力.结果表明:对照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辐射后的叶片,并且其随不同剂量的变化较为复杂;辐射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且效果比较显著;当剂量超过300 Gy,细胞渗出液浓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而增加;随辐射剂量的增加,SOD活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100 Gy时,SOD活性变化不大,当剂量达到200 Gy以上时,SOD活性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余蓉培  王頔  李东  詹选怀  石雷 《园艺学报》2018,45(5):988-996
以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Bostoniensis Murano’)的绿色球状体(Green Globular Bodies,GGB)为辐照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球状体辐照半致死剂量约为128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绿色球状体辐射表型损伤表现为:颜色变深,变紧实,增殖和分化受抑制;细胞学损伤表现为:胚性细胞减少,出现微核。50~200 Gy剂量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绿色球状体分化植株变矮,叶形变异率增加。在150 Gy剂量下筛选得到叶片变异性状显著的突变体Neg1。  相似文献   

10.
以3种杂交兰组培苗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栽培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兰A和C在基质1(杉木屑)中表现最佳,杂交兰B在基质5(杉木屑∶辣木屑∶桉树屑=1∶1∶1)中成活率最高,说明不同的杂交兰组培苗间的适应性不同,直接影响到小苗移栽的成活率。而从广谱性上来说,基质5均比较适合3种花卉的生长,成活率均达到90.00%以上。杂交兰A采用基质3移植的新叶率及根长生长优于其它基质,采用基质2的新根率最高,基质5最适合株高生长,基质1促进根长生长;杂交兰B除了新根增长是基质1最优之外,其余的新叶、株高、根长增长均是基质5最优;杂交兰C采用基质5移植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它基质,基质5更适合杂交兰C的初期培养。3种杂交兰组培苗对基质表现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亲本差异大,所以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土壤的酸碱度、土壤肥力、及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莱芜"大红袍"花椒为试材,利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0、50、100、150、200、250、300Gy)辐照处理休眠态和萌芽态花椒种子,测定出苗率、初生苗高度、节间长度、节间数、叶型及株型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剂量与休眠态和萌芽态种子的出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致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休眠态种子的最适辐照剂量为100Gy,萌芽态种子的最适辐照剂量为50Gy。萌芽态种子实生苗的株高和节间数随辐照剂量增加先降后升,休眠态种子随剂量增加而不断下降,其中50Gy辐照后的萌芽态种子的苗高和节间数与100Gy辐照后的休眠态种子的苗高和节间数基本相同。突变体主要为株型异形和叶型异形,休眠态种子实生苗的变异率受辐照剂量的影响显著,辐照剂量为150Gy时,其变异率接近100.0%。由此表明,休眠态种子对高剂量~(60)Co-γ射线辐照更敏感,萌芽态种子对辐照损伤的自我修复能力更强。研究结果将为花椒稳定突变体的获得和花椒新种质的获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冠军”和“鲁芦笋七号”2个品种芦笋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了不同辐射剂量(100、200、300、400、500、600 Gy)对芦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对不同辐射处理的响应,以期为芦笋辐射诱变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萌发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剂量为100 Gy时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当剂量达到400 Gy时,胚根、胚芽生长受到强烈抑制;种子成苗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辐射剂量对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也与品种有关,“冠军”幼苗生长与辐射剂量增加呈负相关,“鲁芦笋七号”幼苗的生长与辐射剂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冠军”和“鲁芦笋七号”对应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389 Gy和362 Gy。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处理石硖等3个龙眼品种新鲜种子,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龙眼种子萌发以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对龙眼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辐照剂量较低(25~50 Gy)时60Co-γ射线能够促进种胚组织细胞生长,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随着剂量增加,辐照对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以及根的生长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50 Gy时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超过100 Gy时萌芽生长受抑制,100和200 Gy的出苗率明显低于对照(空白),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的杂交兰品种‘香水宝石’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栽培技术研究,提出‘香水宝石’组培苗移栽,光、水、肥管理,换盆,成苗促花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杂交兰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剂量的60Co-射线照射处理温州蜜柑山下红枝条,将处理后的枝条进行嫁接,分析射线的致死剂量和相对安全剂量范围;并通过定植后成活率调查和挂果后的性状变异筛选,得出不同照射剂量的诱导变异率,筛选柑橘主要优良变异类型。结果显示,80Gy及以上剂量为致死剂量,20Gy剂量成活率最高,40Gy变异率最高,并从60Gy照射诱变优系中选育出“了武陵红”优质柑橘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和Fe~+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其抗晚疫病的影响,利用40 Gy、60 Gy、80 Gy、1 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和4Mev9×10~(12)剂量的Fe~+对番茄品种‘青苹果'和‘大黄888'的种子进行辐照,对辐照种子的出苗率、植株生长特性、果实特性和抗晚疲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辐照对同一品种的影响差别较大,同一辐照剂量的处理对不同品种的影响不同。经过6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的‘大黄888'出苗率最高;4Mev9×10~(12)剂量的Fe~+辐照的‘青苹果'和‘大黄888'出苗率均大于对照处理;6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和8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青苹果'和‘大黄888'的株高值均大于对照处理;经过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和4Mev9×10~(12)剂量的Fe~+辐照,‘青苹果'和‘大黄888'的叶形指数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变小;辐照过的‘青苹果'的茎粗均小于对照处理,而经过辐照的‘大黄888'的茎粗均大于对照处理。辐照过的‘青苹果'坐果数增加,而经过辐照的‘大黄888'则坐果数降低;用1 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的‘青苹果'抗晚疲病性要比对照处理好,而除了Mev9×10~(12)剂量的Fe~+辐照‘大黄888'处理、4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大黄888'处理和1 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大黄888'处理的抗晚疫病性与对照相似外,其他辐照处理的抗晚疫病性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大花蕙兰‘爱神’♀×虎雪兰‘霞光’♂杂交组培苗为试材,用不同配比的LED光质进行照射,生长一段时间后,对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研究LED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对该种兰花杂交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LED光源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RBW(红∶蓝∶白)为6∶1∶1处理下,该兰花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为1.224 5、0.738 1、0.144 6mg/g;而2RB(红∶蓝)为2∶1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各色素含量分别为0.678 1、0.401 0、0.079 1mg/g。红蓝白复合光最有利于大花蕙兰‘爱神’♀×虎雪兰‘霞光’♂杂交组培苗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以拟南芥为试材,以0、50、150Gy剂量~(60)Co-γ辐照拟南芥种子,研究其对拟南芥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Gy辐照处理显著增加了拟南芥植株高度、莲座叶长度、角果长度、种子数量以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150Gy辐照拟南芥的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显著降低,表明高剂量辐照处理抑制了拟南芥植株的生长。说明低剂量的~(60)Co-γ辐照显著促进拟南芥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9.
60Co-γ射线辐照百合鳞茎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花"西伯利亚"种球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进行辐射诱变育种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诱变剂量对百合种球成活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为5Gy诱变"西伯利亚"种球比较合适。经4、5、6Gy 60Co-γ处理对百合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出现较明显的辐射损伤,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植株成活率、株高、叶片数、花蕾数、开花株率、花径相应减少,而出苗时间则增加,成活率分别为80%、52%、20%。  相似文献   

20.
以硬叶兰健壮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对硬叶兰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植15 d棕榈树皮+樟树皮+兰石处理的成活率最高,为81%,木屑+草木灰+兰石处理的成活率为72%,植物残根+草木灰+兰石处理的成活率为75%,泥土+兰石处理假植15 d后成活率为0;假植45 d后棕榈树皮+樟树皮+兰石处理的株高、叶长、叶宽和茎粗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