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俗称红鼓鱼、红鱼,原本分布在美国大西洋一带,为广温广盐性鱼类。能耐低氧,抗病力强。体型状如纺锤,侧扁,背部略微隆起,以背鳍起点处最高。头中等大小、口裂较大、呈端位,齿细小、紧密排列、较尖锐,外形似中国产大黄鱼、黄姑鱼,唯体色微红,尾部有数圆形黑斑。  相似文献   

2.
豆粉代替美国红鱼饲料中的鱼粉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维美 《饲料工业》1998,19(6):30-32
我国于1991年引进美国红鱼,1995年人工繁殖成功,现已在全国推广养殖。为使养殖者了解此鱼饲料、营养等实际问题,现将国外用豆粉代替鱼粉养殖美国红鱼的情况介绍如下。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ocela tus),是美国重要的商品鱼...  相似文献   

3.
研究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在眼斑拟石首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在水温28±2℃、盐度28条件下,将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H)预混剂按450 mg/kg的剂量口灌眼斑拟石首鱼后,其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采用HPLC-MS/MS测定,药时数据用DAS3.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单剂量口灌给药后,眼斑拟石首鱼血浆中NFLX和BBH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血药达峰时间(tp)分别为1.20、1.79 h,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358.40、144.89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8252.80、6454.52μg/(L·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3.26、27.30 h;NFLX和BBH在鱼体各组织中的分布较广,灌服给药后,肌肉、肝脏和肾脏中NFLX和BBH的Cmax分别为418.05、230.76μg/kg;1745.94、901.09μg/kg;1143.45、997.09μg/kg,tp分别为1.5和1.5 h、1.5和2.0 h、1.5和2.0 h,AUC0-∞分别为7682.00、5596.30μg/(kg·h);31236.90、19096.85μg/(kg·h);22593.93、37509.17μg/(kg·h);NFLX和BBH在眼斑拟石首鱼体内消除速度较慢,灌服给药后肌肉、肝脏和肾脏的t1/2β分别为33.41、61.81 h;20.44、15.04 h;30.28、23.43 h。按450 mg/kg剂量连续5 d口灌给药后,眼斑拟石首鱼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NFLX和BBH残留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0.24、33.33 h;40.76、61.60 h;38.68、36.96 h;43.77、59.40 h。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肌肉作为食用靶组织,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得少于12 d。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饵料添加剂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鱼Psen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是我国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地方特色的海洋经济鱼类。近年来,大黄鱼人工育苗成功,并形成规模养殖。但养殖户多用鱼浆喂养,饵料单一,生长缓慢,自然体色差,抗病力低。前人对大黄鱼营养的研究甚少,我们通过对?..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属杂食性肉食性鱼类是我国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地方特色的海洋经济鱼类。近20年来,由于捕捞过度,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到80年代中国沿海大黄鱼已是身影难觅。现经有关科研人员攻关已实现大黄鱼全人工繁殖和育苗。1996年在闽东沿岸兴起了大黄鱼养殖热潮,有池塘和网箱两种养殖方式,其中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养成的大黄鱼体色和体长与自然海区生长的大黄鱼相近等特点。这对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及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具有实际意义。1 生活习性 大黄鱼是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厌强光,喜浊流,温度适应…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为石首鱼科黄鱼属,俗称黄瓜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福建省独具特色的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罗源湾位于福建罗源县东南部,半封闭型海湾,潮汐动力强,湾内水面平静,海床格局稳定,是水产养殖的良好场所.近几年来随着人工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高、网箱布局不合理以及罗源湾养殖环境变化,导致养殖病害频繁发生,限制了人工养殖大黄鱼的发展.其中寄生虫的危害重以白点病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大黄鱼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05~2010年,白点病均引起了罗源湾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大黄鱼的刺激隐核虫引起的白点病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外源性激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hormon)是由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直接分泌到血液和淋巴中,对一定器官或组织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协调机体内部生理机能的特殊化学物质。激素多数可人工由机体器官组织中提纯,有的还可人工合成其类似物。根据激素的生理功能,利用外源性激素研究激素对鱼类的生殖、代谢和生长的影响,使之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是生理学向营养学(nutiology)渗透研究的新进展。在水产养殖中已成功地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CTH)使罗非鱼、金鱼、虹蹲、斑鲖发生性的转变。本文将综论外源性激素对鱼类的代谢和生长的影响。一、促雄性…  相似文献   

8.
美同红鱼(Seiaenops,ocellolue)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原产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美国红鱼肉质鲜美、刺少,且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闲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该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单产高、耐低氧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泛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笔者多年来在福建莆田后海垦区从事美国红鱼网箱养殖,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养殖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类促生长剂美能促TM促生长物质对刺激动物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有独特的功效,几十年来,一直是动物营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际鱼类营养学界目前研究的促生长剂有抗生素、人工合成的抑菌物(如喹乙醇)、激素和类激素(如β-再分配剂)、酶制剂、活菌剂以及一些中间...  相似文献   

10.
各市、地、州畜牧食品(畜牧、农牧)局,有关兽药生产企业,兽药经营企业: 喹乙醇是一种喹 啉类的1,4二氧化物,对畜禽动物有抗菌、促生长的作用,几年来水产养殖业借鉴畜禽养殖经验将喹乙醇用于鱼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曾在我省渔业生产使用。数年来,经渔业生产大量实践证实,以及有关文献报道,喹乙醇虽对鱼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使用不当易引起鱼类中毒,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喹乙醇也可能在鱼体内产生蓄积性残留,食用后将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鱼类使用是弊大于利。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题咨询均认为该药现已不宜作为鱼用…  相似文献   

11.
鳢鱼肉质坚实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丰富,具有去淤生新、生肌补血、滋补调养、加速病人手术伤口愈合之功效,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常作为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的高级滋补食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类,素有“鱼中珍品”之美称。我国鳢鱼主要养殖品种有两种:乌鳢[Ophicephalus argus(Cantor)]和斑鳢[Ophicephalus maculatus(Lace-pede)]。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海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新兴饲料产品──性粒状饲料在真鲷(Pagrosomusmajor)养殖中的应用。经与鲜活饵料进行对比饲喂试验,显示出浮性粒状饲料稳定性好,不流失,不污染水质;因经熟化加工而利于消化,促进生长,增强鱼的抗病力,投喂简便,不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饵料系数低,大大降低了真鲷养殖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鱼类的营养代谢及调节(上)示野贞夫著李秀波摘译吴文学校本文从生物化学角度,根据不同鱼类的代谢特性,介绍鱼的几种生长现象。含糖40%的饲料适合鲤鱼的生长需要,却不适合鱼师鱼;从晚秋到初冬,鱼摄食甚少,体脂肪却有所增加;与野生鱼相比,养殖鱼的体脂肪量偏高...  相似文献   

14.
1现状近十年来,我国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速度飞快,有人估计,至上世纪末我国已有150万个海水养殖网箱(规格不尽相同),每年由网箱养殖的鱼产品估计在42万吨。目前,绝大多数的海水网箱都是用鲜活饲料(小杂鱼),按林德曼生态效率十分之一递减的规律估算,42万吨产量耗去420万吨的小杂鱼当饲料,少则也要耗去数以百万吨的小杂鱼当饲料,不仅把天然水域中食物链的食物环节捞去当饲料,更甚者把经济鱼类的幼鱼也捞去当饲料。这种以鱼养鱼是严重损害水产资源的,得不偿失。据报道,渤海湾的水产资源已消失,盛产对虾、鲐鱼、小…  相似文献   

15.
海水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饲料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伦甫 《饲料研究》2006,(3):48-49,52
1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及饲料使用现状 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km,浅海、港湾、滩涂面积大,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种气候区,很适于发展海水养殖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海水鱼类养殖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海水鱼类多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技术的日臻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发展.据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统计,2005年上半年海水养殖产量达519万t.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滩涂养殖和网箱养殖等.主要的养殖品种有美国红鱼、真鲷、河豚、鲈鱼、石斑鱼、大黄鱼、牙鲆、军曹鱼等20多种.  相似文献   

16.
对渭干河2种濒危鱼类新疆扁吻鱼和厚唇裂腹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进行了研究。于2011—2012年从塔里木河上游支流渭干河采集2种土著鱼类,并用4%福尔马林固定保存。运用形态学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并对2种鱼类的体长与体质量进行了测定及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扁吻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010L^3.044(R^2=0.994),匀速生长,机体偏瘦:厚唇裂腹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027L2784(R^2=0.910),匀速生长,生长不稳定。此外,2种鱼类的体长与体质量相关关系在雌雄个体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晓张 《野生动物》2001,22(1):12-14
施放烟幕的乌贼 乌贼皇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乌贼体内有一个墨囊,囊内储藏着能分泌天然墨汁的墨腺;在遇敌害或危急时;墨囊收缩,射出墨汁,霎时,海水中“乌烟”滚滚,一广漆黑,自己趁机逃之夭夭。它还能利用墨汁中的毒素麻醉小动物,所以又叫墨鱼。其实乌贼并不是鱼,而是海洋软体动物。 在软体动物中,乌贼堪称强兵悍将。它的身体像皮袋子,内部器官包裹在袋内。在身体的两侧边缘有肉鳍;用来游泳和保持身体平衡。头较短,两侧有发达的眼。…  相似文献   

18.
梭鱼是渤、黄海近海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适盐范围广,既能在海水、半咸水养殖,还可在淡水中与四大家鱼混养;且生长快,肉质细嫩,味美,商品价值高,是人们喜食的优质鱼。  相似文献   

19.
双棘黄姑鱼(Nibea diacanthus lacepede),俗称金丝鲵,在分类地位上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双棘黄姑鱼具有鱼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一般养殖一年体重可达2kg,第二年可养成4kg以上。其肉质细嫩鲜美,鱼鳔可加工制作高级食品鱼胶,具滋补强身和消炎、止血、补气功效,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海水网箱养殖名贵品种,发展前景广阔。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生产经验作一阐述,以供养殖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梭鱼的引进及淡水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梭鱼(Liza Haematochei La)属鲻形目鲻科梭属,是原产于海水的广温性大型经济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适应性强、海淡水均可生长、肉味鲜美、商品价值高等优点,已被许多国家引进养殖。2004年以来,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