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沼气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33-19334,19363
综述了我国沼气技术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并从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效益、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分析了沼气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沼气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的措施与建议: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逐步提高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探索沼气综合利用新模式,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影响农村沼气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和推广工作,支持农村沼气建设,带动了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技术日趋成熟: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用能结构有所调整;安全性能更可靠,使用寿命加长;综合利用领域扩大,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一、沼气综合利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发展农业生态中的作用沼气能是由生物物质发酵转变而成的能量,是解决当前农村能源不足极为重要的措施。沼气的综合利用对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沼气是生态农业的组成环节。在以禽、畜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中,需要用沼气技术来消除生产过程中产  相似文献   

4.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生产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滇东北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下农村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沼肥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缓解化肥、农药过量施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本文分析了滇东北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利用沼气工程技术的优势,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并对沼肥种植技术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农村地区合理利用资源、整治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沼气发酵的产物主要包括沼气及其残留物沼渣和沼液。开展其综合利用,不仅可提高办沼气的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促进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实现农户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浅析阳曲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牡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42-143
沼气是我国农村普遍可开发利用的优质再生能源。沼气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是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把沼气、沼液、沼渣与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增长,而且成效日显突出。该文着重介绍沼气、沼液、沼渣在阳曲县种植业和养殖业中的综合利用技术,对促进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沼气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目前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而沼气池建设质量的好坏是该技术能否获得综合利用的关键。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产的过程,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综合性技术措施。其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它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的介绍和实现沼气综合利用给沼气生产和用户带来的好处,论述了大力推进农牧区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观点。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将人畜粪便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炊事、照明和动力燃料,即可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也可以满足广大农民对使用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之内,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主要台阶。对农村摆脱长期以来脏、乱、差的困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通过沼气综合利用,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步达到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经济近几年的发展相较于早前较为快速,造成了部分农村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峻,森林的低价值消耗、土壤肥力下降、水体污染等问题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随着农村沼气行业的快速发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本文通过对比北方"四位一体"、南方"猪—沼—果"以及西北"五配套"这3种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的沼气综合利用模式,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及其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几点关于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什么叫沼气综合利用?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产的过程.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其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它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对农村沼气投资力度的逐渐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正向其它领域开发创新。也就是说沼气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用气上,同时也体现在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上,如何发挥沼气、沼液、沼渣的最大综合效益.是值得广大农村沼气工作者们长期探究的问题。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到各地考查学习结果,就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谈几点认识,以供广大农村沼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元  张丽华 《现代农业》2007,(12):177-178
随着国家对农村沼气投资力度的逐渐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正向其它领域开发创新。也就是说沼气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用气上,同时也体现在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上,如何发挥沼气、沼液、沼渣的最大综合效益,是值得我们广大农村沼气工作者们长期探究的问题。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到各地考查学习结果,就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谈几点认识,以供广大农村沼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章丘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迅速,在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村节能减排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着用户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户用沼气及沼气工程使用率降低、"三沼"综合利用不充分、服务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沼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将沼气能源生产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有机肥生产技术有机结合,使养殖场的污染得到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广生猪场沼气结合利用,以海宁市宏欣生猪养殖场为例,介绍了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吉林市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沼气消费持续增加。有序开发利用农村沼气事业,可以促进农村各产业深度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居民家庭卫生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接口技术措施。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储业等诸多方面。它对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晋宁县沼气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巴彦淖尔市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沼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巴彦淖尔市农村沼气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国债项目的推动下,沼气建设进度加快,以“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为主要模式的能源综合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新增沼气使用户14000户,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淮阴区沼气的综合利用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主要探索了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措施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沼气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必须把农村沼气建设融入到大农业的格局中去重新定位思考。要实现农村沼气建设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必须由户用沼气向"沼气产业"转型发展,深层次推进"三沼"在果品产业上的综合利用,才能改善果品品质,提高果品产量,发展优质果品,建设果品大县,实现农村沼气产业与果品产业、畜牧养殖业三业循环,以谋求农村沼气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真正走出一条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