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玉米铁甲虫(?)鞘翅目叶(虫甲)科,近年来在玉米产区迅速蔓延,已成为玉米主要害虫之一。分怖范围在百色专区主要有德保、靖西、隆林、田林、田东和平果等县。寄生植物现已查明的有玉米、甘蔗、水稻、小麦、高粱、粟、罗氏草、白茅、竹叶草、菅、芒、石芒草和孝顺草等十多种禾本科植物,而以为害玉米、甘蔗、小麦、粟等为主。这种虫发生严重时对玉米为害是有毁灭性的。如德保县龙光区1962年早中玉米受害面积达142,000多亩,占种植面积73.1%,平均亩产比1961年减少37.3%,共掼失玉米60多万斤。  相似文献   

2.
白背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重要迁飞性害虫.危害水稻、小麦、玉米、甘蔗、高粱、粟和茭白.全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 1危害症状白背飞虱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所以若虫和成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为害,多群集在稻株中、下部为害茎秆和叶片.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农业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和甘蔗,于2019年1月传入我国,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区均有分布,并呈进一步扩散蔓延和暴发为害的态势。该文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特性、生物学特性、抗药性以及暴发特性,并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实施综合防治以及开展应急统防统治的关键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草地贪夜蛾从哪里来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该虫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2019年1月首次在我国云南出现,之后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该虫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侵入我国的玉米型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也为害高粱、甘蔗、薏苡等作物。二、草地贪夜蛾为什么危害重草地贪夜蛾具有能生、能吃、能飞  相似文献   

5.
一、发生规律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甘蔗、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左右。化蛹盛期在6月上、中旬,蛹期平均10.9天。  相似文献   

6.
于宁 《现代农业》2013,(10):46-47
玉米螟义称玉米钻心虫,俗称箭杆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以为害玉米、高粱、谷子为主,还能为害棉花、麻类、豆类。  相似文献   

7.
四川粟穗螟的寄主植物有高粱、玉米和小米。寄主最适合成虫产卵的生育期是高粱、小米杨花期,玉米抽雄散粉期。幼虫历期、存活率、滞育率、一生为害粒数、雌蛹重量因寄主及生育阶段不同而异。田间粟穗螟幼虫密度主要由寄主适宜成虫产卵生育期相遇时间的长短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主要为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水稻等作物,还可为害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雀稗等37种禾本科杂草。近几年来,静海县玉米穗期蚜虫发生呈日趋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粱蚜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粱蚜又名甘蔗蚜、甘蔗黄蚜、主要为害高粱及甘蔗。(一)为害症状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吸食营养,初期多在下部叶片为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面和茎上,油光发亮,故称“起油株”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造成叶色变红、“秃脖”、“瞎尖”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玉米钻心虫,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危害性较大,在作物中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也可为害棉花、豆类、辣椒等.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高粱、谷子等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为小型缨翅目害虫,是华北地区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蓟马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麦类、稻、高粱、谷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等.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玉米钻心虫,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危害性较大,在作物中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也可为害棉花、豆类、辣椒等。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高粱、谷子等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一、生活史及习性(一)生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台风来袭,稻飞虱的迁飞路径受到影响,加上近期气温走低给稻飞虱提供了良好的孕育环境,目前安徽部分地区田块的稻飞虱尤其是褐飞虱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农户要高度重视这一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常见的稻飞虱有两种,即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白背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以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茭白、甘蔗等。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穗虫是指玉米穗期,为害玉米雌穗的多种害虫的总称,有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高粱条螟、黏虫、秋毛虫等。尤其是棉铃虫,近几年在玉米上为害加重,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一种重要害虫。一、发生为害特点棉铃虫又称钻心虫、棉桃虫、辣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棉铃虫发生的代数因年份和地区而异。在山东省每年发生4代,翌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  相似文献   

15.
玉米钻心虫(玉米螟),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其次是高粱、谷子,也为害棉、麻、向日葵、豆类、花生等多种作物。对玉米来说,除根部外,其他各部均能被害,心叶期被害使伸出的叶片出现排孔;厷穗被害造成折厷;茎杆被害(蛀)迂风倒折;雌穗被害一是整个棒子折断,二是子粒被咬坏,致使霉烂,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  相似文献   

16.
粟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甘蔗二点螟、二点螟、谷子钻心虫等。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南方各玉米产区。北方称粟灰螟,主要危害粟、玉米、高粱、黍、薏米等;南方称甘蔗二点螟,主要危害甘蔗。  相似文献   

17.
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谷子、高粱及禾本科杂草,近年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为害较重。该虫在我省过去就有,但由于其寄主范围广,为害轻微,未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肖晓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11-111,113
稻赤斑黑沫蝉食性杂,为害水稻、高粱、玉米等作物。在秀山县1年发生1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成虫发生及为害的高峰期。防治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铲除田边地埂杂草、调节品种播期、加强监测预报、按防治指标施药防治成虫及保护利用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草地贪夜蛾从东南亚侵入我国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已在玉米、小麦、高粱、甘蔗等十几种作物上大面积见虫为害。笔者从草地贪夜蛾为害行为的重要因子"寄主"入手,查阅了一年来在国内关于草地贪夜寄主植物及与适生寄主相关的遗传分化类型的研究报道,梳理了目前为止草地贪夜蛾在国内的14种适生寄主上的为害行为、为害特点;指出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寄主在取食趋性、适生性强弱上存在着差异;明确了目前我国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群体在遗传分化上以玉米型亚群为主并可能伴有少量的水稻型个体。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是世界性的害虫,会对玉米、高粱、谷子等产生影响,尤其以为害玉米为主,幼虫群集于心叶内,玉米抽雄或高粱抽穗后又钻入茎内为害,影响玉米的养分输送,后期会蛀食玉米的果穗、花丝、穗柄及穗抽等部位,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及质量,轻则导致减产10%,重则导致减产30%左右。文章主要分析吉林通榆县玉米螟发生规律及特点,并提出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