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药剂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流胶病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桃园中普遍发生,为筛选出防治桃树流胶病的适宜药剂,特开展了不同药剂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石硫合剂+石灰处理和松尔膜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效均相对较好,施药3个月后,石硫合剂+石灰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85.41%和93.28%,松尔膜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93.75%和96.0%;施药6个月后,石硫合剂+石灰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60.71%和65.75%,松尔膜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病株防效和病点防效分别为53.57%和62.49%。  相似文献   

2.
桃树流胶病是无锡水蜜桃上常见的普通病害,笔者就桃树流胶病的发病条件、桃树流胶病的症状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多年实践,提出了桃树流胶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桃树流胶病发生与立地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桃树流胶病病原与症状,指出桃树立地环境中高水位、高密度、高郁蔽是造成流胶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桃树流胶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桃树流胶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流胶病主要分为非侵染性流胶病和侵染性病原引起的流胶病。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综合防治实践,摸清了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平  黄佳  李健权  扶智才  易春 《农技服务》2013,(10):1051-1053
流胶病为桃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给桃树流胶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综述了国内外桃树流胶病的常见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田间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抗病性筛选的指标,同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普发病和多发病,多发于秋季与初冬.管理粗放和树势弱的桃园,发病株可占90%以上.大量流胶会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来年桃果产量、品质和植株寿命.  相似文献   

7.
张洁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73-274
通过对桃树流胶病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桃树流胶病的几项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桃树流胶病是危害桃树的一种常见的果树疾病。阐述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地区桃树流胶病的发生症状以及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立地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树龄树势的关系。提出了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果园管理等可有效减轻桃树流胶病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桃树流胶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安县芦洪市镇桃树生产发展迅速,来势好。但桃树流胶病已成为危害桃树严重的病害之一。它主要侵害桃树根颈、主干、枝杈和果实等部位,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结果,导致树势衰老,枝条干枯,植株死亡。为此,笔者于2004年~2005年探索和研究防治桃树流胶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和药剂筛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90%以上。其关键技术要点是:1.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使桃树生长健壮,增强桃树自身的抗病能力。2.调节修剪时间生长期修剪改为冬季修剪。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很少…  相似文献   

10.
桃树流胶病是秦安县桃树园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流胶病发生在根颈、主干、枝杈等部位。桃树流胶的成因有许多,不仅与天气温湿度、栽培管理有关,而且与树龄、树势等因素有关。要想桃树健康生长,保证桃树的优质高产,必须加强对桃树的管理,避免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保障广大桃树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Replant diseases in strawberry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are serious problems for its sustainable production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on pathogenic fungi in Petri dishes and on sterilized soi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lcium cyanamide had an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ree pathogens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plates. Among them,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Rhizoctonia solani was the highest. 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cyanamide was increased from 0.1 to 10 mg/mL, the inhibition rate on mycelial growth increased from −1.43% to 100%. Inhibitory effects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also existed on Petri dishes but to a lesser extent. Similar results were also observed in sterilized soi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cyanamide in sterilized soil was 0.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was 68.46% and 54.46%,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increased quickly as the soil moisture changed from 10% to 40% for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from 10% to 60% for Fusarium oxysporum.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could be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分别于烟苗移栽后25、50、75 d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研究施用氰氨化钙、生物炭和微生物肥+饼肥3种土壤改良剂对植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微生物肥+饼肥的土壤速效钾较对照分别提高31.80%和12.52%,施用氰氨化钙的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分别降低7.30%和2.01%;烟苗移栽后75 d,施用改良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11.79%~15.38%、19.10%~25.14%,施用氰氨化钙的最高,生物炭的最低;施用改良剂土壤的中性磷酸酶较对照提高6.96%~14.96%,施用微生物肥+饼肥的最高,施用氰氨化钙的最低。从综合效果来看,施用生物炭改良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氰氨态氮的硝化抑制效应,比较了氰胺和双氰胺在农田的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氰胺和双氰胺都能抑制硝化作用,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在水田土壤中,氰胺的分解速度比双氰胺缓慢,硝化抑制效应持续时间较长,其增效作用比双氰胺大;在旱田土壤则相反,双氰胺的硝化抑制效应大于氰胺。在正常的条件下,氰胺是氰氨化钙分解的主要产物。试验结果表明,氮肥与氰氨态氮的配合比例以5:1~3:1为宜。在多数情况下,这个浓度水平对作物无害,并能充分发挥增效作用。同时,在水田土壤中,氮肥与氰氯化钙配施,其增效作用比双氰胺大,而成本却比双氰胺为低。  相似文献   

14.
硝酸钾和石灰氮打破苹果和葡萄自然休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打破苹果、葡萄的自然休眠。[方法]用浓度为1%、3%、5%、7%和9%的硝酸钾涂抹苹果品种嘎拉的休眠芽,用浓度为2倍液(石灰氮与水的重量比为1∶2,下同)5、倍液和8倍液的石灰氮涂抹葡萄品种巨峰的休眠芽,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钾、石灰氮打破果树自然休眠的效果。[结果]2006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7%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分别为72.00%和69.33%;2007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为78.33%。2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巨峰休眠芽的效果最好。[结论]浓度为5%和7%的硝酸钾打破苹果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葡萄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设施土壤在夏季进行淹水时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可以增强灭杀病害并改良土壤的效果,为研究该措施对淹水土壤磷素赋存形态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模拟淹水试验动态取样5次(第3、7、15、31、63天),探究了施用氰氨化钙(0.5 g·kg-1)或秸秆(10 g·kg-1)以及两者同时施用下淹水设施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不添加外源物质)与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3、7、15天,与对照处理相比,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38.7%、33.4%和19.0%。与对照和氰氨化钙处理不同,在第3、7、15天,氰氨化钙+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相比于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6.6%、91.5%和99.1%。培养期间,氰氨化钙处理土壤溶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有助于促进磷酸钙沉淀的生成,进而降低了土壤活性磷的浓度。氰氨化钙+秸秆处理尽管增加了土壤溶液的Fe2+浓度,但并未提升土壤溶液磷浓度,反而提高了土壤NaOH-P比例和土壤溶液Ca2+、Mg2+浓度,支持秸秆厌氧分解产生了酸化作用,促进了土壤游离磷酸盐与铁铝氧化物的结合。综上所述,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在改良土壤和灭杀病害的同时,可以有助于降低淹水土壤的磷素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钙质肥料及钙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钙质肥料及钙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钙量不同钙质肥料(石膏粉、石灰粉、轻质碳酸钙)均能提高花生产量,但不同钙质肥料之间的差异不大。不同浓度梯度的氰氨化钙肥对花生产量影响显著。该新型氰氨化钙肥安全有效用量为75~225 kg/hm2,在150 kg/hm2用量时可获得最优农艺性状指数和最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娴  蒋萍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846-1850,1961
【目的】轮台杏树(Prunus)流胶病发生严重,2011年在轮台县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剂进行防治试验,旨在选择最佳的杏树流胶病防治方法和药剂。【方法】采用刮治、涂治、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四种方案,以及四种药剂来防治杏树流胶病,对比不同方案及药剂的效果。【结果】四种方案中刮治防治流胶病效果甚微,涂治防治的效果较好,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可以减轻杏树流胶病的发生。在发病盛期四种药剂中农丰灵的防治效果最好,为57.4%石硫合剂次之,为34.4%。【结论】杏树流胶病的最佳防治方法为春季树体萌动之前和流胶病盛发期使用农丰灵进行涂治防治,并配合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功能性复合肥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将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与氮、磷、钾原料一同制备的功能性复合肥施用于小麦,统计冬小麦产量并计算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功能性复合肥能够增加盐碱地小麦产量,提高其籽粒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通过计算籽粒养分利用率(籽粒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施入氮、磷、钾量),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三种物质能够促进氮、磷、钾从肥料向籽粒中转移。  相似文献   

19.
以塑料大棚番茄为对象,研究石灰氮不同施用量(400kg·hm-2、800kg·hm-2、1 000kg·hm-2)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长、产量和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后,整个处理期的各类微生物总数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尤以施用量为800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分别比对照提高40.38%、45.58%和43.74%,同时促进了植株茎粗和株高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枯萎病发病率降低5.3%,产量提高13.6%。说明适量的石灰氮处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累积,对枯萎病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芦笋连作障碍克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选取了几种土壤处理剂,复合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开展芦笋连作障碍土壤的综合改良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深翻+氰氨化钙+"SSP"微生物有机肥复合农业和物理措施的处理方法效果最为显著,复种芦笋成活率达到100%,植株长势各项指标也显著高于常规对照。深翻+氰氨化钙+木霉菌处理效果次之,赐保康处理效果最差。该研究筛选出了克服芦笋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