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气象因子与草原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东端草原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草原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草原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气象因子与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灌木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西端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灌木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气象因子与针阔混交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针阔混交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兴安岭地区1990~2012年森林火灾(简称林火)数据信息,选择对林火发生影响较大的温度、最高温度、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和当日最低湿度6个气象因子,分析了气象因子和林火发生的相关关系,为林火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太行山区不同立地条件土壤水分连续3年的定点观测,掌握了太行山区土壤水分动态的变化规律;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是影响土壤水分的关键性因子,其它气象因子在春季依次为空气相对湿度、蒸发量、温度和降水量,雨秋季依次为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蒸发量和降水量;灰色预测系统GM(0,8)模型的建立,揭示了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内在联系,为随时准确地预报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提供了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在穴面上压盖石块,可使干旱阳坡的土壤含水率提高73.66%,是一项行之有效,简易实惠的保水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各气象因子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程度,随机抽取了湖南省1 041场森林火灾历史数据,收集了森林火灾发生时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火灾发生前24 h降水量等4个因子数据,将其标准化并进行K-均值聚类,再用自然断点法处理后得到属性决策表。各气象因子采用相应三角隶属函数模糊化后,确定了森林火灾气象因子模糊粗糙集模型,计算各气象因子与决策属性的依赖度,对其进行归一化后,得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值依次为:0.116 2、0.265 0、0.212 4、0.406 3。定义了灾均比(ZJB)的概念,灾均比分析结果印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子对云南大理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1年-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大理州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特征,得出了火灾次数与气温和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结论。用森林火灾次数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与月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旬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前两旬的累计降水量与旬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与日火灾次数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大理州森林火灾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气温、风速与火灾次数呈正相关,降水、相对湿度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对林内外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的方法,以神农架森林生态站2019年9月~2020年8月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等因子对神农架华山松人工林林内外气象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林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林外,而其他季节林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林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10月,林内外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79.7%和76.9%。空气相对湿度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在雨季林内相对湿度高于林外,而其他季节林外相对湿度高于林内。林内风速低于林外,林内比林外月平均风速降低44.3%。全年林内外太阳总辐射分别为1047.9 MJ?m-2和4116.9 MJ?m-2,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514.4 umol?m-2s-1和1987.9 umol?m-2s-1,林内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在各月均明显低于林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试验实测资料分析了造林成活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造林成活率与气象因子的综合数学模式。结果表明:(1)相对湿度、蒸发量、最高气温、日照时数为影响桂西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气象因子,造林后20天为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期;(2)桂西以秋季造林成活率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国内外天然林空间结构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的均质性目标和均质性指数的新概念;对影响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目标的各参数进行多目标规划,并给出均质性指数的定义和量化公式;首次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潮带林分空间结构影响因子调查数据与林木均质性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各影响因子与均质性指数的关联度大小表现为竞争指数0.716>混交度0.686>空间密度指数0.670>目的树种特性指数0.644>角尺度0.638>大小比数0.616>健康指数0.607.林木均质性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红树林林木对所在林分均质性的影响,为建立红树林生态系统林分空间优化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淇澳岛红树林林内和林外无林地作为研究对象,评估红树林温湿小气候环境对人体的舒适度。每天从8:00-18:00,每隔10 min 1次,同时测定红树林内和林外无林地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每月连续测定3 d,持续测定1 a。对两站点的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的时间段内,红树林林内的气温一直低于林外无林地,相对湿度则高于林外无林地,红树林日降温幅度在0.6-2.4℃,平均降温1.3℃,平均降温率3.92%;日增湿幅度4.0%-20.7%,平均增湿8.0%,平均增湿率12.0%;两地气温、相对湿度的日最大差值出现在14:00左右,年最大差值出现在8月份,通过对温湿度指数的计算,红树林小气候对人体舒适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合作市2015、2016年供暖期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要素(风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合作市大气颗粒物浓度与风速、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都呈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故合作市冬季气象因素与当地供暖期大气颗粒物的聚积和扩散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合作市冬季综合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颗粒物稀释扩散,若要进一步改善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必须对污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成龙  王健 《热带林业》2012,40(1):26-28
妃子笑是海南栽培面积最大的荔枝品种,其花芽分化、开花授粉与小气候关系密切.文章通过自动气象站对妃子笑花期气象因子与开花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观察,结果表明开花期晴天光照时间10.5h以上,光照强度0μMol.m-2.s-1~1150.2μMolm-2.s-1,温度20.0℃~23.0℃,相对湿度60.0%~ 75.5%,风速8.1 km/h ~8.8 km/h是最有利于妃子笑开花授粉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2005年和2010年气象数据(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样地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三种空间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样条插值法、克吕格插值法)的方法进行插值、精度验证及对比分析,获得不同气象因子的最优插值方法。利用最优插值方法获得黑龙江省内样地点的不同气象因子值,并利用周广胜模型计算NPP值,进行黑龙江省样地气象因子及NPP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最优插值方法为克吕格插值法,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优插值为反距离权重法,平均风速的最优插值为样条插值法;黑龙江省2010年比2005年的年均温升高了近0.04℃,年降水量升高了22.15mm;随着2010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升高,NPP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呈缩小趋势;黑龙江省NPP由北向南逐步增多,中东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该研究为了解黑龙江省内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都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碳循环与区域性及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油松中龄林的气候效应,笔者运用自动气象站对晋东南油松中龄林林内外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气压进行了为期1年的同步、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因子在林内外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太行山油松中龄林林内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相近,林内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年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6.43℃,69.06%,0.09 m/s,87.94 KPa和39.67 W/m^2;林外分别为8.92℃,62.27%,0.82 m/s,87.81 KPa和137.14 W/m^2.油松林具有降温、防风、增湿、改变风向和减少太阳辐射的作用。此外,油松中龄林不仅具有明显的小气候效应,且改变了上述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李莉  袁婧  吴伟超 《绿色科技》2020,(6):171-173
以基于传感器的7个微型气象站为对象,针对冬季某时段的监测数据,将各站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监测数据相关性作为数据质量评估依据,分析了关键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对环境监测领域正确评估和应用气象监测数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01~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对大理州森林火灾有较好的指示性,其中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指示性最强。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用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9日的降水数据建立模型计算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利用2011年大理州森林火灾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效果很好,说明运用此模型进行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