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翟桂娟  刘琪 《农家致富》2007,(24):34-35
冬春棚室栽培辣椒,每亩平均收获辣椒4000公斤,产值6000元,除去生产成本每亩1000元,获纯利5000元。4月下旬辣椒上市,6月底7月初采收完,拔椒棵,利用棚室栽培夏西瓜、小青菜,提高复种指数,亩可增收3000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辣椒种植技术的不断该进和提高,目前我县辣椒种植主要采取宽膜一膜四行高密度滴灌栽培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栽培辣椒每亩保苗密度可以达到1.4~1.5万株/亩,每亩干椒产量达到400千克/亩以上,产量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绥阳县是贵州省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辣椒年产值超10亿元。绥阳有"中国辣椒之乡"的美名,是"国家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全国辣椒标准化示范区"。绥阳县有位大能人詹兴超,带领乡亲们种辣椒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詹兴超介绍说:"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每亩最多能给农户带来上千元的收入,但种植辣椒每亩收益在2000元以上。"目前绥阳辣椒已销往全国各地。绥阳县已有  相似文献   

4.
6种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辣椒、花生、烟草和怀山药上进行 6个微生物肥料的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使花生和辣椒的氮肥用量降低 2 0 % ,磷肥用量降低 5 0 % ,并使花生和辣椒产量比常规施肥最高增加 7.5 %和 2 0 % ;在烟草栽培中 ,当N、P、K用量各降低 1 7%时 ,3个微生物肥料能使烟草产量略有增加 ;怀山药栽培 ,N、P、K用量比常规施肥各降低 30 .7% ,42 .4% ,5 0 %时 ,怀山药产量最高可增加 2 7% ;在无公害辣椒栽培中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 40 %的有机肥 ,并且产量比常规施肥最高增加 2 8%。同一微生物肥料针对不同作物会出现增产或减产 2种相反的结果 ,应针对不同作物研发相应的专用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5.
李印 《农家致富》2023,(17):29-30
<正>辣椒种类繁多,市场需求量大,栽培面积较大,但近年来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为缓解辣椒生产中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在辣椒育苗、移栽和土壤施肥、深耕、起垄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生产操作,每亩可节省人工成本760元,且机械化操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省时、省功、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浏阳市经过三年的探索,总结出了大棚早春西瓜和秋延后辣椒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每亩毛收入1.3万~1.6万元,纯收入0.9万~1.2万元,该模式还较好地解决了湖南元旦、春节辣椒完全依靠外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赣榆县日光温室辣椒长季节栽培8月初育苗,10育苗初定值,11月中旬采收,翌年7月采收结束,全生育期11个月,采收期8个月,每亩产量6200kg,产值15000元,是我县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英雄辣椒是台湾农友种苗公司育成的优良尖椒品种.连续3年在我市进行种植,具有丰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经品比和生产示范,表现突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保护地栽培每亩产量可在3000kg,产值可在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贵州黄壤区辣椒轻简化栽培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贵州典型黄壤区进行3种缓释肥(稳定性肥料,硝基双效肥料,控释肥料)在辣椒上的施用试验,研究其对辣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的影响。【结果】施用3种缓释肥处理辣椒产量提高14.3%~19.4%,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辣椒氨基酸含量比习惯施肥高8.9%~22.7%,粗蛋白含量高2.4%~10%;辣椒叶片、茎秆、果实养分含量和辣椒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得到提高。【结论】施用3种缓释肥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提高辣椒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力条件下辣椒施肥效果的同田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不同肥力条件下辣椒的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的增产效果,我们进行了辣椒施肥效果同田对比肥料试验。从试验结论中得出,高、中、低不同肥力三地块配方施肥区比常规区每亩多投入383.4元、395元、408.2元,但产量每亩增收293.2、402.7、280.6千克;亩产值增加820.9元、1127.5元、785.8元,纯收益增加437.5元、733元、377.6元。试验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在产量和收益上都优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均能增产增收,中肥力田中配方施肥增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红塔区冷凉山区夏季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红塔区冷凉山区从2010年开始大面积栽种辣椒以来,已达到3 000亩左右的规模,每亩产值3 100元,最高产值7 100元,经济效益可观。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摸索出冷凉山区夏季辣椒高产栽培的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科学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爱武 《云南农业》2023,(11):73-75
以辣椒常规施肥为对照,试验选用4种不同水溶肥料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分别与辣椒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溶肥处理辣椒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鲜椒产量24.8%、18.4%、26.3%和30.1%。水肥一体化施肥区每个处理均较常规施肥区减少灌水量1.9~2.1 m3,节水20%~22%;减少施肥量7.62 kg,节肥61.4%,减少肥料支出35.6~44元,减少肥料成本28.7%~35.5%;减少用工4个,省工40%,减少用工成本320元。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提高了辣椒产量,而且节水、节肥、省工省时,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可见水溶肥的施用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更适宜于辣椒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临泉县吕寨镇任庄村近几年来,念活了辣椒经,家家的钱袋子都鼓了起来。1.辣椒穿衣卖。让延秋辣椒穿上外衣——透明保鲜袋,将辣椒挑选、检测后,贴上"吕大寨"无公害蔬菜商标,一下子使延秋辣椒的批发价由每千克1.8元涨到4元(青椒),每亩收入由原来的2000余元增加到3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荷兰豆顺季栽培为冬季播种、春季收获。故到了6月份后市场上很少有荷兰豆供应了。在湖南新邵7-10月份上市的荷兰豆每千克价格在3~4元以上。利用高山夏季冷凉气候栽培荷兰豆,每亩产值可达2500元~35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2000元~3000元以上。荷兰豆反季节栽培与顺季节栽培不完全相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大田辣椒生产中,常见到辣椒前期生长良好,可突然出现萎蔫;也有的辣椒生长缓慢,僵而不发;还有的落花落果严重,这些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理障碍,原因主要是水肥管理的失误。肥料因素。大棚辣椒定植之前,施用了过多的氮素肥料,氮素的分解使土壤酸化。尿素过量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气体,当浓度达2~3毫克/升时,辣椒即会遭受危害。施用过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有的农户每亩施用氮、磷、钾含量为25%的生物有机复合肥100千克以上,土壤溶液浓度过大会发生反渗透现象,烧根后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侧岭乡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应用试验,与我地传统施肥(对照)处理相比,早稻平均每亩稻谷产量为517.2公斤,比对照增产51.6㎏,增产率为11.1%。晚稻平均每亩稻谷产量为461.6公斤,比对照增产33.8㎏,增产率为7.9%。早、晚稻每亩的产值分别为1293.0元和1154.0元,产值分别增加129.0元和84.5元,节省肥料和农药成本分别为69.9元和16元,纯收益增加214.9元和173.4元。  相似文献   

17.
荷兰豆顺季栽培为冬季播种、春季收获。故到了6月份后市场上很少有荷兰豆供应了。在湖南新邵7-10月份上市的荷兰豆每千克价格在3-4元以上。利用高山夏季冷凉气候栽培荷兰豆,每亩产值可达2500元~35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2000元~3000元以上。荷兰豆反季节栽培与顺季节栽培不完全相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大田辣椒生产中,常见到辣椒前期生长良好,可突然出现萎蔫;也有的辣椒生长缓慢,僵而不发;还有的落花落果严重,这些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理障碍,原因主要是水肥管理的失误。肥料因素大棚辣椒定植之前,施用了过多的氮素肥料,氮素的分解使土壤酸化。尿素过量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气体,当浓度达2~3毫克/升时,辣椒即会遭受为害。施用过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有的农户每亩施用氮、磷、钾含量为25%的生物有机复合肥100千克以上,土壤溶液浓度过大会发生反渗透现象,烧根后引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西瓜、辣椒、莴苣间套种,每亩可产马铃薯1750公斤,辣椒1250公斤,第一茬西瓜3600公斤、第二茬西瓜2550公斤,莴苣8000株左右,亩产值可达7000元,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鱼蛋白系列肥料在日光温室辣椒上的应用效果,总结提出适宜温室辣椒的科学施肥模式,在敦煌市莫高镇高效节水园区日光温室开展鱼蛋白系列肥料在温室辣椒上的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无土基质槽栽+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本地区温室辣椒应用鱼蛋白系列肥料后,增产效果明显,试验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率为6.8%~13.1%,随着供试肥料施肥量的增加,辣椒产量亦随之增加,该系列肥料具有一定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