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云英是武夷山市冬种绿肥的主要品种,稻田冬种紫云英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作青饲料,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武夷山市冬种紫云英绿肥示范推广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漳平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冬季光热资源丰富,冬闲田适宜种植紫云英。全市冬闲田面积在5万亩以上,冬种紫云英潜力巨大。2012年,我们在新桥、双洋、南洋等交通方便、集中连片、排灌良好的冬闲田,建立冬种紫云英中心示范片,示范面积3000亩。通过种植紫云英,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03个百分点,每亩节本增效30元左右,同时辐射带动推广冬种紫云英面积1万亩。一、特征特性紫云英为豆科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是重要的绿肥、饲料兼用作物。紫云英主根肥大,侧根  相似文献   

3.
广西南部紫云英和苕子水分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广西各地正在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其中尤以桂东南玉林专区发展更为迅速。从1960年开始,经过4年坚持试验示范,到1964年冬全专区冬种紫云英、苕子75万多亩,占稻田面积的17%左右,从而带动了全自治区绿肥的推广与发展,1964年冬我区冬种豆科绿肥达210多万亩。  相似文献   

4.
冬种生产是诸暨市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研诸暨市冬种生产情况的基础上,依据诸暨市冬种生产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广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以点带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种植紫云英、推广秸秆还田工作等促进冬种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10,(1):79-79
尤溪县把发展紫云英作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发动、开展技术培训、采取优惠扶持等措施,调动了农民种植紫云英的积极性。14个乡镇采取“统一购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等有效方法,切实抓好冬种紫云英推广,种植总面积达2300多hm^2,比上年增加1000hm^2,成为全省冬春农业特色种植的示范基地,预计全县紫云英鲜草产量可达5.25万t。每667m^2紫云英年可节约肥料成本60元、增收粮食33kg左右,全县可增加农民收入42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我省大面积普遍种植紫云英只有一年的历史,经验的积累是不够多的。今年冬种专用四花绿肥要搞到一千万亩以上,光紫云英一项红花,估计约佔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比重是最大的,因此把它种好了,解决问题也最大。同时,掌握好了紫云英的栽培技术之后,对苕子的栽培也能掌握好的,因为稻底苕子的栽培法与紫云英的栽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为此特根据我省去年冬种紫云英的经验,和参考外地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四个问题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混播紫云英,是合理利用土地,扩大冬种粮、肥面积,能增收一造粮食,提高麦田地力,又为春耕生产提供大量优质绿肥,达到早稻全面平衡增产的一个间、套种形式。1962年我县在灰寨、锡场公社,重点进行小麦混播紫云英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以后,混播面积逐年扩大。1964年全县冬种紫云英15856亩,其中小麦混播面积达6000多亩,普遍获得良好收成。据各地春收产量调查(表一):一般每亩可收小麦150-250斤,紫云英鲜茎叶2500-5000斤。同时,通过混播绿肥,麦田地力有所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3,(6):28
近年来,将乐县承担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绿肥种植)补贴项目,县农业局积极拓展在园地套种紫云英的种植模式,2012年全县推广种植紫云英面积2万亩,其中在柑桔园和葡萄园等园地推广紫云英0.6万亩,园地套种紫云英的成功,很好地带动广大果农种植紫云英的积极性,对提高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有明显的示  相似文献   

9.
炎陵县2012年示范推广紫云英种植面积800公顷。2013年示范推广紫云英种植面积1600公顷,经测产,每667平方米紫云英鲜草具有投入低、产量高、肥效好的特点。1.选地紫云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低,但不适宜在沼泽地和冷浸田种植。2.种子处理选择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的余江大叶、紫冷艳一号等。播种前按种子与细沙  相似文献   

10.
占才水 《新农村》2001,(6):11-11
江山市种草养禽自1989年开始推广种植黑麦草以来,到1999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占冬种总面积28.99%,已成为仅次于油菜的第二大冬种主栽作物,从而促进了养鹅等产业迅猛发展,到1999年养鹅规模已达400多万  相似文献   

11.
大麦"花30"原名"94A-30",是由嘉兴市农科院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的高产、矮秆、抗病的新品种.我市1996年冬种引进,通过1997~1998两年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种植,至1999年冬种已成为我市大麦的主栽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2.72万亩.其中1999年冬种21520亩,占大麦总面积的62.2%.  相似文献   

12.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北运菜生产基地,是广东省最大的粮食、花生、蔬菜基地。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76万亩,其中,销往北方市场的冬种北运蔬菜年种植面积达70.5万亩,冬种北运蔬菜产业成为茂名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目前,全市茄子年冬种面积超过10万亩。为提高冬种茄子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其产值,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确保冬种蔬菜的市场供应,我市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茄子的生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栽冬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在1600公斤左右徘徊。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春粮增产和农民增收,2006年冬至2012年春,南安市种植业管理站积极探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示范、推广,平均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14.
谈武夷山市紫云英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云英是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兼牧草,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武夷山市紫云英种植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运用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武夷山市加快紫云英生产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2年田间试验,旨在明确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3年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二者亦无显著的互作效应。稻草还田对2014年早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4年早稻产量的互作效应接近达到显著水平(P=0.090)。冬种紫云英显著提高了2014年早稻的产量和生物量,但是对晚稻影响不显著。冬种紫云英显著增加了2014年早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2014年晚稻有效穗数的影响接近达到显著水平(P=0.055)。试验进行2年后,冬种紫云英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稻草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pH,而冬种紫云英降低了稻草还田对土壤pH的提升效应。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冬种紫云英无显著影响。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怀集县立足当地气候和土壤现状,通过试验、试种、示范等方法推广冬种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由此总结出轻霜区冬种马铃薯避霜种植技术。结果表明:使用轻霜区冬种马铃薯避霜种植技术种植的马铃薯长势好、抗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适宜怀集县和周边轻霜期区域种植,为轻霜区推广冬种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冬种马铃薯黑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肥、遮光、防草,加快马铃薯出苗生长,减少青薯,提高商品率,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优势。该技术下平均亩产2623.6kg,比常规种植的亩增产536.3kg,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两年来本县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0亩。  相似文献   

18.
李成 《农家致富》2013,(10):20-21
耕地冬种紫云英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推动用地养地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提高广大农户种植紫云英的积极性.福建省建宁县把该项种植融入乡村旅游经济之中.即在金饶山景区公路沿线的枫林石、高峰、大元等地狠抓示范种植,由该县农业部门免费提供种子,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为建宁春季乡村旅游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种植紫云英对洞庭湖西北部石灰性水稻土中锌形态转化的驱动作用及其机理,以南县地区湖积物发育出来的紫潮泥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冬种紫云英和冬闲处理对紫潮泥锌形态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影响,探讨冬种紫云英后不同形态锌在紫潮泥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个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和交换态锌含量,冬种紫云英处理的增幅略低;2个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紧结有机结合态锌含量,冬种紫云英处理的增幅更高;冬闲处理提高了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而冬种紫云英处理降低了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2个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松结有机结合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和矿物残渣态锌含量,冬种紫云英处理对土壤松结有机结合态锌含量的降幅更大,而对碳酸盐结合态锌和矿物残渣态锌含量的降幅较小;冬种紫云英在整个生长期内并不能明显增加紫潮泥的DTPAZn含量;土壤中的锌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他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均很小,不足1%。  相似文献   

20.
颜有明 《福建农业》2005,(10):16-16
近几年,随着我市农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冬种蔬菜、烤烟生产和白莲的种植面积最大,有力地促进农民的增收。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单位面积产量,偏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绿肥面积特别是紫云英的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由原来的14万亩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万亩,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