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播造林技术指的是使用飞机在适宜播种的山区以及偏远地区撒播树种或者草种,利用飞播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林木的天然更新特点,借助自然降雨以及温度,使种子生根发芽,达到造林的目的。飞播造林技术对扩大森林资源,增加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飞播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影响飞播造成苗效果的因素,同时提出在飞播造林前的地面处理工作措施,对提升飞播造林成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飞播造林成效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省劳力,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的现代化的造林技术,特别是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是加快造林速度、扩大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现就飞播造林成效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浅述如后:  相似文献   

3.
浅议飞机播种造林的相关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播种造林是飞播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推动我国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技术层面而言,影响飞机播种造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海拔高低、坡向状况、降水状况、植被盖度、树种选择、人畜活动等。对飞播区进行精细化区分和飞播作业,同时科学选择树种和飞播时间,加强后期管护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飞机播种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各种因素对飞播造林成效的影响,利用精选播区,适时飞播,细致地面处理,严格种子检验与处理,播后科学管理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辽西山区朝阳地区飞播造林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该地区的飞播现状,总结了飞播造林物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量和播期的确定等相关技术,以期为因地制宜开展飞播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立地条件与飞播造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更新的造林方法,它播前不整地,播后不覆土,依靠自然因素萌发生长。由于自然界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立地条件的各种因子,都直接影响着飞播造林的成苗效果。为了掌握飞播造林的自然规律,我们对不同立地条件与飞播造林的成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本文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4个阶段,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充分肯定了飞播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云南省飞播造林规划,展望了今后飞播造林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长期从事飞播造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通过对许多飞播造林地块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因素,总结出了飞播造林的经验,为指导同行今后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模拟天然更新的造林方式,通过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现将不同立地条件对飞播造林的影响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杉木种子进行飞播造林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杉木飞播适宜的最佳区域在我省陕南地区。(2)杉木种子用于飞播造林设计时必须注意和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些试验结论为提高杉木种子飞播造林技术提供了可靠技术依据及宝贵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渭南市飞播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从选择播区及树种、播种、施工、强化管护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措施,以为在荒山荒地荒沙地区推广飞播造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飞播造林的进程和相关飞播造林数据,得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因素有以下方面:造林区地类、植被盖度、坡向、树种、降水量、海拔等,重点研究了树种、混播技术对飞播造林成效的影响,为飞播造林的发展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日辉 《乡村科技》2023,(12):131-134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截至2019年,当地累计飞播造林约5.43万hm2(不含复播),共设计39个播区。将39个播区按年份划分成6个批次,运用权重抽样法选取其中16个播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成数抽样调查法和角规测树法对汉阴县飞播造林成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汉阴县飞播造林成林面积为2.38万hm2,成效率43.8%,活立木蓄积量125.8万m3,达到陕西省飞播造林成效等级评定为优的标准。飞播造林改善了汉阴县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飞播造林在过去乃至将来依然是汉阴县林业生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营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4.
侯雄  刘众志  白子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168-170,172
榆阳区是榆林沙区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县之一,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1a来的发展历程,从试验、中试、示范推广、大面积生产4个阶段,具体阐述了榆阳区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展望了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汉中市低山丘陵区开展了以树种选择为主的飞播造林试验,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以期筛选适宜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结果表明,从飞播造林成苗效果上来看,柏类表现的更为显著。因此,汉中市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配置应以柏类为主,松类为辅。  相似文献   

16.
多效复合剂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造林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鼠危害是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以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飞播造林为例,通过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和大面积飞播成效调查,分析了多效复合剂在飞机播种造林中防止鸟类和鼠兔的效果。研究表明,利用多效复合剂拌种后,对鸟鼠有明显的驱避作用,飞播造林后可提高杨柴等种子保存率20%以上,出苗率提高18%以上,并降低大粒种子(杨柴等)播种量2.25kg/hm2,飞播造林成本可减少123.75元/hm2。  相似文献   

17.
杨兴文 《农技服务》2011,28(12):1732-1732
根据飞播造林的特点,结合商洛市商州市实际,总结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飞播造林是植被重建和恢复的重要方法之一,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研究是实施飞播造林必要和必须的试验研究课题,它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飞播造林的成功与否。为此,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白板滩沙漠,采用花棒、沙拐枣、白沙蒿等树种进行了为期5a的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飞播造林不仅在腾格里沙漠可适、可行,而且是一项多、快、好、省恢复、重建生态植被的有效途径,应在科学、合理试验的支撑下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飞播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江省以往飞机播种造林均在2~3月份进行。此段时间常因去冬新采种子来不及处理,飞机紧张,加上春季造林紧张而不能按时按计划完成飞播任务。1986年全省开始用马尾松、黄山松贮藏1a的陈种进行飞播造林。飞播后当年调查,结果马尾松陈种飞播平均出苗10500株/hm~2,5年生平均保存8850株/hm~2,黄山松陈种飞播平均出苗11145株/hm~2,5年生平均保存6570株/hm~2.均达到1990年林业部颁标准(成苗数:乔木6000株以上)。飞播成效率由原来的61.5%提高到67.0%,提高了5.5%.到目前止,全省已用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飞播造林5.97万hm~2.1990年12月全省又采用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首次进行冬季飞播造林,同样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飞机利用率和飞播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20.
按照生态学原理,根据生态位、多样性、稳定性、生态型等生态的基本观点,结合飞播造林生产实际,提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