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表明,接茬早玉米比套播早玉米生长发育速度快、生育期提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均较套种早玉米好,而经济系数方面则比套种早玉米稍低.套种晚玉米可使晚玉米生长发育时期提前约10d,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比接茬的晚玉米表现要好,从早、晚玉米比较看,早玉米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均优于晚玉米.在效益方面,"油菜‖紫云英/玉米/玉米‖绿豆”模式最佳.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潜力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几年内我国玉米供需之间仍将面临巨大的缺口,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玉米研究者及生产者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玉米高产的生产实践与研究报道,结合在多点进行的玉米产量比较试验结果,分析了我国玉米一般大田的产量与国内外玉米超高产典型田、多点玉米产量比较试验中试验田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解决对策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全国不同地区玉米产量比较,分析建平县玉米产量存在可提升空间。从播种时机、覆膜、肥料、病虫害防治等不同角度论述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的因素,为促进建平县玉米产量上台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奈曼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不利的影响提供决策和服务依据。[方法]在奈曼旗玉米气象产量计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玉米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和蒸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奈曼玉米气象产量变化范围主要在-750~750 kg/hm2,气候条件的减产效应比增产效应更加明显。奈曼旗玉米生长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高温和干旱;日照和蒸发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间接归结为降水或温度对奈曼旗玉米产量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奈曼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气象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施用3种玉米专用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专用复合肥1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产量达10264.5kg/hm^2。因此,应该选择各种养分含量配比合理的玉米复合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为玉米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栽培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在我国种植历史一共有470余年,玉米在我国种植广泛,其产量仅次于我国水稻、小麦的产量,目前居我国农作物产量第三位,同时我国又作为玉米产出大国,在世界上我国是玉米产量排名第二的国家。玉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玉米需要付出的低成本与高产量使得我国农民通过种植玉米获取大量经济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玉米的种植中去,在追求玉米的高额产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目光放在玉米拔节孕穗期上,玉米拔节孕穗期的管理变得与选择玉米品种、确定播种时间、加强幼苗管理一样重要,本文针对玉米拔节孕穗期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深度剖析施肥浇水、中耕培土、治理病虫害等方面措施,以此提高玉米产量,创造大量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21,(10)
为深入研究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关系,缩小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的差距,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到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素,为科学合理地指导本地农业生产、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生产产量在我国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质量的好坏、产量的高低与粮食安全、农产品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因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玉米栽培技术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近些年,由于环境日益恶化,加上温室效应的影响,玉米病虫害问题愈加严重。为了增加玉米产量,提升玉米质量,防治玉米病虫害也是玉米种植的关键。基于此,针对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地区玉米产量对基础地力和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明确西南地区土壤基础地力与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南玉米种植区土壤培肥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6年以来在西南地区布置的508个玉米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对照(CK)、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氮磷钾(NPK)5个处理,测定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分析了西南地区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和地力贡献特征、玉米施肥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采用直线拟合和边界线分析评价玉米种植区土壤基础地力与玉米施肥产量及产量差的关系;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了基础地力状况对施肥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西南地区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在3.9-4.7 t·hm~(-2)(平均为4.4 t·hm~(-2));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肥(NPK)区平均产量为7.7 t·hm~(-2),比基础地力产量平均增产3.3 t·hm~(-2),边界线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四川、贵州的施肥高产潜力分别为11.5、12.7、12.6 t·hm~(-2)(平均为11.7 t·hm~(-2))。玉米产量的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7.1%和42.9%;玉米地力贡献率随着基础地力产量的提升而增加。西南地区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重庆、四川、贵州及整个西南地区玉米现实生产力与基础地力拟合直线决定系数分别达0.356、0.393、0.448和0.434(P0.0001);随着基础地力的提升,玉米施肥产量差降低,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结论】在西南地区,提高土壤基础地力可以提升玉米的施肥产量,提高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产量差,减少玉米对肥料的依赖性,促进西南地区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代表区域盐池县、同心县35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温度、降水量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心县、盐池县玉米产量与玉米孕穗期、灌浆期降水量显著相关;玉米气象产量随降水量的变化曲线为抛物线形式,开口向下;全生育期内玉米气象产量受前期高温影响会有所减产,但中后期的低温影响会造成玉米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冀东地区玉米播期与禾蓟马发生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常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在4月30日~7月19日每隔10d设定1个播期,研究了9个不同播期处理对禾蓟马发生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冀东地区玉米禾蓟马为害率较低且产量较高的适宜播种日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禾蓟马发生量呈增加一减少一增加的趋势,玉米产量呈减少一增加一减少的趋势,其中,4月30日播种的玉米未见到禾蓟马发生、产量最高,5月10日和6月29日播种的玉米虫害率较低、产量较高,但3个播期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建议冀东地区春播玉米选择4月30日~5月10日播种,夏播玉米选择6月29日前后播种,以降低禾蓟马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的产量密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解决集约化栽培条件下间作密植潜力研究薄弱、生产中缺乏间作增密增产理论和实践依据的问题.【方法】在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低、中、高(4.50、5.25、6.00万株/hm2)玉米密度对玉米间作豌豆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玉米间作豌豆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玉米间作豌豆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低、中、高玉米密度下的间作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2.除在中密度水平下,间作的籽粒总产量低于相应单作4.89%,其余处理均表现为间作籽粒总产量高于单作,间作生物总产量高于单作豌豆;单位面积间作玉米及间作豌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平均比相应单作增加了82.03%和5.89%、37.12%和2.88%;随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的籽粒总产量、间作玉米和单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及间作玉米的生物产量均呈增大趋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量性状对玉米籽粒产量的综合效应排序为:穗数穗粒数500粒质量,所以穗数对玉米增产的贡献居所有产量性状之首;4个产量性状对豌豆籽粒产量的综合效应排序为:株数百粒质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说明对豌豆籽粒产量影响较大的是株数和百粒质量.【结论】综合作物的产量高低、产量性状表现及通径分析结果可得:随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可以显著提高主栽作物玉米的籽粒产量,进而提高间作的籽粒总产量,但会影响豌豆在间作中籽粒产量的优势,所以玉米间作豌豆较单作具有更高的容纳高密度的潜力和产量优势,且密植是提高间作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卫市1999—2018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及沙坡头区玉米单产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SPSS软件等,分析影响沙坡头区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要素,确定能综合评判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组合,得出影响玉米产量丰欠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1旬的气象因子有4月下旬气温、9月上旬气温、6月上旬日照;影响玉米产量连续2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影响玉米产量连续3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气温。建立的1级、2级、3级评判玉米产量的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为75%、65%、55%。根据叠加原则,最终研究确定的评判沙坡头区玉米产量的丰欠指标,在判断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利弊方面,其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4.
吴家全等[1]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免耕产量的影响;牛金宇[2]研究了氮磷钾有效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明了氮、磷、钾肥在施肥量较小时,随着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递增,当施肥量达到一定量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反而逐步减少;玉米是重庆市秀山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分析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全县化肥减量增效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市场价格上涨,双辽市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纵观全市玉米栽培生产状况看,各乡、镇玉米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公顷产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乡、镇玉米产量处于中低水平。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4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结合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喷施3 750 g/hm2海藻博士水剂,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效果最佳,产量可以达到14 087.2 kg/hm2,百粒重达到37.4 g。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卫1999-2018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及沙坡头区玉米单产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spass软件等。通过分析影响沙坡头区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要素,确定能综合评判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组合,得出影响玉米产量丰欠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1旬的气象因子有4月下旬气温、9月上旬气温、6月上旬日照;影响玉米产量连续2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影响玉米产量连续3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气温。建立的1级、2级、3级评判玉米产量的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为75%、65%、55%。根据叠加原则,最终研究确定的评判沙坡头区玉米产量的丰欠指标,在判断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利弊方面,其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8.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增收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覆膜滴灌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水种植、覆膜、滴灌的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和效益最高,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相比较,其产量提高78.5%,收益增加11425.5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玉米和不同作物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特征,揭示间作体系的增产效应,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花生单作、玉米和花生间作5种模式,研究作物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作物总干物质量和产量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大于1,且玉米和大豆间作大于玉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一种"高光谱参数-光合色素-产量"模型间接估测套作玉米产量,为带状套作玉米产量无损预测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处理(氮肥、水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带状套作玉米各生育时期及全生育期光合色素参数与冠层高光谱参数和玉米产量的关系,明确玉米产量预测的最佳生育时期及光合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