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水消毒技术研究h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水采用臭氧、紫外线和次氯酸钠三种消毒技术进行试验比较,介绍了运用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对中水进行消毒的消毒机理。通过试验研究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对中水中粪大肠菌群的不同灭活效果。分别研究了时间和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对其影响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和浓度。对紫外线消毒的粪大肠菌群复活生长进行试验研究。为中水回用的消毒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适宜山丘区分散供水的消毒技术模式尚未系统建立。为进一步保障分散式供水水质,按照前置净水与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原则开发桶式紫外线消毒装置。桶式紫外线消毒装置以低压高强度的紫外灯为核心,以前置PP棉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为水质保障单元,并在华北地区某山丘区分散户进行安装应用。结果表明,桶式紫外线消毒效果可靠,原水总大肠菌群90 CFU/100 m L情况下,紫外灯开启5 min/h可有效保障出水微生物安全性,年运行成本仅110.56元,运行维护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污水再生水为对象,研究紫外消毒的效果、影响因素及消毒动力学。结果表明:照射强度一定,细菌的去除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当照射强度为27.8mW/cm2,照射时间为33.6s时,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灭活率分别达到了3.22 log和3 log;浊度和色度能降低微生物接收的紫外线照射的强度,浊度越高,细菌灭活率越低,色度的变化对细菌灭活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城市污水再生水的照射剂量与总大肠菌群存活率的关系为:-㏑(N/N0) = 0.003D+5.1736。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殖从业者对疫病防控意识的提高,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控制的环境消毒等措施得到了高度重视,紫外线由于其较广谱的抑杀菌能力,成为临床物理消毒的首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场入口和工作服的消毒等,但实际上这种消毒法在养殖生产中多流于形式,再者因为消毒需时较长等缺点,消毒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研究生产中紫外线科学消毒的关键技术点以及工作服消毒的其他方法,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模拟生产实际,对紫外灯消毒的最佳距离、过氧乙酸的工作服消毒方法等技术点进行了探索,用以指导日常饲养过程中鸡场工作服的消毒。  相似文献   

5.
沼气发酵温度对沼液粪大肠菌群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沼液作为畜舍回冲水的可能性,研究了沼气发酵温度对粪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在35℃条件下对TS为8%的猪粪废水进行沼气中温发酵28天后,废水中99.1%的粪大肠菌群被杀灭;但沼液中残留的粪大肠菌群数依然很高,不能作为畜禽舍的回冲水使用。在45℃和55℃的条件下对猪粪沼气中温发酵所排出的沼液进行3天的沼气高温发酵后,沼液中残留的粪大肠菌几乎全部被杀灭。上述结果表明,沼气中温发酵所排出的沼液依然残留有大量粪大肠菌群,可采用短期沼气高温发酵对沼液进行再处理以满足沼液安全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生水和清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指示性病原菌粪大肠菌群数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质、不同灌水水平下土壤理化性质和粪大肠菌群的分布规律。【结果】相比清水灌溉,再生水灌溉下土壤有机质量(OM)、总氮量(TN)、总磷量(TP)、电导率(EC)显著提高,土壤p H值略微下降,且再生水充分灌溉处理的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量(OM)、总氮量(TN)、总磷量(TP)均高于非充分灌溉处理,电导率(EC)则相反;再生水灌溉下,土壤中粪大肠菌群数量显著提高,各土层粪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灌溉,再生水充分灌溉下表层0~20 cm土壤粪大肠菌群数量显著高于非充分灌溉;土壤粪大肠菌群数量与OM、TN、TP量和EC均正相关,与土壤p H值、含水率负相关。【结论】再生水灌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控制再生水灌水水平可有效阻控土壤病原菌的污染;土壤养分量越高,越有利于粪大肠菌群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进入了转型阶段,对于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成了当前环境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应急监测也被称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通过对污染情况进行客观、快速的分析,帮助决策人决定控制污染的范围和时间.环境应急监测中有许多种方法,其中,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关于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法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成了当前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应急监测和酶底物法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然后结合实验操作探究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法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检测和分析了无极紫外光消毒器中前后中水中大肠杆菌群数、大肠杆菌群的复活和再生现象、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流量小于350L/h时,消毒后的大肠杆菌群杀菌率达到99.9%以上,消毒后的水质均满足水质标准;在可见光照射下,消毒后水样中大肠菌群数的增长速度比在避光保存时快,在流量较小时,消毒后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在可见光照射下和避光保存时增长都比较缓慢;无极紫外光可以降解水体中的微量有机物,且消毒后基本上不产生THMs和HAAs等消毒副产物。  相似文献   

9.
沼液是沼气工程发酵后的产物,可作为肥料在大田中消纳,但中国大部分猪场缺乏足够的土地用于沼液的贮存和消纳。文章重点研究利用臭氧灭菌技术杀灭沼液中的粪大肠菌群,使经过处理的沼液中粪大肠菌群数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达到回冲猪舍标准,节约水资源同时实现沼液二次利用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当臭氧溶水浓度达5 mg·L-1时,灭菌率增长迅速,且灭菌效果与臭氧溶水浓度之间存在滞后现象。采用5 g·h-1和20 g·h-1的臭氧发生器分别处理20 L和50 L沼液,作用60 min后,可分别杀灭沼液中95.74%和75.93%的粪大肠菌群。该研究可为沼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厨余垃圾和人粪尿污水混合液的水解酸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4个温度条件(25℃,35℃,45℃,55C)对厨余垃圾和人粪尿污水混合液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36 h后,温度越高,水解液中氨氮浓度越高,至96h,55℃处理氨氮浓度达到1700 mg·L-1;不同温度条件下,水解酸化速率不同,VFA的产量也不同,45℃,55℃的VFA产生速率较快,24h便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01.7 mmol·L-1和78.5 mmol·L-1,但VFA最大产量在35℃处理96 h获得,达到139.8 mmol·L-1;35℃处理混合液MLSS降解率最高为30.44%,但对粪大肠菌群无灭杀作用,55℃温度下粪大肠菌群去除率最高,去除率达99%.以上结果表明,35℃是厨余垃圾和家庭污水混合液酸化水解的最佳温度,但要解决后续灭菌消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植物工厂内作物主要依靠营养液进行生长,但营养液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滋生很多有害杂菌,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目前,荷兰等国已普遍采用紫外线对营养液进行消毒,且具有自动化的设备,我国的营养液消毒则多采用化学农药。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开发了营养液循环再利用装备,不仅实现了营养液消毒的高效安全,而且实现了营养液成分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规模化猪舍人工劳动强度大、重复作业多、疫病传播与防控形势严峻等问题,设计了猪舍消杀巡检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融合基于2D激光雷达的即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和超宽带(Ultra wide band, UWB)技术,实现舍内地图构建和系统实时定位;在确定热红外模组安装高度为125cm和安装倾角水平向下夹角5°的基础上,运用Jetson Xavier NX边缘计算单元进行视觉处理与识别算法的部署,完成在线猪只体温巡检;边缘计算单元依据终端指令对消杀模块中超声波雾化单元、紫外线辐射单元等进行决策控制,实现多模式舍内环境消杀;通过传感器技术对舍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搭建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监测信息的显示、报警、存储等。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完成地图构建、自动导航、猪只体温检测,记录异常猪只热红外图像及圈舍所在位置;依据设定的消杀模式,在目标点开启相应消杀功能的准确率为100%;机器人在巡检状态和静止状态下,舍内CO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4%、3.00%、2.10%。本研究可为疫情形势下猪舍巡检消杀少人化/无人化作业提供技术装备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物栽培过程中连作障碍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尤其是针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的取材便利、资源丰富和对环境污染几乎为零的有机基质。该文对常规的蒸汽消毒、化学消毒和太阳能消毒等消毒方法的研究现状、应用范畴、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臭氧消毒特性及应用现状提出对有机基质进行消毒的方法,设计了有机基质臭氧消毒设备,可为设施农业有机基质消毒方法、消毒设备和工艺流程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土壤消毒是防治设施农业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介绍了3类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生物熏蒸消毒,并对各消毒方法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防疫通道喷雾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以江苏大学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研制的卫生防疫通道为基础,基于FLUENT仿真平台采用CFD双向耦合DPM方法,数值模拟了人员通过通道时喷雾和多相流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雷诺数为1×105左右,喷雾能够很好地分布在人体模型两侧;上排喷雾孔喷雾角为0°,该工况适合较高人员通过消毒通道;上排喷雾孔下倾10°,适合中学未成年人通过防疫通道;下排喷雾孔喷雾角向下倾斜30°时,喷雾主要分布在人体模型脚部附近,可满足对脚部的重点消毒需求.人体模型移动时会在模型周围形成大量的绕流,有利于提高消毒效率.通过适当调整上下排喷雾孔喷雾角,可以满足对人体模型局部重点消毒或整体覆盖消毒的不同需求.分析结果可以为卫生防疫通道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桁架式温室育苗槽基质蒸汽消毒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室育苗槽基质进行消毒能够解决连作后自毒产物增多、抵抗力下降及病菌传播等问题,可为基质的循环使用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基质消毒存在设备结构简单,人力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不安全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移动式温室育苗槽基质蒸汽消毒机,可将基质槽中基质抛起,同时注入高温气体与基质充分接触,达到消毒的目的。该消毒机设计合理,符合温室育苗槽基质蒸汽消毒要求,能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以盐(NaCl)为原料,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食盐水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由有效氯反映。目前广泛用于家庭、餐饮、医疗、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消毒。详细介绍了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工作机理,系统分析了电流密度、盐浓度技术指标对次氯酸钠发生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研究对比了用纯水与自来水配置电解液对发生器运行效果的影响,为其今后的设计、生产、运行等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测定蜜环菌菌丝中总多糖和总萜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显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显色法分别对蜜环菌菌索中总多糖和总萜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测定蜜环菌菌索中总多糖和总萜含量,对于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蜜环菌质量具有一定意义。结果表明:采自云南昭通的蜜环菌菌索总萜含量最高,安徽金寨菌索总萜含量最低,且总萜含量在1.3%~3.0%之间浮动;采自湖北宜昌蜜环菌菌索总多糖含量最高,云南滇滩蜜环菌菌索总多糖含量最低,且总多糖含量的变幅为0.35%~1.75%。   相似文献   

19.
陈振南 《湖南农机》2012,(9):228-229
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外界环境也会对消毒药物起很大影响。因此,需了解消毒药物的特性及结合猪场生产状况,选择合适的消毒用药,这是消毒工作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育苗基质消毒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温室育苗槽的自走式温室育苗基质蒸汽消毒机,并阐述了其总体配置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装置、消毒装置、动力机构和传输装置等组成,能直接对基质槽中的育苗基质进行消毒,且不用人工把基质搬运到消毒机箱体内,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消毒时间。此研究结果可为小型育苗基质消毒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