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构造并验证了种子发芽率1阱动力预测模型,预测了横流干燥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分析了横流干燥时谷物种子温度、含水率和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保证种子发芽率损失在10见以内的极限风温。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在15-35度的温度范围内,小豆种子的发芽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发芽率无显差异,在满足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下,同一品种籽粒大的种子发芽势大,生活力强,70度温度浸泡种子5分钟,可解除硬实,提高其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箭根薯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箭根薯种子的室内发芽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能萌发;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问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每天光照14h,在15~35℃范围内,温度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温度下发芽速率却有显著差异;在自然状况下风干的种子,种子含水率不同,其发芽率无明显差异1种子在4℃下贮藏1a,其发芽率不会下降,在-18℃下贮藏半年,其发芽率不会明显下降,贮藏半年以上。则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新疆鼠尾草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新疆鼠尾草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贮藏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对新疆鼠尾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其发芽率。[结果]在光照和贮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为20℃时,各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最高;在最佳温度20℃条件下,新疆鼠尾草种子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变化不大;在温度20℃及黑暗条件下,经过冷藏处理的种子其平均发芽率为89%,对照种子发芽率为90%,两者相差不大。[结论]温度对新疆鼠尾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晋荞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和PEG浓度对其萌发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荞麦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荞麦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荞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荞麦种子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低浓度(5%~10%)PEG处理对荞麦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出现了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种子不发芽 有时西芹种子播种后.迟迟不见出苗。原因有三:一是西芹种子播后吸水缓慢,发芽时间过长;二是西芹种子成熟度差异较大.贮藏养分较少,导致发芽率僬(国标只有75%);三是两芹种子发芽对温度要求严格.高温季节播种.若未做任何处理.则种子不能发芽。为此,在选用种子时.应了解种子的发芽率.避免使用发芽率过低的种子,同时,若在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种子处理。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小黑麦与黑麦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以提高其发芽率与出苗率,分别研究了三种恒温(20℃、25℃、30℃)对不同种的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影响很大,小黑麦种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升高,25℃是黑麦种子发芽率由高到低的一个温度转折点;小黑麦种子在25-30℃之间发芽最好,黑麦草种子在20-25℃之间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4个种源的长鞭红景天种子的发芽特征研究,分析了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以及种子的发芽过程和最适发芽温度,并结合野外育苗试验与监测分析了影响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对4个种源的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4个种源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一致,20~25℃是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15~22℃的变温培养与20℃恒温培养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低于25℃恒温培养的发芽率;不同种源种子在同温度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40℃已导致种子失去活力。5~3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种子开始发芽所需时间缩短,发芽持续时间为长—短—长—短。长鞭红景天种子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主要受温度、土壤、化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答:以下4种方法可提高发芽率。 1.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西瓜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30℃。如温度低于15℃,种子不发芽;如果温度高于40℃,种子发芽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影响月见草种子发芽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见草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率的变化为:随着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及萌发温度逐渐升高,发芽率逐渐提高,发芽时间逐渐缩短,处理间达显著差异。当温度达25℃时,月见草种子经低温处理后萌发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的含水量不少于40%。  相似文献   

11.
续断种子不同贮藏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续断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发现阴干种子穴含水量16%雪的最适贮藏温度为0℃,其贮藏260d后,平均发芽率达74.5%,接近种子最高发芽率,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种贮藏温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明确温度、培养方式、盐分胁迫对何首乌种子发芽的影响,可以为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及田间播种提供参考。采用培养皿法培养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表明,何首乌种子在25℃时,发芽率最高;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盐条件下,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暗培养比光培养发芽率高,纸间比纸上发芽率高。何首乌种子发芽率检验时,应选择在25℃,无光照条件下,双层滤纸间培养,在发芽试验第9天,作为计算种子发芽势的天数。播种育苗田盐分浓度不能高于3 g/L,过高则影响何首乌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3.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14.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15.
李远 《农家致富》2007,(6):35-35
一、温度 芦笋种子出苗多少跟温度有关,种子发芽最温度25~30℃,15℃以下、35℃以上均要影响发芽率。最适合播种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不同种源的四翅滨藜种子,做了种子特性方面的研究,发现种子发芽率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与种源地和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温度、光照和贮藏时间等方面对华北珍珠梅和珍珠梅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对两种珍珠梅种子萌发影响较小,温度是影响珍珠梅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华北珍珠梅的最适发芽温度是25℃,珍珠梅的最适发芽温度是25℃~30℃,在此温度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一年之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种珍珠梅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有小幅下降,发芽的高峰期推迟。  相似文献   

18.
温度、光照及土壤水分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不同生态因子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10~2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樟子松的发芽率逐渐增大,25℃为樟子松发芽的最适温度,温度高于30℃,不适于樟子松发芽;光照可提高樟子松的发芽率;土壤水分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发芽率先增大后减小,当含水量为35%时,种子发芽率较高,达到64.7%。  相似文献   

19.
菘蓝种子发芽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菘蓝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5 h后剥去果皮,然后将种子置于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适宜于菘蓝种子发芽温度范围较广,在温度为15~30℃时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最高可达97.25%,但其发芽势差异显著,以20℃最高。纸上和砂上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3.25%和94.50%,与纸间和砂间差异显著。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明显差异。将种子置于纸上,20℃黑暗条件是菘蓝种子适宜的发芽方法。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统计时间,初次统计为第2天,末次统计为第5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生境、不同温度下假臭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分析了假臭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不同生境的假臭草种子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同生态类型下不同生境的种子发芽势及不同的生境下不同生态类型的种子发芽势又有不同的表现;来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和不同生境的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且假臭草种子的适宜萌发的温度均为25℃,且在此温度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假臭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温度都呈一元四次曲线关系。该文还提出了关于假臭草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