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陕西蚕区生产实际,设计了小蚕叠放式木框和大蚕竹制多层蚕台两种轻简养蚕用具。经过生产应用效果比较,木框小蚕共育比蚕匾育蚕具费用节约83.3%,蚕室节省1/2,能耗减少50%,提高劳动效率1倍以上;使用竹制多层蚕台蚕具投资减少73.3%,养蚕工效提高1.5倍、张种产茧量增加1~2kg。  相似文献   

2.
温湿自控小蚕共育的设施配置与技术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温湿自动控制机,改制木框双层塑料膜保温保湿共育棚和木制叠放式蚕匾,配建温湿自控小蚕共育系统设施,规范操作技术和使用标准,示范共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扬文 《广西蚕业》2007,44(4):33-35
叠式木框小蚕共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蚕座温度偏高而引起小蚕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发育不整齐,同时会出现夜眠现象,增加小蚕共育的用工量,增加成本;二是由于叠式蚕框育在共育过程中,框与框的上下距离、幢与幢框之间的距离都较近,蚕座的湿度较大,蚕常发生僵病、细菌病、脓病等蚕病。笔者根据叠式木框育共育小蚕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掌握并完善了叠式木框育小蚕共育技术,从而保证了叠式木框小蚕共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小蚕叠式蚕框育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小蚕共育是农村养蚕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的小蚕饲育采用蚕匾养蚕 ,占地面积较大 ,投资较多 ,不利于降低养蚕成本。并且 ,蚕匾的制作工艺复杂 ,一般农户不易掌握。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无须搭建蚕架 ,占地面积小 ,养蚕操作方便 ,也利于蚕室、蚕具的清洗消毒。蚕框制作材料来源广 ,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十分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现在 ,广西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效果相当理想。现将蚕框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作个简单的介绍。1、蚕框的制作方法 :蚕框的主框架可用杉木或松木等木条制作。将木条锯成厚 2厘米、宽7厘米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改萍 《北方蚕业》2007,28(3):55-55,57
去年,阳城县蚕桑中心引进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它是针对小蚕饲育中温湿度难控制,煤火加温又会造成蚕儿煤气中毒的核心问题研制而成,它不仅适用于多蚕户集中小蚕共育,而且适用于年养蚕5-10张以上大户小蚕饲育,是当前养蚕生产中小蚕饲育的首选.整套设备由温湿自控器、双层塑膜活动木框棚、叠放式木制蚕匾组成.笔者结合蚕桑生产实践,总结有以下十个优点:  相似文献   

7.
叠式蚕台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蚕桑生产也在不断的发展.蚕室、蚕具、劳力三者不足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1989年起,我们在蚕匾育小蚕的基础上,着力对小蚕共育利用叠式蚕台进行试验与推广,缓解了“三者”不足的矛盾,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提高了育蚕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为巩固和扩大小蚕共育规模,降低蚕具成本,提高蚕室利用率,方便操作,我们在改革大蚕芦帘平台育基础上试行小蚕用蛇皮纱平台,通过二年六期农村试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简况整理如下。一、改试概况(一)地点与规模:1986年春在吴县胥口乡市里村九队共育室(炕房共育),设计了二台蛇皮纱平台,供小蚕共育,以蚕匾育  相似文献   

9.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6,43(1):62-63
小蚕共育为了有效防止蚕病的发生,促进蚕体强健好养,降低养蚕成本,达到稳产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目的,特制定以下制度:1蚕室、蚕具及蚕药的准备共育小蚕,首先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共育室一般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张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平方米,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平方米,可共育至四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公斤的漂白粉、1盒蚕安王、一包小蚕“防病一号”、生石灰20公斤等蚕药。2小蚕共育技术2.1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养蚕前一周进行,用共育室催…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型木框式蚕匾的使用材料、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木框式蚕匾具有取材广泛、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久耐用、成本低廉、提高工效等特点;目前,已在泰兴市累计推广了木框式蚕匾18.5万只。  相似文献   

11.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1 )必须具备专用蚕室尤其专用小蚕室和贮叶室。小蚕室要求能保温保湿、六面光滑便于消毒 ;大蚕室要装置沙窗沙门 ,有对流窗 ,平房房顶要有隔热层 ,屋前屋后要搭盖凉棚 ;贮叶室要求阴凉 ,保湿性好 ,便于消毒。( 2 )必须在养蚕前准备好充足的蚕室、蚕具 (蚕匾、薄膜、蚕网、蔟具 )。养 1张原种需要小蚕室 3m2 、大蚕室面积为 2 0 m2 、贮叶室 3m2 、蚕匾 1 2只、薄膜 1 2张、蚕网 2 4块、花蔟 2 0只 ( 0 .8m× 1 .6 m)。提倡大蚕蚕匾育 ,每张原种用蚕匾 30个 ( 1 0 0× 80 cm)。( 3)每户必须修建一口消毒池 ,浸渍消毒蚕具 ,以便利于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2.
刘玲 《四川蚕业》2002,30(4):36-36,40
一直以来 ,共育是饲养好小蚕的首选型式 ,但是在高县由于共育设施不齐全、共育户技术不高、养蚕户对共育户不信任等因素造成小蚕共育在高县推广难度大 ,多年来其推广面仍未达到 1 0 %。针对此情况 ,高县丝绸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实践探索出走小蚕塑料薄膜覆盖育的路子。小蚕塑料薄膜覆盖育是采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蚕座上饲养小蚕 ,能保温保湿 ,保持桑叶新鲜 ,使蚕儿充分饱食 ,发育快 ,眠起齐 ,体质强 ,又能保足蚕头数 ,减少遗失蚕 ,还能减少给桑次数 ,节约桑叶 ,降低劳动强度。1 推广情况及效益分析2 0 0 1年春季 ,高县丝绸公司选择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新型蚕具塑料框在单蛾育小蚕期的试养表明,塑料框育具有制作成本低、节约投资70%,利用率高、可节约蚕室面积90%,省工省力,省资源,易消毒,易保温保湿,可保品种纯度等优点,可在原原母种、原原种繁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芳  吕勇 《广西蚕业》2013,(4):25-28
根据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在广西蚕区的研究应用情况,比较该技术与传统蚕匾小蚕共育技术的差别,阐述做好眠起处理在小蚕共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叠框式共育小蚕眠起处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冬兵  王洪江  方杰  邹邦兴  曾泽彬  王一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1-4
2021~2022年在宜宾市珙县、高县开展多批次1~2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结果显示:饲料共育至3龄起蚕,张种利润为6.31元,比桑叶共育高2.84元,效益提高了81.73%。主要原因一是能有效降低共育户采桑、喂蚕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用工时间,大大节省用工成本;二是提高了养蚕安全性。适于在宜宾农村开展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小蚕笼箱密闭育、大蚕简易蚕台育是根据小蚕和大蚕的不同生理特点而研究的两种省力养蚕法。将此两种方法组合在一起配套使用,不仅能满足小蚕对高温、多湿和叶质的特殊需求,又可解决大蚕期蚕室、蚕具不足的矛盾,节省桑叶和劳力。本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养蚕与普通育相比,幼虫龄期经过可缩短1~2天,收蚁结茧率提高5.33%,张种产茧量增加15.80%,张种产值增加52.02元,节省给桑和除沙劳动力30%左右,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育是养蚕的关键。小蚕叠式蚕框育因其具有省工、省叶等优点,目前在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掌握小蚕叠式蚕框育的十日三眠日眠控制技术,可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加种桑养蚕效益,推动我区小蚕共育向商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明  余荣峰  童健全 《中国蚕业》2009,30(2):113-115
深入分析了普及应用小蚕共育技术的诸多好处及淳安县进行小蚕共育的主要模式,叙述了农村组织小蚕共育的主要技术环节,并且提出了当前农村小蚕共育中重点要解决好小蚕共育加温、蚕室专用和小蚕用叶质量这3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云 《蚕桑通报》1999,30(2):61-61
为适应蚕桑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广省力化育蚕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几年来,我市模索出一套小蚕工厂化共育模式,期育100张以上,采用自动控温,快速收蚁,叠式蚕台育蚕,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大容量、密集型、省工、省力、省本。这项技术的成功,极大地节省了育蚕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