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羊心水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在羊群中经常发生。该病属热性疾病,一般因感冒高烧而引起。病羊的心包内蓄积大量黄色含血的液体,致使大脑皮质和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立克次氏病原体附着在红血球上,因蜱的吸血传播扩散而使健康羊发病。  相似文献   

2.
张是  侍刚 《江西饲料》2008,(2):44-44
羊心水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在羊群中经常发生。该病一般因感冒高烧引起。病羊心包内蓄积着大量黄色含血的液体,致使大脑皮质和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立克次氏病原体附着在红血球上,因蜱、蝇等的吸血传播扩散而使健康羊发病。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3日,我站门诊接待了一例羊弓形虫病的病例,经诊断后使用磺胺类药物,病情有所好转,3天后控制死亡,7天后病羊基本治愈。因该病在本地区实属少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细菌病 羊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引起的。病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还有鼻孔流出结脓性分泌物,流泪,结膜发炎,角膜混浊,斜视、失明等。由于羊头颈歪斜,行走转圈,颈项强硬,头颈呈角弓反张。母羊出现流产,羔羊因患败血症而死亡,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本文介绍了羊口疮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诊治措施,意在为临床上解决羊口疮病提供借鉴,同时减少因羊口疮病给养羊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羊疥癣虫病是因羊疥蜢寄生在病羊皮肤内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它使病羊消瘦、毛绒脱落,脱毛部位周缘先有细小颗粒,以后变成水疱或脓疱,破裂后结痂,皮肤变厚,硬而粗糙。病羊因剧痒而摩擦,导致皮肤破裂细菌侵入感染而化脓。如治疗不及时,很快波及全身甚至传染给全群。实践证明羊  相似文献   

7.
1病因分析本病主要因引种(由国外或外地将带毒羊引入)而导致易感羊感染发病。本病的传播和流行在比较严重的地区,多与当地环境条件差,雨量少、风沙大,草场荒漠贫瘠等恶劣条件,以及羊场饲养大量对此病易感的边区莱斯特纯种羊、美利奴羊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南方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潮湿,放牧羊很容易引起绦虫病的流行,但只要防控得当,同样可以避免损失。1病因及症状羊放牧时吞食含有绦虫卵的地螨而引起感染。感染绦虫的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羊迅速消瘦、贫血,有时出现痉挛或回旋运动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有的病羊因虫体成团引起肠阻塞产生腹痛甚至肠破裂,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专业户养羊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数量的增加,目前困扰养羊业发展较突出的问题是病多与革缺.笔者在本县就遇到了五户专业户;养羊的数量都在100~200只、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这些专业户因缺乏对羊的饲养管理经验和羊病综合防治措施.结果.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80%的羊病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专业户规模养羊及羊病防治.提出以下措施.供参考.1饲养管理1.1坚持自繁自养选羊品种较好的健康公羊和母羊.自繁自养.防止因从外地引入羊只带来病原.1.2放牧饲养放牧是最经济的饲养方式,既能使羊获取全面营养,又能锻炼羊的体质…  相似文献   

10.
羊的传染性脓疱病系因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导致的接触性传染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羊口疮。此病的最典型特征是病羊口腔黏膜或嘴唇等处形成脓疱、结痂等病变。如果病羊患此病时间较长,还有可能继发感染肺炎等疾病而导致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原因 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特别是夏季,呈散发流行,病羊和带病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人了带病毒羊或接触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  相似文献   

12.
羊螨虫病是一种由疥螨虫和痒螨虫引起的接触性皮肤病,患病羊通常表现为剧痒、脱毛、皮炎、结痂等症状,尤其是在冬季羊患痒螨虫病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并且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因在冬季养殖者需要格外做好针对螨虫病的相关预防措施,以减低螨虫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1病毒性疾病 未暴发过牛瘟的地区,牛一旦发病也可传染给羊。病羊迟钝、颤抖,拒绝采食,不愿走动。病羊呈现高热,快而浅的呼吸,脉快,眼、鼻分泌物增多,可视黏膜充血、发绀、糜烂,流涎,喷射状腹泻,内含粘液和血凝块,迅速脱水,随后便秘,呼吸迫促而用力,低头而立,张口喘气。存活的病羊明显抽搐,多在1个月内死亡。剖检可见羊消化道充血、糜烂,特别是皱胃和盲肠糜烂,从盲肠到直肠有纵向的毛细血管扩张条,时间延长后,该条带变为暗绿色,淋巴组织损伤,导致中央细胞破坏,病羊多因脱水和肺炎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1诊断方法 1.1望诊:由于病畜因多头蚴在脑内寄生引起脑内组织的受压而表现出不同的脑功能障碍,病羊表现有以下特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颅窦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近年来,在我区农户喂养的羊群中,由于对羊鼻蝇虫病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羊鼻蝇虫病感染率急聚上升,以致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影响育肥效果。笔者通过深入农户和养殖场中对羊鼻蝇虫病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预防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之为羊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羊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场户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发生感染后,常常会因捻转血矛线虫吸附于羊的真胃壁黏膜吸取病羊体内的血液而获取营养,从而则会导致病羊出现渐进性贫血、瘦弱、营养  相似文献   

17.
王丽华 《兽医导刊》2014,(12):67-67
嗜皮菌病在我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1伴有神经症状 羊鼻流血、流涕伴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常见于羊鼻蝇蛆病、李氏杆菌病、弓形虫病、类鼻疽、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中毒等。雌鼻蝇追逐羊群,并扑向羊鼻,将幼虫产于鼻孔中或鼻孔周围。羊为躲避而互相拥挤,将头藏于腹下或抵地不动。幼虫一旦经筛骨迷路侵入脑可产生神经症状,病羊运动失调,转圈运动,痉挛、麻痹。本病与李氏杆菌病表现类似,但李氏杆菌病属传染病,病羊体温升高,视力出现障碍,羊患病时体温基本正常。患李氏杆菌病的妊娠羊大多出现流产,妊娠后期流产者更多。病羊因一侧性神经麻痹,头歪向一侧而转圈,因神经麻痹导致口腔一侧积聚未嚼烂的食团。确诊本病有赖于进行细菌鉴定。弓形虫病可致羊非化脓性脑炎,引起神经症状。类鼻疽可引起羊荐椎化脓,呈现后躯麻痹,如犬坐姿势,有时发生化脓性脑膜脑炎,可出现神经症状。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因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眼流泪,鼻流涕,口腔流涎,四肢瘫软,腹痛现象。病羊多因采食了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牧草后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羊流涎、流涕、流泪、腹痛、腹泻,骨骼肌颤抖等特征可做出诊断。测定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02,23(11):15-15
1看羊眼健康羊眼珠灵活,明亮有神,洁净湿润。病羊眼睛无神,两眼下垂不振,反应迟缓。2看羊耳无病羊双耳常竖立而灵活,病羊头低耳垂,耳不摇动。3看羊毛色健康羊被毛整洁,有光泽,富有弹性。病羊被毛蓬乱而无光泽。4看羊反刍无病的羊每次采食30min后开始反刍30~40min,一昼夜反刍6~8次。病羊反刍减少或停止。5看羊动态无病的羊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休息时多呈半侧卧势,人一接近即行起立。病羊食欲、反刍减损,放牧常常掉群卧地,出现各种异常姿势。6看羊大小便无病羊粪呈小球状而比较干硬。补喂精料的良种羊…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痘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皮肤和某些部位的粘膜发生痘疹。病初为丘疹继而形成水泡,后变成脓疮,脓疮干结成痴,脱落后痊愈。本病在羊群中一旦流行,轻则降低生产力和毛皮质量,重则因并发症感染致败血症死亡。1997年内乡县牛羊繁育基地因回收羊群中潜伏有山羊痘病毒,致使基地暴发流行了一场山羊痘病。一、临床症状临床上山羊痘病一般有潜伏期,发疹期,脓疤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潜伏期通常8—10天,起初发热和表现粘膜卡它性炎症症状,病羊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1-42℃,脉搏和呼吸加快,时发咳嗽,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