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探明补充营养是否对管氏肿腿蜂雌蜂的寄生率、子代蜂数量和生育历期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单管饲养法,研究了外源营养对管氏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不同营养后,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和子代蜂数量有显著影响,寄生蜂母蜂是否补充营养对其子代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产卵量、繁蜂量、雌雄比以及发育历期,10%葡萄糖是最佳营养源。  相似文献   

2.
温带地区蜜蜂的活动时期(繁殖期)可以分为复壮、强盛和渐减3个阶段。复壮阶段是蜂群经过越冬的断子期,冬末春初重1~2千克的蜂群,从蜂王重新产卵到蜂群增殖至10~12框蜂(蜜蜂重约3千克)为止,经历了新蜂更替越冬老蜂和蜂子的增长,此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在复壮阶段,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可实现当年蜂产品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蜜蜂经过较长时间的越冬后,群势普遍减弱,有的蜂群量减少1/3以上,如不抓住初春季节提前做好蜂群春繁工作,不仅会影响全年群势,而且很可能错过首期规模花源的采集。所谓提前春繁,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方法,让蜜蜂的产子繁育活动适当提前,达到人为促繁、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春繁主要应做好以下5点:  相似文献   

4.
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授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豆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研究了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授粉、自然授粉和蜜蜂授粉3 种方式,小蜂箱蜂脾1 脾、2 脾、3 脾3 种蜂群的群势对网室杂交大豆进行授粉。统计分析大豆花期采集蜂数量、采集蜂出勤规律、不同节位的结荚率、父母本大豆产量性状,比较3 个处理方式的授粉效果。随着网室内蜜蜂脾数的增加,出勤采集蜜蜂数量也随之增加,蜜蜂访花最活跃的时间均集中在9:00—13:00。不论是自然授粉还是蜜蜂授粉,都表现为母本中上部节位的结荚率高于下部。与自然授粉相比,蜜蜂授粉杂交大豆母本的单株结荚率、单株粒数、十株产量显著提高(P<0.01),百粒重有所减少。蜜蜂授粉方式优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方式,1 脾蜜蜂授粉区内单株荚数为49.4 个,单株粒数为96.1 个,百粒重为20.8 g,十株产量为196.6 g。蜜蜂授粉提高了母本的大豆结籽产量,小蜂箱1脾(即标准脾0.5脾)蜜蜂即可满足20 m2网室杂交大豆的授粉。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弄清不同授粉方式对于温室油桃生长的影响,提高温室油桃授粉方式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我们连续3年开展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温室油桃生长影响以及中意蜂授粉前后群势变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意蜂、中蜂和人工授粉温室油桃的坐果率显著提高、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明显增加、畸形果率大幅度降低;总体来说,意蜂授粉方式优于中蜂授粉和人工授粉方式,中蜂授粉又优于人工授粉方式;油桃授粉结束后,意蜂和中蜂的死亡率分别为13.83%和52.61%,意蜂比中蜂的死亡率低38.78%(P<0.01),子脾面积分别为2350 cm2和733 cm2,意蜂比中蜂的子脾面积大220.6%(P<0.01),意蜂的群势显著强于中蜂的群势。  相似文献   

6.
正一、强化一般管理1.调整羊群结构,分别饲养管理羊群大部分在春季产羔,经过一个夏季的饲养,到了秋季,就要根据用途、性别、体质等情况,对全群进行结构调整。首先,要挑选出留作种用的羊,分成后备种羊群(育成羊群)、繁殖种母羊群、繁殖种公羊群;不留作种用的,组成育肥群。不同的羊群应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蜂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粮作为工蜂和幼蜂的食物营养来源,在蜂群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蜂粮研究的现状,内容包括蜂粮酿制机理、不同蜂群贮酿蜂粮的习性、蜂粮酿制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区系、花粉活力、水活度和pH等成分的变化、蜂粮开发利用现状等。对蜂粮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5月中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主要蜜源——油菜、紫云英、刺槐等花期相继结束,除大转地养蜂外,一般定地养蜂的蜂群进入了越夏的缺蜜期,时间大致从5月中旬开始至7月中旬芝麻开花为止,有2个月左右。此期外界气温高,蜜源缺乏,蜜蜂病虫害严重,是一年中蜂群管理的困难时期,稍有疏忽蜜蜂群势很快就会下降,进而影响秋季养蜂生产。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蜂群度夏期间的如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气候的变化对养猪生产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夏季的高温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群体繁殖性能下降、母猪发生无乳综合征、猪群的采食量下降和生长速度减缓等。在猪场经营中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群生存环境,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于高温热应激产生的危害,能更好地发挥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一、改善猪场设施,做好物理降温夏季应当通过物理降温措施来改善环境,减少热应激的影响。1.猪场建筑。屋顶采用易隔热的草料或绝缘材料,如再涂上反光漆,更能减少热量的吸收。最简便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天水地区蜂群室内与室外越冬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年室内外越冬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越冬蜂平均死亡率为8.30%,室外越蜂冬平均死亡率为14.63%。室内越冬平均饲料消耗量为3.59 kg,室外越冬平均饲料消耗量为4.77 kg,室内越冬蜂的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显著低于室外越冬蜂群。室内、室外越冬的蜂群春繁都能正常进行,且室内越冬蜂群发展较好;室内外越冬温湿度记录情况看,室内温度变化不大,蜂群能够安静结团越冬,而室外温度变化较大,蜂群在越冬期间结团、散团,蜂团不稳定,越冬蜂寿命缩短。通过试验充分说明在天水地区蜂群采用室内越冬效果优于室外越冬,室内越冬是西北越冬期漫长地区较好的越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嫩江地区早春无霜期短,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蜂群管理最主要的工作是如何做好越冬蜂的更新发展。本人根据35年的养蜂经验,认为这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是很多植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对于观叶植物来说,做好夏季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植物的观赏价值,也能为冬春季节生长储备更多的养分。以下结合笔者的养护经验,谈谈几种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夏季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 Smith是甘肃东南部山地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之一。2007-2010年在甘肃麦积山风景区的调查结果表明:红光熊蜂在该景区的石门山、仙人崖和净土寺等地分布较多;该种熊蜂在该景区1年1代,早春3月中旬越冬蜂王开始出蛰,5月初第一批工蜂出房,随后蜂群逐渐发展壮大,雄蜂和子代蜂王的出房时间主要在7月初到8月底之间,初秋时节蜂群开始衰败,10月底天气变冷,交配过的蜂王又进入休眠状态;在该景区,红光熊蜂年采访植物涉及到17科59种,在不同季节,红光熊蜂主要访问对象有所不同;该种熊蜂人工繁育成群率较高,蜂群群势强大,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所谓“春衰”是指蜂群在春繁季节,由于种种原因,群势无法壮大,错失采蜜季节,影响当年的蜜蜂繁殖计划和蜂产品生产。蜂群春衰预示着当年养蜂生产的失败,把握好以下3个技术关键点,可有效避免春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寄主密度对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烟蚜茧蜂的产卵量、寄生蚜量,并组建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的烟蚜茧蜂的生殖力表。结果表明:在寄主密度低于40头蚜/天/雌蜂,烟蚜茧蜂的产卵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蚜虫的供应限制了该蜂的产卵量;寄主密度高于40头蚜/天/雌蜂时,烟蚜茧蜂的产卵量为493.3~587.5粒。烟蚜茧蜂的寄生蚜量亦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可达到352.5头。该蜂的内禀增长率则随寄主密度和寄生蜂的性比的变化而变化,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寄生蜂性比0.6(♀/)下,可达到0.331  相似文献   

16.
1.抓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秋繁的蜂群要经过漫长的越冬期,冬天雨雪多,天气冷,蜜蜂死亡多,损耗大。为达到越冬蜂数量多、质量好,首先秋繁前要治尽蜂螨。治螨的方法:一要掌握蜂螨的  相似文献   

17.
对果树整个生育周期而言,夏季是非常重要的生长季节,这一时期的管理是否得当对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了帮助果农朋友做好夏季果园管理工作,特约请专家就几种主要水果夏季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增加蜜蜂访问大豆花的积极性,提高杂交大豆的结荚率,利用巢内悬挂幼虫信息素和饲喂8-Br-c GMP、豆花糖浆处理蜂群,对照组为饲喂糖浆(1:1)的蜂群。采用收集花粉、摄像观察和荧光定量的方法,对3种处理蜂群的花粉重量、采集蜂数量和Amfor和Ammvl的m 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采用浓度梯度筛选出的400 LEqu幼虫信息素和0.5 mg/L 8-Br-c GMP、豆花糖浆处理蜂群,对照组大豆花粉重量百分比为3.05%,3个处理组分别为10.42%、8.53%和5.99%,400 LEqu幼虫信息素、0.5 mg/L 8-Brc GMP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集大豆花粉的蜜蜂数量百分比,对照组为55.09%,3个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处理方式均可以提高蜜蜂采集大豆花粉的积极性,提高采粉蜂的数量,增加访问大豆花的机率。  相似文献   

19.
正蜜蜂养殖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比较普遍,特别是山区,人烟稀少,蜜源较多的地方,养殖蜜蜂被誉为甜蜜的事业,为广大蜂农朋友带来丰厚的收益,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蜂产品。但是在蜂群管理过程中,大多数蜂农只专注于四季日常管理和防病治螨等工作,却忽略了预防盗蜂的重要性,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笔者长期在蜂场工作,就盗蜂的危害、预防和控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集中劳力、节省时间,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实行集中配种、集中产仔,这也是养猪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集中配种首先必须随时观察和掌握母猪群的发情规律,然后适时进行配种。现将笔者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