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饲料与畜牧》2003,(2):4-4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境水产品实行检疫审批制度;进境水产品的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贸易合同签订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未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的水产品,不得进口;国家认证可监督管理部门对列人《实施  相似文献   

2.
《兽医导刊》2007,(2):70-70
在澳大利亚生物安全专家建议下,澳大利亚政府将实施新的进口水产品检疫条例,新的水产品检疫政策不仅大幅提高水产品进口成本,减少进口数量,同时也将实施更为苛刻的检疫政策和检查程序,以此保障进口的对虾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新的水产品检疫条例在检疫要求上还不十分明确,但最主要的是列入检疫的生物安全项目检测要求十分苛刻,  相似文献   

3.
在澳大利亚生物安全专家建议下,澳大利亚政府将实施新的进口水产品检疫条例,新的水产品检疫政策不仅大幅提高水产品进口成本,减少进口数量,同时也将实施更为苛刻的检疫政策和检查程序,以此保障进口的对虾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新的水产品检疫条例在检疫要求上还不十分明确,但最主要的是列入检疫的生物安全项目检测要求十分苛刻,只有少数实验室具备这种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4.
浅议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是指国家法定的防疫、检疫监督机构和人员,采取法定的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对象和标准,对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的管理、预防、控制与扑灭工作,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信息采撷     
水产品进出境检验检疫新规定实施新的《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12月12日起正式实施,进出境水产品将会受到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该办法要求对进出境水产品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对《实施企业注册的进口食品目录》的水产品,未获得国外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登记的不得进口。该办法还对进境水产品存储库提出了检验检疫要求。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应具备的特征1能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有效而经济地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水产品品质,养殖效益高。2能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功能,防止水产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饲料研究》2005,(2):62-62
日前,从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今后将像生猪屠宰的同步检疫一样,鱼、虾类水产品上市销售也必须检疫合格,否则不能销售。  相似文献   

7.
国内信息     
水产品进出境的新规定 最近,新的《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诙办法规定:进出境水产品将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对列入《实施企业注册的进口食品目录》的水产品,如未获得国外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登记,则不得进口。入境水产品经现场检验检疫后,如发现货证不符、货物不符合检验检疫要求、腐败变质、曾遭受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水产品已成为外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出口食品及创汇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保障水产品货物的顺利出境和防御国外水生生物病害的传入,保护国内水产业及人体健康,口岸动植物检疫部门及时截获了多种危险传染病。国际间贸易制度日臻完善,关税壁垒将被技术壁垒逐步取代,因此,水产品检疫政策和方法需加以改进,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我国水产品贸易以出口为主,包括鱼、虾、贝、蟹、藻类等品种,既有鲜活品,又有鲜冻及干制品;进口较少,主要是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和少量鲜冻鱼,另有我国远洋…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检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由于相关制度一直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有些鱼虾等海产品在销售前都没有经过检疫,捕捞出来就被直接端上了百姓餐桌,对百姓的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因此,加强海鲜产品的管理,建立海鲜产品的检疫制度,在当前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江西饲料》2001,(4):43
最近,中韩有关部门签订了一项<中韩进出口水产品卫生管理协议>,<协议>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中韩两国水产品将实行统一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两国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厂商将分别在本国的检验检疫部门注册登记,然后向对方出口水产品.7月1日后,两国水产品贸易中的出口产品都应随货物携带检验检疫机关的卫生合格证明书. (转自"中国水产信息网”)  相似文献   

11.
《饲料广角》2011,(13):10-10
《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已实行9年的《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专版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6):40-43
中国肉类畅销欧美 产品出口到4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肉类畅销欧美 产品出口到4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5月,我国共出口猪、牛、禽肉及水产品83.3万吨,货值12.79亿美元。目前,我国肉类及水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欧盟等40个国家和地区。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为积极促进我国肉类及水产品的出口,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各级质检部门从源头抓起,及时了解和掌握供宰杀动物的来源和健康状况,严格把好出入境检验检疫关,决不允许将没有经过产地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活动物用于屠宰加工出口。在加强对出口肉类加工厂管理方面,各级质检部门分别组织力…  相似文献   

13.
《江西饲料》2003,(1):35-3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保证进出境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保护渔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出境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水产品是指供人类食用的水生动物(不含活水生动物及其繁殖材料,下同)及其制品,包括头索类、脊椎类、甲壳类、脊皮类、脊索类、软体类等水生动物和藻类等水生植物及其…  相似文献   

14.
平远 《湖南饲料》2006,(2):48-48
在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对进入日本的农畜水产品在检疫检验上是非常严格的,其中有别于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一站制”作法的就是双重验关程序,即进入日本的农畜水产品必须经过农林水产省和原生省的双重验关。入境的农畜水产品第一关是首先由农林水产省指定的检疫机构从动植物病虫害和农药残毒方面进行检验,其依据是有关动植物和农药残毒方面的法规;在第一关检验过后,还要由原生省指定的检验机构从食品安全卫生的角度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5.
国家质餐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下半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将突出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白酒、饮料和儿童食品10类食品,切实管好管住这些食品的生产加工源头。  相似文献   

16.
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进出口动物产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致病菌,进出口动物产品尤其水产品容易受这两种致病菌的污染。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约为20%左右,各国有关检验检疫技术法规对这两类致病菌的检验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把好检验检疫关,应对进口国的技术壁垒,促进动物产品的出口贸易,我们在实验室检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韩国是我国的第七贸易大国。WTO成立以来,韩国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捡验捡疫标准。根据韩国《2002年HS进出口通关便览》显示,韩国几乎把所有农产品都置于各种质量安全和检疫法规的保护之下,其主要制度包括转基因加工食品标识制度,水果、蔬菜、花卉病虫害检疫制度,口蹄疫及疯牛病疫区产品紧急进口限制制度,家禽肉检疫制度,水产品安全检疫检验制度,177种进口农产品原产地强制标识制度,农药和有害物质成分标准规定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及时了解、熟悉和掌握韩国对农畜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1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动物检疫工作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对检疫工作了解不够以及各种媒体对检疫工作的负面报道,加上检疫手段十分落后,公众对检疫人员的信赖度不高,对检疫员工作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做好动物检疫工作,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湖南省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检疫工作对策,推动动物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从2003年5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动物检疫承诺制度。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建立动物检疫承诺制度,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管理,规范检疫行为,向社会公开检疫事项,提高人们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认识和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信赖度、支持力,能有效促进动物检疫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法》赋予各级畜牧防疫监督部门的职责,是有效控制畜禽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也是检疫工作向基层转移的主要内容。为加强产地检疫工作,南阳市政府办公室于今年2月8号下发了宛政办(1999)7号文件“关于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通知”,对产地检疫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制订了具体工作方法和措施,各地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大大提高了出栏畜禽的产地检疫率,成效显著。但是,就目前来说产地检疫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领导对产地检疫工作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二是群众对产地检疫工作有抵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