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每亩用量50~60 mL,药后7 d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2019年在江西省、四川省和贵州省推广应用44.9万亩。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简便、高效、低成本地防控云南干旱山区玉米田草地贪夜蛾为害,并兼顾化学农药减量,选择6种生物农药为试验药剂,以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为对照药剂,统一实施药剂拌砂撒入玉米心叶卷筒的处理,调查防效发现,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900 mL/hm2、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 800mL/hm2均拌砂45 kg/hm2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7 d防效分别为89.32%~95.57%、75.89%~92.14%,药后21 d防效仍分别维持在76.97%、73.60%,显著高于同期其余生物农药处理,比对照药剂的持效性更优或持平。  相似文献   

3.
为做到有效防控保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又做到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的目的,选用生物农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明确不同剂量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防效及持效期。本文开展了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每公顷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50倍液、6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5.11%、94.0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1.09%、63.13%,玉米受损率控制在22.49%以下,药效持续期在14 d。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螟是发生在玉米上的常见害虫,近年来,玉米螟对黑龙江省玉米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本文在黑龙江省玉米螟重发区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mL/667m~2在玉米心叶末期(见雄穗率5%)1次施药防治效果与50 000IU/mg苏云金杆菌(BT)粉剂25g/667m~2在玉米心叶末期(见雄穗率5%)1次施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相当,挽回产量损失率最高达10.1%,是较好的玉米螟防治微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选用4种杀虫剂对紫花苜蓿田的斜纹夜蛾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 d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甲维盐微乳剂防效分别为58.22%和57.69%,两者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药剂。施药3 d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最高,达93.60%,其他药剂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5%甲维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20亿PIB/m 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种药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药7 d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亿PIB/m 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达93.66%和92.76%,两者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药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药剂,选择10种常见杀虫剂在贵州息烽玉米田施药,开展防控草地贪夜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在药后3、7 d的活虫防效均在85%以上,药后10 d防效均在90%以上;生物药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药后10 d的防效也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稻螟赤眼蜂组合使用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最佳施药时期、施药方式及施用剂量。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sc50mL/667m2采取无人机喷雾,期间放蜂三次,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具有低毒、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且有利于田间天敌增殖,增强稻田自然控害能力,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验证并推广江南茶区多雨汛期天气适用的生物农药,实施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茶园尺蛾类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法]于尺蛾科害虫二、三代幼虫高峰期,设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L.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MbNPV)、清水对照5个处理,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药后3 d,2.5%联苯菊酯和4.5%高效氯氰菊酯速效性优于短稳杆菌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药后5~10 d,4种农药防效均达82.5%以上,化学农药灭杀性略高于生物农药.药后15 d,4种农药防效逐步降低,但生物农药持效期明显长于化学农药,表现出对害虫的持续控制.药后21 d,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害虫密度仍有一定控制作用.[结论]本次试验期间,害虫处于二、三代幼虫叠加高峰期,南方阴雨连绵天气特征明显,短稳杆菌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药后5~15 d仍能表现出对害虫的持续控制力,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可作为轮换或替代化学农药推广使用,是发展绿色有机茶园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是今年新侵入我国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主要为害玉米等作物,给我国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安全高效药剂,设计并开展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mL/667m 2+激健助剂15mL/667m 2、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mL/667m 2、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50mL/667m 2、10亿孢子/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mL/667m 2+3%甲维盐微乳剂25mL/667m 2、3%甲维盐微乳剂50、25mL/667m 2、3%甲维·虱螨脲悬浮剂100mL/667m 2、5%阿维菌素乳油50mL/667m 2、10亿孢子/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50mL/667m 2均能较好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药后7d防效均在79.4%以上,药后14d防效均在80.59%以上,可作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优选应急用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的室内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室内防效测定与田间防效验证,比较多种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适用的防治药剂。通过测定室内防效筛选出杀虫活性较高的药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田间验证发现,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印楝素在药后7d的防效达90%以上,茚虫威、苏云金杆菌、高氯甲维盐、苦参碱的防效达80%以上。生物农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印楝素的防效与对照化学农药相当。  相似文献   

11.
用麦胚人工饲料饲养甘蓝夜蛾幼虫,饲料添毒接种生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东北农学院分离的菌株)。以2×10~6PIB/ml接种8龄末期幼虫为最佳接种条件,增殖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4.55×10~9PIB/虫。自制MbNPV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测定的LC_(50)为4.89×10~4PIB/ml,杀虫效力明显优于液剂。  相似文献   

12.
选择4种杀虫剂开展室内与玉米田间防治草地贪夜蛾试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药后24 h,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和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倍液处理的2龄幼虫死亡率达100%,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的死亡率达90%;药后72 h,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死亡率也达到100%。在玉米田间防治试验中,药后5 d,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2.75%和93.13%;其次为乙基多杀菌素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保叶效果为91.79%和85.51%,对幼虫的防效为90.38%和86.89%。药后10d,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的保叶效果和对幼虫的防效均达100%;其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保叶效果为97.98%和97.18%,对幼虫的防效为95.83%和95.37%。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500倍液无论室内还是田间对草地贪夜蛾的活性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选用6种生物农药开展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防效,且持效期长,药后7、14 d的防效分别为97.41%、96.68%,与对照药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可作为其替代药剂。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稳定,药后7 d防效可达72.43%。短稳杆菌、印楝素、绿僵菌、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也具一定防效,可在种群密度低时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茶尺蠖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安全间隔期后,检测茶叶无农药残留,值得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昆虫病毒杀虫剂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物农药杀虫剂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农业部推荐使用的杀虫剂名录中,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品种占有很大份额。经过多年的推广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已经越来越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喜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张忠信研究员所发现分离的毒株,由江西省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批量生产。为研究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康邦TM)在水稻上的杀虫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科云斜纹夜蛾NPV防治花椰菜斜纹夜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亿PIB/g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以下简称科云斜纹夜蛾NPV)是纯天然微生物专用杀虫剂,属无公害环保型农药。为了验证该药剂对蔬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探索其使用方法,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设进程,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江苏省植保站的统一安排,2007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用科云斜纹夜蛾NPV对花椰菜上的斜纹夜蛾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苜核·苏云菌SC(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千万PIB/ml、苏云金杆菌2000IU/μl)对水蕹菜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鳞翅目害虫低龄幼虫盛发期,使用苜核.苏云菌SC500~750倍液喷雾,药后7d防治效果为85.48%~88.71%、药后15d防治效果达93.19%~94.04%,其速杀性好、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对水蕹菜安全,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黄栀子原产于中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其果是传统中药,经济价值极高。绿灰蝶是我国黄栀子种植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登记的防治农药。为筛选出安全、有效防治黄栀子绿灰蝶的杀虫剂,参照田间药效试验的一般方法,设计并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制剂用量90、105、120mL/667m~2和4.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制剂用量30mL/667m~2对黄栀子绿灰蝶均有较好防效,药后3d防效均在81%以上,药后10d防效均在95%,药后20d防效均为100%,保果效果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晚稻第6代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盛期选用50亿PIB/ml棉蛉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2%阿维菌素EC和41%阿维·毒死蜱EC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的药剂均有良好的防效,其中,50亿PIB/ml棉蛉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效最优,药后3d,达95.2%,药后6d,达97.9%,显著优于1%甲氨基阿维菌...  相似文献   

20.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制备及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活体增殖病毒 ,制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乳剂 ,室内对 4龄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其LD50为9.42×103PIB/头。田间防治效果表明 ,采用1.0×1011PIB/hm2 和3.0×1011PIB/hm2的剂量防治甘蓝夜蛾的效果都在70%以上。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粘着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