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开封地区不同类型高油酸花生最佳播种时期,更好地促进高油酸花生种植,以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7个播种时期,调查了不同播期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发现随着播期推迟主茎高和侧枝长先升高后降低,出仁率和百果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且相邻播期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 月 18 日播种,3 个品种的千克果数和千克仁数最低,出仁率、百果重和产量最高,分别为 235.5kg/hm2、6241.5kg/hm2 和 6139.5kg/hm2,较其他播期增幅分别为 11.68%~47.12%、15.72%~45.29% 和 0.91%~48.36%。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开封地区露地平播种植模式下油酸花生的最适播期为 5 月 18 日左右,小果品种开农 1760 在 5 月 18 日至 6 月 7 日范围内越早播种产量越高,最迟不应晚于 6 月 7 日。  相似文献   

2.
粤优938最佳播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优938不同播期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产量是5月20日播种的,产量达到9825kg/hm^2。5月30日播种的,今年抽穗有困难。播期早,生育期长,个体分蘖强,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3.
红蓼采种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期是影响红蓼采种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播种过早,苗期营养生长时间长,开花结荚早,花期正遇高温天气,发虫率高影响产量。播种太迟,生长时间缩短,营养体尚小就开始花芽分化,产量不高;另外,开花结荚推迟,青籽率明显增高,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实践证明,长江流域红蓼采种适宜的播种时间在4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研究余庆县在海拔800m左右的生态条件下。同一施肥水平,不同播期对渝黄一号杂交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油菜产量.以第2播期(9月10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是164.7kg/667m^2;以第5播期(9月25日播种)产量最低,产量是136.3kg/667m^26。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4年4-9月在西辽河平原的胡力海农场进行了甜玉米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18日到6月19日之间播种甜玉米均能达到采收标准,4月25日覆膜播种的产量最高,其次是5月1日直播的处理;覆膜播种在穗长、穗粗、单穗重及穗柄长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直播各播期的穗部性状晚播好于早播;双穗率与空秆率除个别播期外,大多随播期后延而降低,产量随播期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病虫害随播期后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冬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比常规栽培在不同播期生育进程都有所提前,全生育期提早1-3天;个体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和穗籽数均有所增加;主茎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长度都有所增长;产量提高3.87%-17.67%,但过早与过晚播种产量提高的均相对较少。(2)覆膜穴播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21日至10月16日;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12粒/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播期、基本苗对小麦新品种阜麦936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阜麦936播期弹性大,10月上中旬至11月初播种,只要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最适播期10月18~23日.不同的播期应采用不同的基本苗,10月15日以前播种.基本苗120万~150万/hm^2;10月中下旬播种基本苗应在150万~240万/hm^2:11月上旬播种基本苗240万~300万/hm^2。  相似文献   

8.
播种期对杂交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两优培九、培两优559和培两优93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杂交稻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杂交稻组合的全生育期、产量表现出较大的年间差异和播种期差异。其中,2001年两优培九全生育期为128~136d,培两优559为118~132d;2002年为两优培九134~143d,培两优93为117~128d。2001—2002年均以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62.3k/667m^2和635.2kg/667m^2。在5月20日以前播种越早,产量越低;5月20日之后播种愈迟,产量愈减。供试杂交稻组合的适宜播期为5月20日前后,在湖南省适宜于作一季晚稻栽培。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共设8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榨菜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北方制种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以3月25日至4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种子质量最好;发芽试验表明,榨菜种子有31d左右的后熟期。  相似文献   

10.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郑单21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21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夏播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郑单21的产量逐渐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叶面积系数最大值、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生育进程加快,但6月15日以前播种差异不大;适宜生态条件为:全生育期积温2596.2—2764.5℃,至2307.7℃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温度为23.2~24.0℃,至22.6℃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光照514.9~603.2h,至425.3h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光照为4.6~5.3h;至4.3h产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最佳播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豫农202产量有显著的影响,10月10~15日播种产量最高,为最佳播种期,适播期为10月5~20日,11月4日后播种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春化栽培的鲜食蚕豆品种,并明确相应的播种时期。[方法]选用3个鲜食蚕豆品种(‘ZB-7’、‘ZB-9’和‘慈蚕一号’)、选择3个播种期(9月18日、9月23日、10月3日),开展春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对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蚕豆品种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ZB-7”的3粒荚数和重量占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ZB-7”和“ZB-9”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慈蚕一号”;不同播期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无显著影响,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总产量差异显著:9月18日播种的蚕豆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9月18日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早期产量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总产量最高,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经产值测算,9月23日播种的‘ZB-9’蚕豆每公顷产值最高,达300333.87元,比10月3日播种的‘慈蚕一号’增146364.32元,增95.06%,差异达显著水平。 [结论]鲜食蚕豆春化栽培宜选择“ZB-9”在9月23日播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豫东地区大蒜适宜的播种期,给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中牟大白蒜为材料,安排了18个播种期,测定大蒜不同播期下的出苗率、茎粗、株高、死苗率、抽薹率、二次生长率、蒜薹及蒜头产量等指标,分析播期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较早播种的大蒜出苗慢,单株生长量有优势,假茎粗、株高大,死苗率高,苗期虫害严重,总体产量不高。播种过晚,出苗快,出苗率高,出苗后生长势强,适宜生长期较短,二次生长率较高,总体产量低。综合性状结果表明豫东地区10月4日前后播种,蒜头及蒜薹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为试验推荐的豫东地区大蒜标准化生产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宜兴仁县薏苡种植的最佳播种时期,在兴仁县开展了薏苡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共设9个播期,梯度为7 d,播种时间从3月19日-5月14日。试验结果表明,兴仁小白壳薏苡的最佳播期是3月19日-4月16日,并且在此期间播种,薏苡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条件对紫苏芽苗菜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浸种时间、播种密度以及采收时间对紫苏芽苗菜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种子浸种处理18 h发芽率达到73.67%,相对吸水量为62.75%;播种密度为0.6 kg/m2时,紫苏芽苗菜的生物产量和生物产率均最高;第15天采收的紫苏芽苗菜的生物产量和苗高分别为3.81 kg/m2和9.27 cm,且品质较好。因此,确定紫苏芽苗菜的最佳栽培条件为浸种18 h,密度播种0.6 kg/m2,最适采收时间为播种后第15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高产小麦品种淮麦33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群体调控和氮肥管理策略,以淮麦33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淮麦33的籽粒产量均有显著影响。5个播期中,10月11日播种的籽粒产量最高,10月1日、10月21日亦可以取得较高产量,10月31日播种产量明显下降,11月10日播种产量下降最多。密度为225万?hm-2时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也随着密度的增加和播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同时,增加氮肥用量和后期施肥比例不仅可以提高淮麦33产量,亦可以增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10月11日播种、225万?hm-2基本苗、施氮量300 kg?hm-2,氮肥运筹5:3:2时淮麦33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冬前高温和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及群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山西临汾采用连续递增密度试验小区设计法,开展了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和群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前气温偏高的年型条件下,播种密度在225~450万粒/hm2范围内,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单株绿叶数减少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主茎叶龄则无显著性差异;播种期在9月24日~10月4日范围内,株高、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3个性状均随播种期的推迟株高降低、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减少,单株茎数和绿叶均为9月29日播种的居多;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株高、主茎叶龄、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和单株绿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不同。9月24日和9月29日播种的4个播种量冬前群体均分别不足1200万/hm2和超过了1200万/hm2。本试验达到壮苗和合理群体指标的组合为播期10月4日、播种量225万/h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播期对郑单2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在河南省夏播条件下,郑单21的适宜播期为6月15日前。6月15日前播种的叶面积系数最大值高,5月26日播种的成熟期叶面积系数下降到1.891,6月5~15日播种的郑单21表现为大喇叭口到抽雄期干物质积累相对量最低,抽雄到成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因此,郑单21的适宜播期在6月15日前,但不宜过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在5月1日、5月10日、5月21日分别播种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十五”,均以开花后30 d进行收获,研究在不同播期的温度下马铃薯块茎及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播期间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播期的不断推后,5月10日播种的马铃薯“荷兰十五”分枝数和5月21日与5月1日播种的存在显著差异;5月21日播期块茎干物质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3个播期花后30 d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8.91℃、19.12℃、20.19℃,块茎生长发育超过20℃,增长速度减缓,5月21日播期马铃薯的单株结薯重、干物质含量、产量均显著低于前两个播期,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块茎性状差异不显著。河北省张北地区过早播种,影响了出苗率;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品种“荷兰十五”的产量也呈现不断降低的情况,5月21日播期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张北县最适合马铃薯播种的时间为5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低热地区推广水稻旱育浅植,以适时早播早插为好,移栽叶龄3.1-4.1叶为宜,早播早插时宜稀,迟播迟插时宜密。肥力中上等稻田,在3月5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为3.1叶,亩插1.3万穴;在3月20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为4.1-5.1叶,亩插1.5万穴,在4月4日左右播种、移栽叶龄为3.1-4.1叶,亩插1.7万穴。本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播期>叶龄>密度,即播期是影响低热地区水稻旱育浅植产量的主要因素。故适时早播早插,合理密植,可提高水稻旱育浅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