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外源多胺对核桃雌雄花芽分化及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多胺对雌雄花芽分化及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10-3mol·L-1和1×10-4mol·L-1的腐胺(Put)和亚精胺(Spd)能够显著增加雌花数量,提高雌雄花芽比例。在雌花芽生理分化期,芽内Put、Spd和精胺(Spm)含量升高并达高峰,叶片内Put含量累积并达高峰,而Spd、Spm含量变化不大。1×10-3mol·L 的Put和Spd处理可提高叶片内源多胺含量,其中内源Put、Spd的含量升高早于内源Spm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以"银香白""早熟黑叶杏""串枝红"3个杏品种为试材,观察了杏花芽分化和开花规律,研究了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多胺(PAs)的含量变化,以期为杏丰产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3个品种的内源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精胺(Spm)含量变化相对复杂,未呈现一定的规律。从花芽分化期到花芽露瓣期,3个品种的内源PAs含量呈高低起伏的变化,并在初花期均有一个最高峰,"银香白""早熟黑叶杏""串枝红"内源PAs含量分别为5 747.2、3 048.0、2 433.6nmol·g-1FW。内源PAs含量对杏花芽分化和成花具有一定的影响,且高水平的Put和Spd有利于杏花芽分化的启动和成花。  相似文献   

3.
以特早熟温州蜜柑‘胁山’为试材,研究了内源游离多胺含量与果实浮皮的关系。结果表明:‘胁山’果实浮皮过程中内源游离多胺总量减少,腐胺(Put)迅速积累,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持续降低,Put/(Spd+Spm)值逐渐增大,证明柑橘果实浮皮可能是果实的过早衰老引起的。外源Spd能有效地降低Put/(Spd+Spm)值,增加内源多胺总量,从而延缓果实衰老,推迟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外源多胺对富士苹果花和幼果内源多胺与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红富士苹果花和幼果内均含有腐胺(Put) 、亚精胺(Spd) 和精胺(Spm) , 其中以Spd 含量最高。盛花期喷施1 ×10-5mol·L-1的Spd , 可提高花和幼果内GA3 、ZR 的含量, 但IAA、ABA 含量下降; 喷施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降低了喷后10 d 幼果内GA3 含量, 却提高了花和幼果内IAA 含量; 对内源多胺的测定结果表明, 盛花期喷施Spd 提高了喷后20 d 幼果内源Put 、Spd 及Spm含量, 降低了花内的含量; 喷施MGBG提高花和幼果内Put 含量, 降低Spd及Spm含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盛花期喷施1 ×10-5mol ·L-1的Spd , 坐果率为对照的144. 1 % , 而喷施1 ×10-5mol ·L-1的MGBG, 坐果率为对照的86. 2 %。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雌先型品种‘中林5号’和雄先型品种‘辽宁1号’为试材, 研究了花芽分化期间叶片和混合芽内源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 雌先型品种‘中林5号’叶片内Put、Spd含量高峰比雄先型品种‘辽宁1号’提前1周出现; 混合芽内Put、Spd、Spm在所测定时期内动态变化相似, 但含量达最高峰的时间前者比后者提早两周。  相似文献   

6.
梨2个品种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同梨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历程不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和黄金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以及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2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IAA、GA3含量低于黄金梨,果实发育后期ABA含量高于黄金梨,且提前20d达到含量高峰;2)2品种种子中GA3含量变化分别呈近似单峰曲线和双峰曲线,但早蜜梨IAA、ZT含量高于黄金梨,提前30d达到ABA含量高峰;3)2品种果肉和种子中Put、Spd、Spm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种子中Put含量低于黄金梨,Spd略高,Spm含量接近。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Put、Spd含量高于黄金梨。因此,2品种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红富士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中激素、多胺和NO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春英  邵建柱  刘莹  徐继忠 《园艺学报》2010,37(9):1403-1408
以红富士苹果继代试管苗叶片为试材,对光、暗培养条件下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内源多胺及NO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下内源ZR和ABA及内源多胺的水平显著高于光培养。叶片接种初期诱导细胞启动分化时ZR、IAA和ABA含量较高,细胞旺盛分裂期及芽原基形成期ZR和ABA含量较高而IAA含量较低。与光培养相比,暗培养下ZR/IAA和ABA/IAA均较高。在叶片接种初期(0~7d)内源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以及内源多胺总量均达到峰值,并且在不定芽分化时期内源多胺含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光培养相比,暗培养叶片的NO含量较高。红富士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与其内源激素、多胺和NO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郑顺林  程红  李世林  袁继超 《园艺学报》2013,40(8):1487-1491
 为探讨肥力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发育影响的机理,以‘台湾红皮’(Cardinal)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低、中、高肥力水平对块茎发育过程中多胺(PAs)、赤霉素(GA3)和茉莉酸(JAs)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在块茎发育过程中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对不同肥力水平的响应有差异,中肥力水平下块茎发育中期(播种后60 ~ 68 d)PAs含量高于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含量,高肥力水平使Put含量降低,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提前,而使Spd和Spm峰值出现时间延后。Put/Spd呈现随肥力水平的提高,峰值不断降低,峰值出现时间提前的趋势。(2)低肥力水平下GA3含量在中期高,中肥力水平下在中期含量最低。低肥力水平下JAs含量在块茎发育的各阶段都比较低,中肥力水平下在中期含量高于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低、高肥力水平下GA3/JAs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中肥力水平变化相反。(3)JAs与PAs的相关性较大,其中与Put为正相关,与Spm、Spd显著负相关,Spm和Spd极显著正相关。合理的肥力水平提高了块茎发育中期PAs、JAs的含量,降低了GA3的含量,有利于块茎的发育和膨大。  相似文献   

9.
栝楼雌雄植株激素和多胺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芸  钟章成  王小雪  谢君  杨文英 《园艺学报》2010,37(10):1645-1650
在栝楼生长发育各阶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对雌雄植株叶片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含量在所测定的生长发育期,雌株始终高于雄株,而脱落酸(ABA)含量雌株始终低于雄株;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1/3)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高于雌株,雄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迅速下降,而雌株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直至雌株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才迅速下降。雌株叶片中亚精胺(Spd)含量极显著高于雄株;精胺(Spm)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显著高于雌株,而在雌株进入生殖生长后雌雄株间差异不显著;腐胺(Put)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显著高于雌株,而在雌株进入生殖生长后雌株显著高于雄株。试验结果表明:高含量的IAA和Spd有利于栝楼雌花发育,而高含量的Put和Spm有利于雄花发育。当雌雄花盛开后,多胺均呈下降趋势,Put和Spm在雌雄株间含量差异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三种多胺在苹果开花及坐果初期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王世平  李连朝 《园艺学报》1996,23(4):319-325
研究了苹果开花过程中花药、幼果(花托和子房)和贮藏花粉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in)的含量变化及外源3种多胺对花粉萌发、雌蕊寿命和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花药中3种多胺的含量逐渐降低,花粉中的含量在贮藏期间和荫芽率同步降低;3种多胺浴液浸泡的花粉,其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极显著提高和增长;从蕾期到第一次生理落果,幼果多胺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受精幼果比未受精幼果的下降速度缓慢;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幼果内源多胺含量降到最低点;用3种外源多胺喷布花蕾,均延长了雌蕊寿命,增强了受精能力,提高了坐果率。  相似文献   

11.
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苏华  徐坤  刘伟 《园艺学报》2007,34(3):671-676
为探讨激素与大葱花芽分化的关系, 研究了不同大葱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根、假茎及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大葱植株根、假茎及叶片ABA、GA3、ZR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 而IAA则至低谷, 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 与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 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高低及变化幅度显著不同, 其中叶片ABA、GA3及根系ZR含量较高, 且变化显著, 而IAA在根系及叶片中的含量及变化幅度差异较小, 但显著高于假茎。大葱叶片ABA / IAA、ABA /GA3均随花芽分化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峰值, 之后迅速降低, 说明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 在大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GA_3对杨梅叶片木质素水平及其相关酶活性和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荸荠种’杨梅小年树花芽孕育初期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首先达到高峰 ;之后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出现高峰。花芽孕育盛期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达到高峰 ,且与木质素积累到最大值相一致。花芽发端期间 ,POD活性和木质素水平均降低。GA3处理降低了花芽孕育期间PAL、PPO和POD的活性 ,导致木质素合成滞缓 ,抑制花芽发端和降低成花率  相似文献   

13.
外源多胺促进红富士苹果花芽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10~(-4)mol·l~(-1)Put、10~(-3)~10~(-5)mol·l~(-1)Spd、10~(-5)~10~(-6)mol·l~(-1)Spm能明显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成花枝率,外源多胺的效应与多胺种类、浓度、应用时期及年份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梨花芽分化机理、分析每花序花朵数量差异的原因,选择每花序花朵数量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恩梨’和‘金香水’梨,对其花芽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包括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及N、P、K等11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恩梨’花芽淀粉含量显著大于‘金香水’梨,‘金香水’梨花芽N、P、K含量极显著大于‘恩梨’,‘金香水’梨花芽Zn含量显著大于‘恩梨’,‘金香水’梨花芽Fe、Cu、B含量极显著小于‘恩梨’。花芽中花朵的分化过程需要消耗淀粉。与花芽中花朵分化密切相关的元素有N、P、K、Fe、Cu、B、Zn。  相似文献   

15.
喷布BA对柑桔内源激素及花芽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学柱  邓烈 《园艺学报》1992,19(4):314-318
  相似文献   

16.
韦莉  彭方仁  王世博  谭鹏鹏 《园艺学报》2010,37(8):1303-1310
以蝴蝶兰‘V31’为材料,观察了花芽分化过程,比较了成花诱导和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内C/N、核酸及相关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即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和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低温处理35 d达最大值;C/N值的2次高峰先后出现于处理15 d和30 d,进入花器官分化期,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C/N值均呈下降趋势。RNA和总核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处理15 d后持续增加,45 d后随着合蕊柱和花粉块的大量分化而迅速下降;RNA/DNA值在处理前30 d基本稳定,花芽萌出后急剧增长,而DNA含量的变化相对平缓。认为高水平的C/N有利于蝴蝶兰花芽的分化,RNA/DNA值(主要是RNA合成量)的急剧增长与植株由生理分化转向花芽形态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娟  汤浩茹  刘玲梅 《果树学报》2008,25(6):920-923,F0004
为了探讨AgNO3在离体培养物形态发生中的作用,以金水梨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梨叶片再生不定芽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胺含量会随着外植体细胞分裂分化迅速增加,其中腐胺含量在培养5d时形成高峰,精胺在20d时出现峰值,而亚精胺在培养过程中2次出现峰值。经AgNO3处理后叶片内源多胺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多,其中以0.1mg/LAgNO3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