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利用阳山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57~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阳山观测站气温、日照、风向风速、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与观测场四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探讨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除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原因外,观测场四周环境的变化对各气象要素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其中对风速和风向频率影响最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观测场四周环境快速变化,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较上个世纪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和其各项气象要素间具有很强的关系,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帮助农户有效预防不利气象条件,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结合本地温室大棚气象要素变化实际情况,提出防范气象灾害的策略,以期完善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长江北岸主要气象要素的特征分析及服务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如皋市气象站和如皋港自动站同时段的实测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类检索、对比分析等技术方法.探讨内陆与沿江北岸气温、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揭示其内在联系及个性差异,解读沿江气象要素变化的根本原因.建立如皋沿江主要气象要素定量化、数字化的预测预报指标,有效增强沿江地区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张训途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71-7273
[目的]对比分析南极中山站与我国内陆的气象要素。[方法]利用南极中山站建站以来的气象观测资料(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等),与我国内陆商河站的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地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分析要素间的不同变化关系。[结果]虽然两站的地理环境不同,分处南北半球,但两站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同一变化规律。气象要素年际间的距平关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正负距平的变化超前或滞后1~2年。[结论]该研究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业气象要素变化及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对湖南96个气象站1961~2004年的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处理,得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生育期内的关键农业气象要素未呈现明显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湘北棉区的农业气象要素向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方面变化;当前气候变化也明显有利于油菜冬前生长和安全越冬.这些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北海市1976~2014年8月份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北海市的气象要素进行年际和月变化统计分析,讨论8月份北海市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的年际、月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北海市1976~2014年8月份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北海市的气象要素进行年际和月变化统计分析,讨论8月份北海市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的年际、月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8年3次伴有雷暴或飑线的天气过程中揭阳市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发生时揭阳市各气象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飑线出现时各气象要素变化激烈,二者发生时都要求有风切变,飑线风切变更大些,得出飑线和雷暴天气现象的异同点,对今后观测飑线和雷暴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当区分好飑线和雷暴之后,在编报时需注意区分过去1 h和观测前1 h这2个时间段,选择正确的电码编报。  相似文献   

9.
子君 《新农村》2011,(4):41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莫过于春季。由于气象要素的多变,常易引起许多疾病复发。关节炎关节炎病人对于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USPLIN的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空间插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ANUSPLIN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过程,为相关人员在ANUSPLIN的参数设置、误差分析和协变量要素选择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以薄盘样条函数为插值理论,以专用气象数据插值软件ANUSPLIN为实现工具,并引入一个或多个协变量线性子模型,来实现多个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结果】完成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1980~2000年)多个气象要素月平均数据的栅格化,计算了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关系。【结论】ANUSPLIN以薄盘光滑样条函数为理论基础,引入协变量线性子模型,能较好地提高气象要素空间插值精度,且能反映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比率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区模型选择以样条次数为3次的局部薄盘光滑样条函数模型为最佳。温度的空间插值相对比较容易,且误差较小,1995-07平均相对误差为1%;风速、水汽压的误差中等;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误差较大,个别情况相对误差可超过50%。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0年四会市气象观测站50年逐日观测资料,对四会市出现低温和霜冻的日数、年、月变化及其强度、初、终日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出现低温、霜冻天气的前期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浅析,找出单站气象要素与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场部和青龙桥2个监测站2020年1—12月的大气负氧离子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八达岭附近逐时、逐月负氧离子浓度变化和气象要素与大气负氧离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八达岭林场管理处整体的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绝大多数负氧离子浓度在1 000个/cm3以上;负氧离子浓度具有显著的逐时、逐月变化,以“时”为单位,上午10:00和11:00左右的负氧离子浓度较高,以“月”为单位,8月和9月负氧离子浓度较高;大气负离子受到气象要素的影响十分复杂,同一月份同一气象要素2个监测站呈现的相关性不同,同一气象要素同一个监测站不同月份相关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均差值分析、相符率分析等方法,对即墨市国家一般气象站旧站1985~2014年气象要素进行纵向变化分析,对2014年台站搬迁过程中新、旧站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横向对比,查找要素差异,系统分析探测环境变化对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14年探测环境改变,引起旧站气温升高,风速显著减小,主导风向存在年际突变,年降水量比新站明显偏少。在各要素变化过程中,城镇化引起的探测环境改变是造成气温、风向、风速等要素改变的主要因素,站址变迁引起的探测环境改变与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保持台站长期稳定,对保证气象要素的连续性、代表性、准确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对兴宁市气象站近40多年来的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当前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的关键农业气象要素未呈现明显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不大。这些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土壤温度包括地面温度以及地面以下各层温度,它是基本气象要素之一,它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对气压、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都有影响,与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也有密切关系。当地球表面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后,不仅升高了本身的温度,也成为对流层空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所以土壤温度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即日变化和年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及影响日变化规律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光嵬  信志红  徐长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86-10988
应用东营利津蔬菜基地2009年12月~2010年5月日光温室内外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不同天空状况、不同时段温室内外温湿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的保温保湿性能明显,温室内温湿的变化与天空状况、室外气象要素的变化等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做好日光温室内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地面探测技术和气象仪器产品在不断更新,自动气象站的自动观测系统迅速推广;自动气象站是专门用于地面气象数据的自动采集、计算处理和存贮的设备。它根据气象要素值的变化,采集各感应元器件输出电量的变化,可以连续自动测量各气象要素值。  相似文献   

18.
田辉  路欣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32-332
根据周口市1971—200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周口市灰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并从地形气候、气象要素和城市化发展等角度,探讨了周口市灰霾天气频发的原因。结果得出:周口市灰霾日数的年代变化非常明显,且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受周口市地形特点、气候条件、气象要素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影响,灰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和分析怀远县气候变化趋势,采用怀远县1961—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怀远县平均气温增大,其中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年降水总量整体略有增加,在21世纪初,降水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表明怀远的气候变化呈暖湿化的发展态势。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均呈下降趋势,对3个气象要素下降贡献率最大的季节分别为夏季,春季和春季。21世纪初是气象要素年代际变化最明显的时期,春夏是年内气象要素变化幅度最大的季节。  相似文献   

20.
刘卉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4):126-127
利用实况观测数据,研究了台风"梅花"经过大连时气象要素实况的变化,包括气压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云的变化、气温的变化,为台风来临前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