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用粪肠球菌人工感染羔羊,复制粪肠球菌病病理模型。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病羊大、小脑有微血栓形成;大脑有噬神经和卫星化现象;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间质出血;脾脏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出现有许多上皮样细胞组成的上皮样细胞结节。结果表明,粪肠球菌引起羔羊出现的神经症状是非化脓性脑炎引起的,同时还伴随败血症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致羔羊脑炎肠球菌和羔羊正常菌群肠球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溶血特性、药物敏感性以及拥有毒力因子基因种类与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羔羊肠球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致病菌均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耐药,1株正常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及链霉素耐药.11株致病性肠球菌中有5株菌同时检测到esp、cyIA、asa1、ace、efa、EF0591和EF3314等7种毒力因子基因,2株菌没有检测到其中任何毒力因子基因.30株正常菌有3株菌存在gelE和EF3314,l株菌同时存在gelE、EF3314和asa1 3种毒力因子基因.正常菌群株3种毒力因子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在95%以上,与致病株相应序列同源性在96%以上.致病菌能导致小鼠死亡,而正常菌群肠球菌则不能引起小鼠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羔羊肠球菌病是由粪肠球菌引起羔羊以神经症状和败血症为主的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20%~50%,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粪肠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水、空气、尘埃、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羔羊上呼吸道的常在菌,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引起本病的粪肠球菌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4.
(一)羔羊痢疾。主要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肠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生后1—7日龄的羔羊,2—3日龄发病最多。可引起羔羊持续性腹泻,并可使小肠发生  相似文献   

5.
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某羊场导致羔羊脑炎的病原,对从3只病死羔羊脑、肝、脾、淋巴结等组织中分离到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生化试验、PCR检测、16SrRNA序列分析、进化树分析、药物敏感性及小鼠致病性测定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符合粪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小鼠致病性较强;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呋喃妥因极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敏感;应用DNA Man软件对分离株WS1、WS2、WS3、WS4、WS5 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粪肠球菌(NR-040789.1)的同源性分别为99.2%、99.0%、98.5%、98.5%和98.8%;经MEGA4.0软件分析的分子系统进化树(N-J法)表明5株分离菌与粪肠球菌之间的亲缘性最近。说明该羊场导致羔羊脑炎并死亡的病原为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6.
羔羊腹泻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经消化道感染和创伤而引起的一种多原因性疾病.本病在我乡养羊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其主要发生于20日龄内的羔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灰白色、黄色、绿色等稀水样粪便,消瘦、眼窝下陷、口吐泡沫、有的粪中带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可使大批羔羊死亡,常给农牧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2012年4月起用畜痢灵治疗羔羊腹泻,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聚集物质Asa1基因的部分片段,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9-T载体上,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测定序列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医学临床来源肠球菌聚集物质Asa1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在94%以上。结果表明,兽医临床和医学临床两种来源肠球菌聚集物质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极高,提示这两种来源的肠球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胀肚”是临床上对肠鼓气俗称。初生羔羊饱食后,喜卧于草地或阴凉处。时间长了胃肠蠕动机能减弱,乳汁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停滞在肠内的食物发酵或由于肠球菌大量增殖,就会产生过多的气体而“胀肚”。发病羔羊腹部迅速增大,导致持续性腹痛。常于数小时内死亡。(一)病因主要发生在母羊奶较多的羔羊。羔羊往往贪食,饱食后不愿活动,当胃肠机能减弱时,积聚在肠道的内容物分解发酵,或由于肠球菌过量繁殖,迅速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等)。由于气体刺激肠黏膜的感受器肠壁扩张、反射性的引起肠管痉挛性收缩,排气机能出现障碍,肠内产气和排气过…  相似文献   

9.
绵羊源性粪肠球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及动物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粪肠球菌属于链球菌科、肠球菌属,其为机会感染菌,自然界和动物粪便中大量存在。其在人医中不仅可以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在动物医学中尚未引起重视。石河子周围地区羊场羔羊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和神经症状为主、预后不良的疾病,羔羊发病时表现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全身抽搐、站立不稳,体温高达40℃,剖检整个脑部严重者有灰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呈弥漫性充血,似大理石样。羔羊的病死率达20%左右,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三个羊场发病羔羊体内分离到10株可疑菌,并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为特征,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羊群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常会诱发此病,给基层养殖户带来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羔羊痢疾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以剧烈持续性的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左右的初生羔羊,由于小肠有急性发炎变化,导致肠内容物带血,故该病又称之为红肠子病。本文就本病的流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屎肠球菌B13在动物体内定植的演变规律,试验选用日龄、体重相近的乐至黑山羊小羔羊12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代乳料(不添加益生菌),试验组前2周饲喂代乳料+高产细菌素屎肠球菌B13培养物(1×1010cfu/d·只),第3周开始只饲喂代乳料,试验期间连续采集羔羊粪便5周,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监测屎肠球菌B13在羔羊粪便中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肠道内屎肠球菌数量在试验期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对照组变化不大。在停喂益生菌制剂2周后,屎肠球菌仍呈规律性变化,且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腹泻率降低了47.40%(P0.05)。说明高产细菌素屎肠球菌B13能够在山羊体内稳定定植,并对维持羔羊消化道微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病因 主要发生在母羊奶较多的羔羊.羔羊往往贪食,饱食后不愿活动,当胃肠机能减弱时,积聚在肠道的内容物分解发酵,或由于肠球菌过量繁殖,迅速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等).  相似文献   

13.
<正>羔羊痢疾为初生羔羊发病急速的肠道传染病,最常见于一周龄以内的羔羊。根据资料介绍,各地方致病病原并不相同,有些地方常为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B型和D型。有些地方是大肠杆菌,肠球菌,或沙门氏杆菌以及轮状病毒均可引起本病。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产羔初期发病较少,产羔盛期发病数猛增,引起大批羔羊死亡。主要是羔羊痢疾的致病菌平常就存在于各种牲畜的肠道里,一般  相似文献   

14.
粪肠球菌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可引起鸡粪肠球菌病。近年来,国外对鸡肠球菌病进行较多研究报道,而国内研究报道较少。文章从鸡粪肠球菌病流行情况、传播途径、病理模型、病理变化和分型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鸡粪肠球菌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希望为鸡粪肠球菌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羔羊痢疾是一种细菌性肠道疾病,此类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引起。病菌通过口咽道进入动物体内,并随着粪便排泄出来,造成肠道炎症和病原体的大量排放,同时也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和消化道不适。随着羊养殖规模的增加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羔羊痢疾的发生频率逐渐上升,对其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 PCR 技术从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 XJ05基因组中扩增得到 LuxS 基因的全序列,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与其他细菌相应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粪肠球菌 XJ05的 LuxS 基因全长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具有功能序列HXXEH,核苷酸同源性与 GenBank 上的枯草芽胞杆菌和粪肠球菌 V583同源性最高,分别为61.2%和100%;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诱导后表达分子质量为20 ku 的蛋白质,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特异性条带。说明 XJ05的 luxS 基因与肠球菌 V583和枯草芽胞杆菌亲缘关系较近,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7.
对致羔羊脑炎肠球菌E129-3菌株溶血素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对兔红细胞的作用,探讨了肠球菌溶血素的特性及溶血类型。结果表明,小白鼠、兔、犬红细胞对该溶血素最敏感,牛红细胞不敏感。该溶血素可以被DTT、Ca^2+活化,被蛋白酶K、EDTA、Zn^2+、Cu^2+抑制。在培养后2h,细胞浆内着色不一致或密度降低,5h时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膜较完整。提示,肠球菌溶血素为成孔蛋白类溶血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及实验室病原分离等方法,从一例鸭死亡病例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染色镜检、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质谱检测、16S rDNA测序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细菌为粪肠球菌,并最终确诊该起鸭死亡病例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通过实施新霉素等药物治疗,鸭群逐渐恢复健康。该病例提示,要提高对鸭粪肠球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鸭群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科学合理用药,这样可有效防范鸭群粪肠球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综合众多临床病例,我们发现猪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在患病率中已发生了引入注目的变化,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在减少,而原来较少见的肠球菌感染却在逐年上升。由于肠球菌尿路感染在治疗上有一些特点,且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为此,我们对分离到的39株肠球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有无高度耐药[指最低抑菌浓度>2000mmol/L(μg/ml)],对常用的β-内酰胺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对氨苄青霉素与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联合敏感试验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中的一类,肠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目前已发现的肠球菌种已经增至近32种,常见的是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鸟肠球菌(E.avium)、坚韧肠球菌(E.durans)等,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肠球菌在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属于正常存在的菌群,但是异位寄生于各器官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感染.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旧称粪链球菌)以及屎肠球菌(旧称屎链球菌)一般情况下没有致病性,并且多年来一直用于微生态制剂加以利用,主要配合益生菌制成,可以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的一些消化道疾病.但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某些菌株以及肠球菌的某些成员与动物致病性有关,如禽肠球菌(E.avium)、粪肠球菌(E.fa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鸡肠球菌(E.gallinarum).肠球菌可以感染各种年龄阶段的禽,其中屎肠球菌临床上能引起禽的败血症.屎肠球菌在鸡的饲养环境中也普遍存在,能够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5].本次屎肠球菌感染鸽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机体消瘦、腹泻、零星死亡,可初步断定为慢性感染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