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昌县共有草原面积 4 6 33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 2 2 8万hm2 ,由于人们对草原进行掠夺式的利用 ,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原生产能力降低 ,草原大面积退化。因此 ,加强草原管理 ,加速草原建设 ,防止草原退化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现阶段草原工作的主要任务。1 草原现状永昌县天然草原可分为七大类。荒漠类草场 :面积 1 5 6 3万hm2 ,占草场总面积的 33 7% ,在各类草场中面积最大。其中可利用的面积 5 83万hm2 ,占全县草场可利用面积的 2 5 57%。土壤为棕钙土、灰棕荒漠土和盐化荒漠土。植被以旱生、超旱生半灌木为主。主要有红…  相似文献   

2.
1 自然概况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面积25.52km2,占全省面积的35.44%,可利用草场面积416.07万h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1%。平均产草量1419.75kg/hm2,盆地年降水量在16.8~330.6mm之间,年蒸发量在700~3 000mm,年日照时数3000以上,无霜期87~131d;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 500m以上,属荒漠伴荒漠及高寒草甸类草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旦破坏,不易恢复,由于连年来自然和人为因素,使草场严重退化,可食牧草降低,草地生产力低下,草畜矛盾加剧,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农牧民生活困难,而且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草原沙化、盐碱化面积剧增,地表裸露,风沙风暴频繁发生。据统计,目前全区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30%,草地产草量连续20年来下降40%左右。2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省有荒漠、半荒漠草地八千多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40%左右,主要分布于河西地区,是河西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为了改变该类草地植被稀疏、生产性能低下、退化严重的状况,促进河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自1981年以来,我们在永昌县近五十万亩的半荒漠草地上进行了培育改良试验。  相似文献   

4.
朱广铎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109-109,112
1基本条件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形地貌复杂,平均海拔2 933m,总土地面积20.05万hm2,其中有天然草场5.42万hm2,人工草地1.1万公顷,林地6.67万hm2,可利用的自然草地、人工草地和林地面积大。年平均气温3.2℃,平均无霜期140d,年降水量525.7mm,年平均日照数为2 421.1h,日照百分率为55%,光照充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5.
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生立 《青海草业》2005,14(3):51-55
利用现场取样的方法,对都兰县天然草地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天然草地212.66×104hm2,有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高寒沼泽、灌丛草甸、疏林类草场等共十二大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其中,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104hm2,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0.03×104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533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104hm2,可载畜140.94万羊单位。草地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不足和鼠害,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夏、秋草场分配不合理,有的放牧过度,有的利用不足。提出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湿润气候与干旱气候、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过渡地带,草地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极具特殊性。其总面积65.46万k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316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35%。其天然草地植被主要包括疏林草地、灌丛草地和草本植被草地三大类,面积分别为100.29万hm2、721.11万hm2和2343.7万hm2,各占该区天然草地植被总面积的3.17%、22.78%和74.05%。由于长期受到人为强烈干扰,植被退化、沙化严重,生产力急剧下降,成为我国北方生态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草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应重点注意植被类型的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适宜的封育期限和放牧利用强度,同时加强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季节畜牧业和减轻草地放牧压力,消除草地退化沙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青海草业》2006,15(3):61-61
海南州目前拥有草原工作站6个,其中州站1个,县站5个。共有职工90人,专业人员47人,非专业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14人,本科学历的有16人,大专学历的有32人,中专学历的有19人。全州现有天然草地面积338.00×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99.11×104hm2,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8.5%;冬春草场165.20×104hm2,夏秋草场200.58×104hm2,分别占可利用草地的55.23%和44.77%。天然植被主要由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荒漠等组成。草地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  相似文献   

9.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30′~37°00′,东经101°46′~102°45′之间.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7.O万hm2,其中暖季可利用草地面积9万hm2,冷季可利用草地面积8万hm2.由于多变的地形、地势、水份、光照、温度、坡向、坡度等自然条件,随海拔高度为转移演变,出现规律性的五种不同的草场类型,即疏林草场、灌丛草甸草场,高山草甸草场、高山石质荒漠草场、浅山干旱丘陵草坡.  相似文献   

10.
豆科牧草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畜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豆科牧草具有改善草地氮素平衡,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及防止水土流失等生物学特性,豆科牧草是草地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首选草种之一,应得到重视。互助县现有天然草场6.913万顷之一,应得到重视。互助县现有天然草场6.913万公顷,近年来,草场退化严重,可食豆科牧草少,据1998年普查,全县有退化草场6.098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0%,其中沙化草场1.8万公顷,鼠虫害发生面积4.835万公顷,毒杂草发生面积4.461万公顷,草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