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2):47-47
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1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棉花与油菜套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泗棉2号、湘棉15号等。油菜应选择高产、早熟或中熟偏迟的高杆品种,如杂交油菜秦油2号,双低油菜湘油13号,还有湘油10号等。棉油两熟套种,...  相似文献   

2.
湘油13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3号(原编号224-2)系湖南农学院油料研究所用国内优质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与早熟品种湘油10号杂交选育而成.1990~199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在三年区试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1992年4月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议,1994年通过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湘杂油1号     
湘杂油1号(湘油11号X466)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其栽培要点如下:1 选育过程湘杂油1号是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的杂种.母本为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自交系,父本466为单低油菜品系(来自81011的自交选系).1985年春配制杂交组合,经两年比较试验,比对照湘油10号增产29.3%,比对照湘油11号增产18.26%.1982年正式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  相似文献   

4.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5.
湘棉16号     
湘棉16号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86-1)F4作母本,(无酚1号×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湘棉16号1992年至...  相似文献   

6.
湘油15号     
《作物研究》2002,16(3):113-113
1 选育过程由湖南农业大学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而成 ,母本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1号 ,父本为湘油 10号。 199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 ,2 0 0 1年 3月通过江西省审定 ,同年 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1999年获国家重大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2 0 0 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是国家重点推广油菜品种。2 特征特性芥酸含量仅 0 .5 8%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为 2 0 .2 9μmol/ g;种子含油量 4 1.11%。生育期中熟偏早 ,长沙地区 9月中、下旬播种 ,翌年 5月 5日左右成熟。在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为 2 2 83kg/ 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5 .7% ,…  相似文献   

7.
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湘油11号、湘油13号和秦油2号不同播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西三熟制地区最适宜的油菜播种期为9月20日左右,并对不同播期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杂油6号是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为湘油15号,父本为742.在湖南省和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305.35kg/hm2和2 309.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9.54%和21.53%,均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种子含油量为42.37%,粗蛋白含量23.33%,油中芥酸含量0.46%、饼中硫苷含量24.16μmol/g.2003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邻近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10.
黄虎兰 《作物研究》2004,18(1):22-24
湘杂油5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其推广应用,开展了与该省主推品种湘杂油2号和湘油15号的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熟期早,比湘杂油2号早2 d,比湘油15号早7 d;(2)生长发育进程较快;(3)其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荚果数多和每荚粒数多.因此,在生产上要在适期范围内促早播,同时还要加强前期肥水管理,为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湘春豆28号是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9代选育定型的高产、高油中熟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湘春豆28号的选育经过、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湘油11号是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委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进行大面积推广.1987年湖南农业大学亦正式列题,由我们直接组织在省内外进行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湖南省的水稻品质育种进展迅速 ,特别是晚籼品质育种进展尤为显著 ,已先后育成了系列中高档优质稻品种 (组合 )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使湖南省的稻米品质得到了不断改良。我们以“泰国香米”的品质为目标 ,育成了丰产性较好、米质更优且有香味的晚籼新品种湘晚籼13号 (原名农香98)。这也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继香稻湘晚籼5号、湘晚籼10号之后 ,育成的又一个综合性状更为全面的优质香稻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选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  相似文献   

14.
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于1993年在生产上进行验证,1993年底颁布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宣传了执行系列标准的重要性,并组织贯彻实施.根据各地反应,该系列标准制定及时,切实可行,并已取得了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种子管理部门根据单低、双低油菜品种标准,种子标准,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分析方法和抗病虫鉴定标准,进行品种审定,共审定了三个单双低油菜品种(即单低品种湘油14号,湘杂油1号,双低品种湘油13号);在区试中,取消一个品系(571)参加区试的资格.  相似文献   

15.
湘春豆13号     
湘春豆13号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中熟偏早的大豆品种。主要特点是:(1)丰产性、稳定性好,省区试平均产量2230.50kg/hm2,比湘春豆11号增产6.3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23.50kg/hm2,比湘春豆11号增产13.62%。(2)耐...  相似文献   

16.
威优402     
威优402(V20A/R402)是湖南省安江农校选配的杂交早稻迟熟组合。1991年3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双季稻区推广。1产量表现1988年湖南省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05.7kg,比对照湘早籼1号增产17.7%。1989~1990年两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16.9kg,比对照威优49增产2.8%,日产量4.45kg,比威优49高0.13kg。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kg左右,高产丘块可超过550kg。如怀化市桐木乡1990年成片种植100亩,平均亩产525kg。2主…  相似文献   

17.
湘杂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杂棉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采用人工去雄制种途径选育的杂交棉系列品种。现已审定命名的有两个品种即湘棉1号、2号。自1995年1月审定通过后,湘杂棉在湖南得以大面积推广。1997年湖南推广种植湘杂棉12万公顷,占植棉面积的68.2%,全省皮棉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18.
湘杂棉23号(原名湘Q173)是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和湖南隆平高科亚华棉油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它具有高产、高品质、耐病、抗虫等特性。2009年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9)第138号],准予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应用。2011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审棉2011001)。  相似文献   

19.
湘油14号     
湘油14号系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栽培要点如下.1、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湘晚籼 13号 (原名农香 98) ,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湘晚籼 5号作母本 ,湘晚籼 6号作父本杂交 ,经 4年 6代选育 ,于 1997年定型的一个米质优、丰产性好、且有香味的晚籼新品系。1999,2 0 0 0年参加湖南省区试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比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该品种现被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列为该公司开发、生产高档优质米的主要原粮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1 品比、区试结果1997年参加湖南省水稻所新品系比较试验 ,折合产量 72 82 .5 kg/ hm2 比对照湘晚籼 1号增产 8.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