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土壤供硫状况及小麦硫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河南31个县(市)54个点的土壤硫素的测定结果表明,有40%的点次有效硫一较低。但在施用含硫磷肥、钾有机肥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有效硫的含量。在中、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施用硫肥90kg.hm^-2,可增产2.0-9.0%,施硫肥180kg.hm^-2增产10.8-14.4%,经检验达显著水平。硫肥的增产效果主要在于增加hm^-2的小麦穗数。  相似文献   

2.
施用氮、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育于凝灰岩和冲积物的水稻土施用氮,硫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施硫在高氮下使籽粒产量增加了12.7%,水稻施硫在低氮下使稻谷产量增加6.9%,(2)在高氮条件下施用不同硫源对水稻无明显增产作用,对油菜的增产作用硫磺和S95大于石膏;(3)施用硫肥增加了油菜和水稻的N和S吸收量,并提高了它们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油菜施用硫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施用硫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硫磺用量以22.5 ̄30.0kg/hm^2处理的油菜籽产量较高,用量较经济,同为30.0kg/hm^2硫量处理,施用过磷酸钙要优于施用硫磺。因此,油菜生产上选用一定量的过磷酸钙替代钙镁磷肥作磷肥,同时能达到良好的供硫目的。  相似文献   

4.
发育于4种不同母质土壤施用硫肥对油菜产量影响的结果显示:(1)在缺硫严重的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上施用硫肥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普钙、S-95和硫磺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81.4%、61.1%和51.7%;在中度缺硫的冲积土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上,施用不同硫源虽然都有增产效应,但只有普钙的增产效应达到5%显著水平;在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的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上,只有在严重缺磷和施用磷矿粉的条件下,施硫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2)在供试的3种硫源中,普钙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最大,而S-95和硫磺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无显著性差异;(3)硫肥基施的增产效应要优于追施的增产效应;(4)红壤地区,每公顷施用30~45 kg P2O5普钙的条件下,普钙中所含的硫通常已能满足油菜对硫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张掖地区盐化草甸土上按N165.0kg/hm^2、P52.5kg/hm^2、K81.0kg/hm^2、Zn(硫酸锌)30.0kg/hm^2、Mn(硫酸锰)45.0kg/hm^2、Mo(钼酸铵)7.5kg/hm^2用量混配后施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P、NPK、NPZn、NPMn和NPMo混配基施,可使小麦籽粒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38.9%、61.8%、60.3%、43.6%和45.0%,净产值分别增加13.2%、31.0%、31.8%、16.0%和14.8%,氮肥利用率分别达到27.6%、40.4%、40.2%、37.0%和38.5%,磷肥利用率分别达到9.2%、15.0%、12.8%、12.8%和13.7%,以NPK和NPZn混配施用效果最佳。同时查明,在不同混配肥处理中,小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由穗粒  相似文献   

6.
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缺硫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确定缺硫诊断指标,进行了水培和大田试验,结果:(1)施硫可提高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较缺硫处理有极显著的增加,有效硫含量中等的沙质田,硫肥(石膏)用量以含纯S15kg/hm^2为宜;(2)不同生育期缺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分蘖期缺硫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苗期和抽穗期,生产上硫肥宜作基肥施用;(3)水稻缺硫诊断的适宜部位是叶片,分蘖期水稻硫素营养诊断的临界值是:  相似文献   

7.
高沙土农区地膜直播玉米在施氮量由原来345.0kg/hm^2下降到300.0kg/hm^2情况下,施肥重心适度后移,基肥、拔节肥、孕穗肥所占比例分别由40%、40%、20%调整为10%~20%、40%~50%、30%~40%,产量在原来6000kg/hm^2基础上提高了676.5~1695.0kg/hm^2。  相似文献   

8.
硫肥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1999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S95,硫磺粉、普钙以及施用15,30,60kg/hm^2的硫肥(S,以S95为硫源)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显著增加油菜籽粒的产量,增产幅度为17.3%-42.8%,S95的肥效优于硫磺粉和普钙,施硫肥(S)15,30,60kg/hm^2对油菜籽粒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秸秆和根系的干重比对照高19.9%-66.8%,但尚未达显著差异。施用硫肥显著提高油菜籽粒的含硫量,降低油菜籽粒的氮硫比,其升降幅度与硫肥用量相关,施用硫肥对油菜籽粒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蒜施用硫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和1996年在平凉市青龙乡王堡村进行的大蒜施硫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篱用硫肥能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在75.0 ̄225.0kg/hm^2的用量范围内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其经济量最佳施硫量为182.4kg/hm^2,最高产量施硫量为200.5kg/hm^2。  相似文献   

10.
小麦追肥中,每公顷施沸石300kg(碳铵:沸石=2:1),增产小麦660.0kg,增产率13.77%,秋播小麦镀肥碳铵中掺入沸石1500 ̄2250kg/hm^2,当季增产492.8 ̄1435.5kg/hm^2,增产率9.66% ̄32.99%,第二年持续增产10% ̄20%,第三年持续增产4% ̄20%,三年共增产小麦1734 ̄3679kg/hm^2,实验表明沸石具有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本文研究,二次多项式的95%最大产量相应的施氮量水平分别2为137.5kg/hm^2和120.6kg/hm^2,冬不麦和夏玉米轮作总产为14402kg/hm^2,基本达到了吨粮田水平,研究表明,为减少作物收获后0-100cm土壤NO3一N残留量,同时维持作物产量水平,可施用二次多项式95%最在产量相应的施氮量水平,也达到了减少土壤NO3-N淋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引种和栽培试验表明,华杂2号油菜适合安徽省种植,尤其适合一年二熟地区种植,单产3000kg/hm^2的最适农艺措施为:9月中旬播种育苗,MET化控,10月下旬转移,密度15万株/hm^2,施N180kg/hm^2,P2O590kg/hm^2K2O105kg/hm^2硼砂15kg/hm^2,磷,钾,硼肥一次性基施,N肥按底肥,苗肥,苔肥=5:3:2,施用。注意防菌核病,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优质。  相似文献   

13.
据1995~1998年秋播的不完全统计,黔油双低2号在贵州省内外共推广种植约6.72万hm^2,其中省内约4.72万hm^2。油菜籽平均单产达1669.95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每hm^2增产油菜籽178.10kg,增产幅度达11.56%;每hm^2主副产品产值(油菜籽、油菜饼)增加770.40元,增值幅度达16.60%;历年累计总产油菜籽11022.23万kg,新增产值2696.79万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州黄壤水稻土磷钾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氮肥作肥底,采用磷、钾2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在黔东南州不同海拔的黄壤水稻土进行水稻磷钾营养试验,结果表明,黄壤水稻土普遍缺磷,每kg可增产稻谷5.4kg.每hm^2施有机肥1.5万kg、土壤速效钾>100mg/kg时,可不施用化学钾肥;当土壤效钾<80mg/kg时,施化学钾肥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试验获得了不同肥力水平黄壤水稻土磷、钾最佳施肥方案4套,按此方案实施每hm^2可获得稻谷产量8100  相似文献   

15.
土壤供肥能力与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土壤供肥能力与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郊区的壤质草甸稻田土的供肥能力大约为氮98.4kg/hm^2,磷94.95kg/hm^2,钾142.05kg/hm^2,施用化肥可明显增加稻谷产量,但不同化肥的增产效果不同,在肥料三要素中,仍然以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肥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施化肥情况下,单纯施用农肥亦可获得  相似文献   

16.
高寒半干旱区莜麦田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半干旱区土壤缺氮贫磷,增施氮磷肥能显著提高莜麦产量,且氮磷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磷配合施用有机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单无机肥时N,P2O5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9.26-86.80kg.hm^-2和58.87-65.09kg.hm^-2,施有机肥22500kg.hm^-2时则分别为54.18-58.50kg.hm^-2和27.14-29。.11kg.hm^-2。  相似文献   

17.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轮作田磷肥施用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年定位研究表明,在关中灌区土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中,将磷肥施于小麦,每kgP2O5平均增产14.9kg,后作玉米平均增产7.3kg,磷肥利用率25.6%,比等量磷肥施于玉米的增产效益高。施磷肥后,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多,耕层下土壤因得不到磷素补充,有效磷含量减少较多,年生产粮食10.5~12.0t/hm^2,年需要施磷肥(P2O5)105~120kg/hm^2,可维持土壤磷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秧龄,密度,施氮量对中籼X07S/紫恢100号特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秧龄,密度,施氮量对X07S/紫恢100号的特征特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施氮量〉密度〉秧龄,且各因素差异均达1%水平,q测验显示,最适秧龄,最适密度,最佳纯氮量分别为38d,0.0万穴/hm^2,150.0kg/hm^2本试验最优处理组合是,秧龄40d,密度9.0万穴/hm^2,纯氮150.0kg/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96年和1998年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黑土上化肥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N肥是主导的增产因素,其最佳产量和最佳量分别为12738.6kg/hm^2和291.6kg/hm^2,及11542.7kg/hm^2和277.8kg/hm^2,不同N肥用量下肥料利用率分别变化在32.3%~64.3%及35.5%~62.2%之间。根据最佳产量找出“最佳”利用率分别在49%和51%左右  相似文献   

20.
田间和温室试验表明:在供试褐土上,氮、磷肥对陕354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效应为氮〉钾〉磷,初步发现钾肥有明显增产效应。此外,硫肥有增产作用,硫锌、硫锰或硫锌锰配施增产显著。试区小麦高产施肥中应注意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补充问题,并应注意各种肥料的平衡施用。最佳施肥量为N217kg/hm^2,P2O5,99.1kg/hm^2和K2O107.1kg/hm^2m,N:P2O5:K2O最佳配比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