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蛤蚧也叫大壁虎,是一种珍贵的野生经济动物。蛤蚧的干制品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也是配制“蛤蚧精”、“蛤蚧酒”、“蛤蚧大补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蛤蚧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等功效,可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老人虚弱性咳喘、心脏性咳喘、面浮身肿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蛤蚧也叫大壁虎,是一种珍贵的野生经济动物.蛤蚧的干制品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也是配制"蛤蚧精"、"蛤蚧酒"、"蛤蚧大补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蛤蚧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之功效,可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老人虚弱性咳喘、心脏性咳喘、面浮身肿等疾病.蛤蚧在国际、国内非常畅销,很受医药部门的欢迎,而且价格也很高.人工饲养蛤蚧,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3.
蛤蚧是珍贵药用动物,营养保健价值很高.具有抗风湿、强心润肺、消疲解痛、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制成的蛤蚧酒、蛤蚧糖浆、蛤蚧精等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目前蛤蚧自然资源锐减,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正> 蛤蚧属于壁虎科动物,又名仙蟾、大壁虎,是一种珍贵的野生经济动物。蛤蚧干制品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喘咳功效。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现将其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蛤蚧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由于目前蛤蚧自然资源锐减,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一、生物学特性蛤蚧属爬虫纲晰蜴目壁虎科。自然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湘南也有少量资源。蛤蚧喜居山岩坡壁,有冬眠和蜕皮习性,白天匿居,晚上觅食、嬉戏;眼大圆睁,不能开闭;脚趾头腹面的鳞片有吸盘作用,可在墙壁、天花板上自由爬行。喜吃活食;尾易断,可再生。  二、建场蛤蚧舍宜建造在干爽、通风阴凉、安静的地方。面积大小视饲养规模而定,一般长4米、宽2.5米、高2.2米,每间房可养400条蛤蚧。饲养房顶部要建蛤蚧活动场,场高1.2米,四周…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6):24-24
蛤蚧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8,(11)
蛤蚧,又名壁虎,属爬行动物。蛤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珍贵的中药材,可制成蛤蚧酒、蛤蚧糖浆、蛤蚧精等,具有益精壮阳、润肺补肾、定喘止咳等疗效。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因此开发蛤蚧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现将蛤蚧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饲养饲养场宜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用石头和砖砌成空心假山,分假山壁和假山心两个主要部分。假山壁分为砖壁和石壁两层,砖壁高3米,宽2.3米,长3米。两边离地1米处各开数个方形小洞,顶上开1个天窗,一侧开门,一侧开窗。石壁用石块砌成,紧贴于砖壁之外。窗、门、小洞均设铁丝纱网。假山心全用石头砌成,位于砖壁之内,长1.7米,宽1米,一侧与砖壁顶连接.离地1米以上,四周开许多小洞,为蛤蚧栖息处。饲料以昆虫为主,安装一盏20瓦的黑光灯,一夜诱捕的昆  相似文献   

8.
张泉鑫 《农业考古》2004,(3):258-259
蛤蚧(Gekko gecko)又称大壁虎(大守宫),古称蛤蟹、仙蟾等。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蛤蚧去除内脏的鲜体或干燥全体都是一种贵重的中药,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温肺、止咳等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心脏性喘咳、阳痿早泄、四肢浮肿等病症。目前以蛤蚧为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 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是市场上紧缺的一种贵重药材。一、生活习性蛤蚧常栖息于比较阴暗、湿润的地方,是一种食肉性动物,以捕食活的昆虫为主。蛤蚧视力差,怕强  相似文献   

10.
一、蛤蚧的用途与效益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属爬行纲、蜥蝎目、壁虎科,壁虎属。在我国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区。蛤蚧是国内、外紧缺贵重药材。临床表明,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定虚喘,有滋补强身作用。二、生活习性蛤蚧,栖息在悬崖石壁洞缝、树洞、房舍墙壁顶部,尤其是昆虫多、草高的山崖上。其生活有“七大”特点:①几条或单独及成对生活于洞中;②喜温暖,夏在阴凉处,冬在避风处,居高而栖,喜暗怕光;③遇险自切其尾而逃,尾以后再生;④主食活昆虫;⑤冬眠,蛤蚧当气温出现8℃以下时冬眠,18℃以上时苏醒;…  相似文献   

11.
正蛤蚧学名大壁虎,是我国名贵的动物药材,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局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一、养殖场地选择蛤蚧养殖场最好建在地势高旷、四周开阔、光照充足、通风干燥、虫源丰富的地方,也可以将旧房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二、饲养管理1.小蛤蚧的饲养管理(1)养护:小蛤蚧孵出前,先将养殖笼、遮光麻袋、料盘、饮水盘等消好毒。小蛤蚧出壳后,即可放入养殖笼内精心护理。保持笼内通风透  相似文献   

12.
蛤蚧具有补肺滋肾、定喘止咳的功能,是广西特产动物药材,大多为野生产品.广西的大新、钦州、贵港等市县都有人工养殖蛤蚧.蛤蚧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市场上紧缺药材,常常有价无货.有关人士认为发展蛤蚧人工养殖是缓解上述局面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本质藤本,以果实入药,有敛肺、滋肾、止汗、涩精功效,临床常用主治咳喘、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精神衰弱等症。五味子是人们喜爱的珍贵药材,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是市场上紧缺的一种贵重药材。 一、生活习性 蛤蚧常栖息于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是一种食肉性动物,以捕食活的昆虫为主。蛤蚧视力差,怕强光,白天一般伏卧不动,夜间活动频繁,特别是夏天最为活跃。入冬以后,在温度低于 13℃时,蛤蚧即进入冬眠状态,到第二年温度升高到 15℃以上时开始活动, 17℃- 18℃时开始吃食, 22℃- 30℃时最为活跃,摄食旺盛,活动觅食时间多在黄昏后。 二、繁殖 蛤蚧出蜇寻食后, 1个月左右开始产卵,雌蛤蚧在产卵前用脚把产卵的地方扒得很干净,待能粘住卵时才产卵。雌蛤蚧每次连续产卵一对,卵如中指般大小,卵刚排出时壳是软的,半小时后变硬。卵变硬前,雌蛤蚧守候在卵旁,防止雄蛤蚧和其他动物将壳咬破。蛤蚧每产一对卵,约隔 50天又生一对卵,一年可生 4次。蛤蚧卵不需要孵化,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控制温度在 30℃- 33℃时,约 70- 80天即可孵出小蛤蚧。若秋冬产卵,需到翌年夏天才能孵化出蛤蚧。因此,为提高蛤蚧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率,缩短孵化期,可将待产卵的雌体养在笼内,并用纸格隔开,纸格内贴一层薄纸,供蛤蚧产卵。笼内供以饮水,笼外遮光,使蛤蚧能安全产卵。然后扯下薄纸取卵,在一定温度下孵化。初生后的小蛤蚧约 6厘米左右,为避免雄蛤蚧的追咬,应放在小铁笼内单独饲养,地方可在蚊子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采食。待养到手指头大小时,才开笼进行大群饲养。  相似文献   

15.
蛤蚧是一种名贵药用动物,有定喘止咳、润肺益肾、舒筋活血等功效,广泛用于制药、浸酒、入菜,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货源稀缺,价格坚挺。因此,人工养殖蛤蚧既能缓解产不敷销的矛盾,又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可出口创汇。其养殖技术如下。一、场地选择野生蛤蚧主产南方各省,多  相似文献   

16.
蛤蚧养殖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为国内外紧缺的贵重药材、市场需求量大,其养殖是农家快速致富的一条新门路。 蛤蚧生活习性及特征 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喜居山岩坡壁,石洞裂缝、屋宇檐下或洞中。喜食活虫、好争食,日伏夜出,冬眠夏活跃。雌蛤蚧粗肥、稍黄色、花纹稍细;雄蛤蚧稍黑,花纹较粗,体稍瘦,每条重100~200克,雄蛤蚧体较小,尾稍尖,药物作用强。  相似文献   

17.
蛤蚧又名大壁虎,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蛤蚧是重要的动物药材,具有益肾补肺、定喘定嗽的功效,主治肺肾两虚、气喘咳嗽、咯血、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消渴等病症。  相似文献   

18.
决策参考     
人工驯养栗蚕经济效益可观栗蚕是野生吐丝经济昆虫,又称灯笼蚕,广泛分布于我国“三北”和中南等地区,辽宁则是主产区之一。栗蚕丝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天然纤维,因其具有独特的荧光性和闪烁性,而被用做多种防伪标志和高档服饰的珍贵原料。栗蚕蛹不仅是高蛋白(51.73%)、低脂肪(22.42  相似文献   

19.
正五味子作为东北地区珍贵的地道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等作用,主治咳喘、肺虚、心悸失眠、久泻、自汗、盗汗等症。辽宁地区栽培的五味子质量好,药用价值高,素有"辽五味"之称,主要分布在辽宁丹东、本溪地区。近年来随着五味子价格的上涨,栽培前景看好。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蛤蚧是一种药用动物,有定喘止咳、润肺益肾、舒筋活血等功效,广泛用于浸酒、制药、人菜,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货源稀缺,价格坚挺.因此,人工养殖蛤蚧既能缓解产不敷销的矛盾,又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