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在烯丙醇单体上进行了一复合份菁的合成,对合成的光敏染料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合成这种复合份菁。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2种光敏染料的半波电位,计算了2种光敏染料的最低空位能级和最高占有能级,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为我国特产之一,不但广泛用于中医药,还是生产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此外,五味子还可用于食品、饮料、纺织染料等诸多领域。由于药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近几年,受到国内外医药、保健食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CTS)和活性艳蓝KN-R染料为原材料,通过两步反应法制备新型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仪分析其结构和化学基团,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水溶性进行检测;采用常压浸渍法制备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染色薄木,用光谱光度仪进行表面颜色及日晒和水洗色差测量;用菌落计数法定量表征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TS分子中大量—OH、少量—NH2基团被—CH2COOH基团取代,染料中的—SO-3和N,O-羧甲基壳聚糖中质子化的—NH+3发生反应;羧甲基化和染料接枝反应使得CTS结晶度下降;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的水溶性得到显著改善;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可明显改善薄木的染色效果,且染色薄木的耐日晒和耐水洗牢度均提高;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染色薄木的抗菌性能优于活性艳蓝KN-R染色薄木。   相似文献   

5.
浅议天然植物染料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染料植物资源丰富,植物染料染色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与化学合成染料相比,天然植物染料安全无毒,具环保效应,其中一些还兼有抗菌、防紫外线作用,适合于开发新功能型纺织品。但其生产应用还存在染料供应难、重现性及染色牢固度差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开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选育、培育出具有良好前景的染料植物并改进传统工艺,在保护植物资源前提下,推进天然植物染料生产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一种份菁的半波电位,计算了该光敏染料的最低空位能级和最高占有能级,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重视性好,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相薇 《农业与技术》2013,(3):206-208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由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制备过程无污染等优点成为近几年来太阳能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DSSC光阳极、敏化染料和电解质几个主要结构的特点、分类及发展并对DSSC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染料副产品作为肥料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情况下,施用染料副产品与硫酸铵在油菜的生物量、叶面积、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都高于空白对照处理。基施条件下,施用硫铵和染料副产品较空白对照产量分别增加3.25倍和2.73倍;喷施条件下,施用硫铵和染料副产品较空白对照产量分别增加97.1%和76.5%;施用染料副产品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其它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古今农业》2021,(2):59-6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植物染色技术的国家,染料作物栽培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古代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染料作物的播种、栽培、收获等技术,使得中国植物染料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到了近代,传统染料作物受到合成染料的冲击逐渐衰落,但仍有部分地区以此为生。该文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史料,从作物栽培史的角度出发,选取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蓝、红、黄、紫四种颜色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染料作物的栽培起源与发展、种类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修复技术是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产电微生物所具有的非特异性降解能力,使其在实际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介绍了产电微生物的染料降解机理、电子递质的作用以及不同条件对染料降解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产电微生物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已合成的新型Zn卟啉光敏染料YD2-o-C8,设计一系列以苯、噻吩为共轭桥,以羧酸、氰基丙烯酸为受体的Zn卟啉类光敏染料分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Zn卟啉类光敏染料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稳定构型.研究表明:对桥位和受体的功能化修饰降低了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减小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到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差.对于DSSCs中新型高效Zn卟啉类光敏染料的分子设计和性能筛选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Coherent excitations of intricate assemblies of molecu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ural photosynthesis. Microcavities are wavelength-dimension artificial structures in which excitations can be made to couple through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s with confined photon modes. Results for microcavities containing two spatially separated cyanine dyes are presented here, where simultaneous strong coupling of the exci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 dyes to a single cavity mode leads to new eigenmodes, described as admixtures of all three states. These "hybrid" exciton-photon structures are of potential interest as model systems in which to study energy capture, storage, and transfer among coherently coupled molecular excitations.  相似文献   

13.
选取8株白腐菌分别与偶氮类染料刚果红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共培养5d,进行脱色菌种筛选,发现白干酪菌和白耙齿菌对刚果红的脱色率均达到99%,血红密孔菌对结晶紫的脱色率达到90.62%.结合木素氧化酶系定性检测的结果,证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漆酶活性是影响染料脱色率的主要因素;在振荡培养方式下菌种对染料的脱色率高于静置培养;利用筛选出的高效脱 色菌对简单混合染料进行脱色试验,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表明单一菌种的脱色效果要好于混合菌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在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废水所含染料种类的变化对厌氧脱色菌群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8种不同的染料进行浓度梯度驯化从厌氧污泥中富集得到的脱色菌群,测定了驯化后菌群对其驯化染料的脱色率,并将获得的各个菌群基因组DNA以细菌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获得菌群的基因组DNA特征指纹图谱.脱色试验结果显示,经偶氮染料驯化后的菌群对其驯化染料的脱色率要高于经蒽醌染料驯化的菌群.DGGE图谱表明经不同染料驯化后,菌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菌群经活性黑5和酸性蓝127驯化后菌种数减少明显.另外,对菌群的12条优势菌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通过Blast比对,它们分别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在菌群对染料的脱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在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废水所含染料种类的变化对厌氧脱色菌群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8 种不同的染料进行浓度梯度驯化从厌氧污泥中富集得到的脱色菌群,测定了驯化后菌群对其驯化染料的脱色率,并将获得的各个菌群基因组DNA 以细菌16S rDNA V3 区通用引物进行PCR 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获得菌群的基因组DNA 特征指纹图谱。脱色试验结果显示,经偶氮染料驯化后的菌群对其驯化染 料的脱色率要高于经蒽醌染料驯化的菌群。DGGE 图谱表明经不同染料驯化后,菌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菌群经活性黑5 和酸性蓝127 驯化后菌种数减少明显。另外,对菌群的12 条优势菌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通过Blast 比对,它们分别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在菌群对染料的脱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性甘蔗渣吸附水溶液中酸性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胜华  王瑾  朱龙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78-5080
[目的]寻找新的、低值的、具有高效染料吸附能力的生物材料来加强染料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方法]以磷酸改性处理后的甘蔗渣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酸性橙和酸性金黄染料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溶液的pH值、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改性甘蔗渣用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将其同没有经过改性处理的普通甘蔗渣进行比较。[结果]在染料浓度50 mg/L、吸附剂投量2.0 g/100 m l、pH值2、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180 m in的情况下,改性甘蔗渣对酸性金黄和酸性橙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7.8%和96.4%,相对于没有改性的普通甘蔗渣,其吸附率分别提高了63.3%和65.7%。[结论]通过酸改性的甘蔗渣是一种良好的酸性染料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光催化剂TiO2对碱性染料的光催化特性,其对碱性染料的脱色率可达99%以上。催化降解反应属动力学一级反应,半衰期t1/2<8min。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印染与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由染料废水造成的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开发环境友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和研究居于首位,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高效脱色偶氮染料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驯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机制,并对目前研究所涉及的细菌、真菌、藻类以及混合菌群脱色偶氮染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展望,为偶氮染料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对有机活性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粉煤灰对活性染料活性艳红X-3B和活性艳红X-8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最适粒度为0.125mm,粉煤灰的最佳投放量为0.18g/mL;l00m/L活性艳红X-3B和活性艳红X-8B脱色的最佳振荡吸附时间为20min,pH为5—10;此外,温度对活性染料吸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Langmuir等温方程研究了阴离子染料酸性四号橙、酸性耐光橙和二甲酚橙在壳聚糖上的吸附规律,线性回归法统计出吸附等温线参数.结果显示,吸附容量依赖于pH.在酸性范围内,氨基质子化,聚合链带正电荷,壳聚糖对染料的吸附主要是离子交换吸附,也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型吸附.对二甲酚橙,角系数为0.726 L/mg,温度升高,脱附作用增强,壳聚糖吸附容量降低.酸性耐光橙吸附焓ΔH值为-10.9 kJ/mol,酸性四号橙为-28.9 kJ/mol,壳聚糖对染料的吸附是一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