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因土因作物施肥,缺什么补什么,根据土壤肥力高低、作物吸肥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点测土施肥技术综合运用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对于大田作物,在综合考虑有机肥、作物秸秆应用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其中,氮素用量推  相似文献   

2.
BB肥是指利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特性、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特点,以各种优质化肥为原料,有针对性地添加适量的中、微量元素,采用先进的掺混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地域性的新型专用肥料。可根据全省不同地域、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需要,随用随配,方便快捷,养分齐全而不浪费,可有效地减少不合理的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3.
浅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国家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由于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肥特点和肥料特性不同,不同的施肥方法其施肥效果就不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土壤、因作物、因肥料而施肥,科学合理,对作物增产增收和保护土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同时对实践应用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于产前提出氮、磷、钾与微肥的适宜用量及相应施用方法的技术。经过多年来大量的试验研究,已经全面掌握了豫北冬小麦区测土配方施肥的全套技术参数,建立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定量模式,建立健全了配套技术体系,建立完善了耕作种植规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技术原理根据斯坦福公式,配方施肥的基础计算模式为:理论养分施用量=作物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耕层土…  相似文献   

5.
谢汝琼 《云南农业》2007,(12):17-1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及供给能力,确定作物种类和品种,明确预期产量的情况下,按作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进行补给,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一种供肥方式。此技术需要对田块土壤中的速效养分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再依据不同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计算出应补给的量,对各种养分开出配方,以复混肥或单质肥料的形式在作物生长期进行供给补充。  相似文献   

6.
1 广西测土配方施肥进程及效果 广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各地利用土壤普查成果,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主要采用土壤普查的地块化验结果.找出不同产量水平土壤养分基本规律及其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不同的施肥配方.并在不同的作物上做了大量的田间试验验证和有关施肥参数试验工作,为90年代中期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以来。各地利用十多年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作物施肥参数估计模型.加上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土壤养分测定技术和配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是摸清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供肥性能,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  相似文献   

8.
配方肥料是综合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对土壤进行化验,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要、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特点,以各种单质化肥为原料。有针对性地合理添加氮、磷、钾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高效肥料,是农作物的营养配万套餐,是国际上,也是我国近些年来推厂的重大农业物化新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科学种田意识的不断提高.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日渐深入和厂泛。近年来,配方肥在荥阳地区多种农作物上的试验效果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 配方(BB)肥是利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要、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特点,以各种单质肥料为原料,针对性地添加适量中、微量元素,采用掺混配制或造粒工艺加工而成的专用肥料。在棉花上示范推广应用,基本能够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生长的需要,示范效果良好,示范区平均亩产皮棉102~108千克。现将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敏感,合理的养分供应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尤为重要.生产上不合理施肥,会导致马铃薯产量低、品质差及生产成本增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既可满足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提质增产,又可节约生产成本.本文在介绍马铃薯的营养特性的基础上,归纳了马铃薯施肥应遵循的原则,重点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的最佳氮、磷、钾施肥组合,施肥时期及施用比例.提出测土配方施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用量。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1作物需肥特点与施肥在农作物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中,氮,磷,钾对作物的生长好坏及产量高低影响最大,所以称它为作物营养的三要素。但是,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各不相同,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如大豆等豆科作物对磷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因为磷能促进根瘤的生长繁殖,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而蔬菜类作物是以生产叶子为主的,对氮的需要量比任何作物都大。作物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作物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搭配施用。  相似文献   

12.
通用配方的复混肥一般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与单元肥料相比,具有养分全面、便于贮运与施用、增产效果好等优点。复混肥的推广使用,改变了农民单施氮肥的习惯,推动了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但通用配方的复混肥养分比例固定,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土壤条件下不同作物品种对养分的不同需要,难以达到高产的最佳养分要求,还易造成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王雅维  康庄 《新农业》2007,(3):43-43
测土配方施肥是精准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其核心是准确计量,使各种养分形成科学配方。不同地域、不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很大,不同作物所需养分不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也不相同。因此在播种前就要根据土壤性质、产量目标来确定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要进行测土配方。只有科学、精确施肥,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特点、土壤供肥状况和肥料增产效应。提出养分比例协调的科学施肥技术,达到节省肥料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对土壤污染的目的。为了探索油桃无公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省、市土肥站的部署,我站进行了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钾合理配方的油桃无公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效试验、示范。有机肥选用经福建省农业厅肥料使用登记.由三明市农化试验场生产,三明市土肥站监制的“民丰”有机肥,该产品系选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产品,含有机质≥40%,氮、磷、钾总养分≥8%。现将试验示范效果与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玉米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高产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需求规律及土壤养分供应规律为理论依据,在高产栽培的基础上,通过对作物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采用不同管理策略,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测土配方施肥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方配药;三是科学施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开发》2005,(3):47-47
平衡施肥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企业技术,是农业部和我省重点推广农业技术项目之一。平衡施肥,就是在叶分析确定各种元素标准值的基础上,进行土壤分析,确定营养平衡配比方案,以满足作物均有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持续供应,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目标的施肥技术。又叫测土配方施肥。简单地讲,平衡施肥技术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测土,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  相似文献   

18.
周士成 《吉林农业》2011,(3):162-162
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及深施肥技术,是指使用2BQF-2型精量播种机,将单粒的玉米种子进行穴播,根据种植密度,按要求播入土壤中,同时一次性深施适量化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机械深施肥技术是指将配方肥按农艺要求深度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以提供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精量播种及深施肥技术要点,并分析了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施肥技术。它以有机肥为基础,平衡施用化肥,可以向作物提供全面营养,消除了土壤养分障碍因子,又补充了土壤有机质的消耗,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测土配方施肥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方配药;三是科学施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