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是农业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近年来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粮食之母,没有持续足质足量的种子供应,粮食生产就无以为继。随着境外跨国种子公司强势进入,危机凸显,北方部分地区进口种子份额竟占到80%以上。粮食受制于他国,只影响一年;而种子受制于他国,则是多年。所以,粮食安全首先应是粮作种子安全,种子安全问题如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有效地解决,必将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显然,中国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外资种子已经不仅仅满足花卉、蔬菜、大豆等领域,正逐渐向玉米等大田作物方面进入我国种子市场,因为国家对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一旦外资控制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种子市场,我们就等于失去了控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将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种子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上游,是农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人类生存链条的最上端。因此,种质资源既关乎民族种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种子产业的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它将成为国际农业竞争乃至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5.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那么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那么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很多忽视粮食生产而付出惨痛代价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傅鹏  门海涛 《中国农垦》2010,(12):21-21
<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在十几亿人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都是天  相似文献   

7.
种子安全包括了数量、质量、市场、行业和体系等诸多内容。粮食安全关系到民族兴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确保种子安全。一、确保种子安全的必要性1.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种子决定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没有种子,再好的外部条件也没用,谁掌握了优良品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2.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种子是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母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品种改  相似文献   

8.
粮食需求分析对有效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十分必要,粮食需求结构的变化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不同的途径。分析了河北省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需求量变化情况及其占需求总量的比例变化,以及河北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河北省口粮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但略有下降态势,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逐渐成为粮食消费主体,种子用粮占比较小且基本保持不变;作为粮食主产区,河北省在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基础上,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保障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必须控制其粮食过度消费和不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物资。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危机,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粮食安全问题,而要保证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要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问题,本文就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各省级人民政府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与责任。这是国务院就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出台的第一个专门文件。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后,我国粮食安全是否已高枕无忧?在维护粮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种业遭遇外资企业侵入面临重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保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从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我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种业市场化对促进种子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种业遭遇外资企业侵入面临重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保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从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我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种业市场化对促进种子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结  相似文献   

13.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重要的粮食生产资料,种子安全,粮食才安全;粮食安全,才能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是种子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用种量保持在120亿公斤左右,根据国际种子联盟最新统计,  相似文献   

14.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粮食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容乐观,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认真分析当前粮食生产现状,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逐年加大"三农"投入的机遇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科技兴农的载体,也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主导作用。加快种子产业发展,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当前落实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打造周口粮食核心区的新形势下,记者就如何充分认识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实现周口种业新崛起、全面推动周口种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周口市种子管理站站长王思略。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粮食"十连增"的背后仍潜伏隐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的背后,掩藏着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是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广东的粮食安全问题与适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粮食销售区和粮食调入省.本文对广东粮食安全现状及其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近期确保粮食安全的问题不大,但粮食安全水平不高;未来广东粮食短缺将成为常态,缺口化解的外部市场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粮食供求平衡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上述结论背景下,提出"储粮于仓"、"藏粮于田"、"调粮于市"有机结合、辅以财政支持政策统筹安排的粮食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家和人民关注的关乎人民健康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从农业工作者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从种子研发、粮食生产、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粮食收储等环节、质量体系的完善和国家政策支持等对几个方面控制粮食质量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命脉,是居首位的"大问题"。截至2014年底,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热钱窥伺、走私涌动、粮库亏空、耕地减少、谷贱伤农、源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坚持保障粮食安全,扼守国家命脉,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首先,保障粮食及其源头上的安全。一是以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进行专项防控,对  相似文献   

20.
<正>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现就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