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经成为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减少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机率(切断仔猪的最初疾病感染源),从而有利于仔猪的成活及生长,提高栏舍的利用效率。但仔猪早期断奶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在8周龄左右,而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采用仔猪的早期断奶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3.
仔猪早期断奶因其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年产仔窝数、提高棚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病原菌传播、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等特点 ,被大多数畜牧业主所接受 ,加之乳猪饲料加工工艺的不断完善 ,使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得以推广。奉贤县种畜场在前几年开展 35日龄、2 8日龄断奶取得较为理想成绩的基础上 ,不断学习、摸索、总结 ,得出一套适合于本场开展 2 1~ 2 5日龄断奶技术 ,并在全场推广应用 ,取得了比较好的生产效果 (见表 1 )。现将该套技术介绍如下。1 母猪的管理实施 2 1日龄断奶技术的关键是断奶重大小 ,而断奶重大小取决于出生重 ,因…  相似文献   

4.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南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我国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在8周龄左右,而我国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5周断奶,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  相似文献   

5.
仔猪断奶是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制约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仔猪断奶日龄日趋缩短(从传统的60Et龄缩短到21~28日龄),早期断奶不但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提高母猪的利用强度,还可以防止仔猪被压死,切断仔猪最初感染源(母猪),有利于提高仔猪  相似文献   

6.
仔猪早期断奶是将传统的仔猪8周龄以后断奶提早到3~5周龄的生产技术,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圈舍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母体向仔猪传播病原的机率,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后期的酮体品质,但由于早期隔离断奶过程中的应激、饲料和营养的突然改变以及母猪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早期断奶仔猪消化机能紊乱,从而发生消化不良和腹泻,生长发育缓慢,严重的可造成死亡,给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仔猪早期断奶可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提高分娩舍利用率,减少仔猪感染母猪病原机率,仔猪早期断奶技术越来越被广大养殖农户接受.  相似文献   

8.
仔猪早期断奶在现代的养殖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还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但由于早期断奶而引起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营养性因素是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仔猪饲料原料的选择及仔猪料的配制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雷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维 《饲料广角》2006,(17):38-40
仔猪早期断奶已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生产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虽然早期断奶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也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是伴之而来的腹泻、生长迟缓、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迄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仔猪断奶综合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动物心理、环境以及营养等改变所产生的应激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营养性因素特别是饲粮蛋白质(CP)水平是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主要因素。本文从饲粮CP组成及水平对断奶仔猪腹泻及机体免疫的影响以及早期断奶仔猪CP需要量方面作一阐述,为养猪生产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成为国内外集约化养猪中普遍关注的生产技术.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疾病由母体向仔猪的传播,并提高生长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但早期断奶仔猪受心理、环境和营养应激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腹泻等问题.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根据仔猪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配合适合仔猪的饲料来给哺乳仔猪进行早期补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仔猪早期断奶是指哺乳仔猪的断奶日期提早到21d。实施早期断奶技术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增加年产胎次;二是缩短哺乳期,节省哺乳母猪料,降低饲养成本;三是减少疾病的垂直传播,提高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使商品猪提前出栏,缩短饲养期,为养猪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仔猪到一定日龄后人为干预停止母猪哺乳,称为断奶.仔猪到多少日龄断奶,直接影响到整个猪群的饲养管理、工艺流程及其猪场建设规划和母猪群的繁殖效率.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产产仔数和育成头数的关键性措施.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得到广泛重视.仔猪断奶的传统习惯,我国多在60日龄时,国外是在56日龄,现在采取早期断奶,断奶日期大多提早到仔猪出生后35日龄,也有在仔猪出生后28日龄,国外最新技术提倡12~14日龄断奶,早期断奶是一项先进而科学的养猪技术,国外早已推广应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推广,现已逐步普及.  相似文献   

13.
选用60窝哺乳仔猪及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窝,进行早期断奶技术试验。分别在35,42和60日龄断奶,相应随机选取断奶仔猪108,110和110头进行试验,对同一组母猪按照相同断奶日龄连续3胎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同时对早期断奶后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与常规断奶无明显差异,早期断奶对母猪的连产性、产仔数、初生窝重无不良影响,且缩短了母猪繁殖周期,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断奶关,目前,闽清县某猪场仔猪的断奶日龄已从原来的30~35 d逐渐缩短到21~25 d,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母猪传给仔猪的疾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也会给仔猪的生产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其中腹泻是最普遍的,因为仔猪腹泻会给养殖专业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如何防治仔猪腹泻成为当今养猪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在国内外从试验研究走向生产。我国的工厂化养猪场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生产中推行并且取得很大成功。现将笔者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仔猪早期断奶的优点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仔猪早期断奶的优点1.1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实行早期断奶的母猪哺乳期短,体重损耗少。断奶后,可以及时发情配种,从而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实践证明,仔猪早期断奶使母猪年产仔窝数由(1.8~2.0)窝提高到(2.2~2.5)窝,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利用率。1.2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自然哺乳情况下,通过母猪吃饲料而仔猪吃母乳…  相似文献   

16.
早期断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及促进仔猪的迅速生长。在我国大部分养猪企业指的早期隔离断奶是仔猪在3~4周龄间断奶。而在国外的猪的饲养业中已很普遍地运用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并把断奶时间降低到2周龄(14日龄)以下。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涵盖诸多方  相似文献   

17.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已从过去的35日龄以上逐渐提早到21~25日龄,超早期断奶日龄甚至达到10~15日龄.早期断奶的最大特点是仔猪生长迅速,60日龄体重可达到25 kg左右,大大增加了母猪的年产仔数和生猪出栏数,明显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益.但是,仔猪早期断奶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断奶后腹泻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早期断奶技术也就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笔者在生产中施行21日龄断奶制的经验和体会,总结仔猪早期断奶技术要点如下,供同行参考。1创造适合早期断奶的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早期断奶需要比较好的圈舍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产房最好为高床饲养,设有保温箱、防压栏和自动饮水器等,能充分保证仔猪哺乳期和断奶后的适宜温湿度。仔猪生长环境卫生干燥,空气清新,消毒、防病等措施得力,断奶后能提供适口且营养的饲粮。2加强妊娠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获得健康体壮仔猪的基础,外种猪至…  相似文献   

19.
1前言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育成率及生长速度,增加猪场的生产效益,是生产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工厂化、集约化养猪生产已逐步普及3—4周龄断奶,发达国家有的已推广到7—14日龄断奶。早期断奶的仔猪各组...  相似文献   

20.
仔猪早期断奶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哺乳到一定日龄停止哺乳,称为断奶。仔猪在多少日龄断奶,关系到整个猪群的饲养管理、工艺流程及其猪场建设规划和母猪群的繁殖效率。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产产仔数和育成头数的关键性措施。一般对5周龄前的断奶称为早期断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