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的一种寄生虫病. 1 形态结构 肝片吸虫虫体大,虫体长为15~35mm,宽5~15mm之间.体表有细棘,前端突出略似圆锥,叫头锥.口吸盘在虫体的前段.在头锥之后腹面是腹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的前面.口吸盘的底部为口,口经咽通向食道和肠,在二肠干的外侧分出很多的侧枝,精巢两个,前后排列呈树枝状分支,卵巢一个呈鹿角状分支,在前精巢的右下方;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虫卵椭圆形,淡灰褐色,卵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12):80-82
常规实验室吸虫染色方法制作印度光隙吸虫标本,置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外形、内部结构,测微尺测量虫体及各器官结构大小,用数码相机显微照相。结果表明,成虫腹吸盘大,有非常强的肌肉结构,明显突出体外一侧,使体前段往背部弯曲,纵轴两侧不对称,体后端于睾丸之后渐变尖,尾部稍长尖,口吸盘远小于腹吸盘。两睾丸椭圆形略有缺刻,雄茎囊大而长较为明显;卵巢长椭圆形,受精囊不明显,泡状卵黄腺分布虫体肠支外侧,起于腹吸盘下延伸至睾丸后;生殖孔不在叉肠下而在腹吸盘前方较远距离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继续介绍我国鳖体斜睾科、粗盘科和端盘科吸虫,共3属9种。六、斜睾科Plagiorchiidae(Lithe,1901)Ward,1917Iv、鳖细孔吸虫AstiotremaamgdaeOgata,1938(图17)虫体呈长叶状,两端钝圆,前睾部最宽,体表前2/3披以细棘,虫体长1.56~4.18mm(以后单位同),宽0.426~0.975。口吸盘端位,大小为0.076~0.196×0.109~0.186。缺前咽,咽紧靠口吸盘之后,大小为0.055~0.087×0.066~0.098。食道长0.094~0.196,管肠末端达后宰后缘水平。腹吸盘紧接肠分叉之后,大小为0.120~0.196×0.118~0.186,盘中心距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继续介绍我国鳖体头殖科、后睾科和脐宫科吸虫,共6属9种。三、头殖科Cehalosonimidae(Looss,1809)Nicoll,19148.微小头殖吸虫CepalogonimusnyvusOguro,1941(图8)虫体呈短棒状,体侧平伸,两端钝圆。体表密披细刺。虫体长1.52~1.95mm(以下单位同),宽0.42~0.48。口吸盘亚端位,类球状,口孔开向腹面,大小为0.12—0.14X0.12~0.15。咽紧接口吸盘之后,大小为0.04~0.05X0.04~0.06。食道长0.03~0.06。肠管沿两体侧向后伸延,盲端终于虫体后1/2的前部,一般不伸延至虫体后1/3内。腹吸盘呈浅盘状,位于虫…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3年在余杭县余杭区进行家鸭驱虫试验时,在对照组的一只麻鸭小肠内发现14条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nipponicus Yamaguti 1939),本虫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家鸭是这次发现的新宿主。经染色鉴定,以最完整的一条作形态描述:虫体很小,呈倒梨形,长度0.896mm,最宽部位0.658mm,前端钝圆但在吸盘处略尖,后端呈钝圆锥形,虫体中部有一个粘着器,凸出于腹窝内。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直径0.077×0.098mm,咽呈椭圆形,多肌,直径0.056×0.049mm,食道缺如,肠干终止于虫体后1/3中部附近,腹吸盘直径  相似文献   

6.
正山羊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吸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前后盘吸虫虫体为柱状,呈长椭圆形、梨形或圆锥形,其腹吸盘位于虫体后端,并显著大于口吸盘,因其口、腹吸盘位于虫体两端,似两个口,故又称双口吸虫。前后盘吸虫的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可移行至被感染山羊的皱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影响病羊健康,严重的可导致病羊死亡。1临床症状病羊瘦弱,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停止,部分羊卧地不起。患羊眼部有大量分  相似文献   

7.
1后睾吸虫病 鸭后睾吸虫虫体较长,大小为7~23毫米×1.0~1.5毫米,口吸盘大于腹吸盘。虫体窄长,大小为14~24毫米×0.88~1.12毫米,口吸盘大于腹吸盘。睾丸球状,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部。虫卵呈卵圆形,一端有盖,另一端有较尖的刺突。  相似文献   

8.
1病原姜片吸虫成虫大小为20~75毫米×8~20毫米,肉红色,为吸虫中较大的,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生姜片,故名姜片吸虫。虫体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后方,较近。虫卵大小为130~145微米×85~97微米。卵圆形,淡黄褐色,有卵盖,内含1个卵细胞。卵黄细胞分布不均匀,靠近卵盖一端有1个胚细胞。2生活史姜片吸虫需要中间宿主(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作媒介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  相似文献   

9.
1988年春节,我站从湘潭市肉食水产公司购回一批来自长沙某鸡场的冷藏鸡蛋100公斤。在一鸡蛋清里发现两条吸虫,随即将虫体挑出,用生理盐水漂洗,染色镜检。虫体似爪子形,体长9.0—10.0毫米,宽3.5—4.0毫米。口吸盘近圆形,直径为0.85—0.9毫米。腹吸盘圆形,直径为0.85—0.95毫米,位于虫体上1/3处。口、腹吸盘大小相等。睾丸呈卵圆形,大小为0.9—1.0×0.6—0.65毫米,位于虫体下2/3处。贮精囊呈旋曲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养貉的发展从全国历史看,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是国家、集体与家庭致富的好门路。随着养貉业的迅速发展,貉病的威胁也日趋严重,貉异形吸虫病和其它貉病一样,往往给养貉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貉感染异形吸虫后,被毛粗乱,体质瘦弱,发育受阻,毛皮质量和繁殖能力下降,由于肠粘膜受到寄生虫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貉的消化机能,致使病貉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由于貉的抗病能力下降,常常导致或继发其它疾病。病原体特征及发育史异形吸虫虫体灰白色,呈长梨形,体表有小刺,体长1~1.7毫米,宽0.3~0.7毫米,口吸盘在前端,腹吸盘厚而较大,位于虫体腹面中  相似文献   

11.
1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中毒和营养障碍。该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常引起幼畜大批死亡。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1~41毫米,前端有头锥,上有吸盘,后方有腹吸盘。由于羊吞食囊尾蚴的时间和数量不同,可引起急性型或慢性型两种表现,急性型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全身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食欲明显减退,腹泻,触诊肝区疼痛,重症者多在数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鸭杯叶吸虫病是杯叶吸虫寄生在鸭的小肠或盲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鸭常见的杯叶吸虫有东方杯叶吸虫、普鲁杯叶吸虫和盲肠杯叶吸虫三种。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杯叶科。新鲜虫体呈浅淡黄色,近于白色,肉眼见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mm×1.1~1.4mm,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的顶端,呈球形,咽发达  相似文献   

13.
用硫代胆碱法定位小盘同盘吸虫的乙酰胆碱酯酶使之神经系统清晰展示。该虫神经系统由咽后的1对脑神经节向前后发出3对纵神经干与其间的横神经及更细分支的构成体的神经网络。纵神经干由内到外分别为背神经干,腹神经干和侧神经干。口腹吸盘及生殖孔内均有发达的神经网。  相似文献   

14.
1羊阔盘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是由3种阔盘吸虫(主要为胰阔盘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胰管内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慢性胰管炎。1.1病原和流行胰阔盘吸虫在3种阔盘吸虫中体型最大,虫体扁平,呈长卵圆形,大小为(8~16)mm×(5~5.8)mm,口吸盘比腹吸盘大。雌雄同体,有睾丸2个,呈圆形或稍分叶,左右排列于腹吸盘后下方。卵巢分叶,位于睾丸之后。虫卵为黄棕色,椭圆形,有卵盖,大小为(40~50)μm×(26~33)μm,内含一个椭圆形毛蚴。  相似文献   

15.
1病原特点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泄殖腔、腔上囊和输卵管内引起的,常导致母禽产蛋异常,甚至死亡。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梨形或卵圆形,体长3~6毫米,宽1~2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肠管分叉,2个椭圆或卵圆形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侧。  相似文献   

16.
清水县1984—1986年鸡寄生虫普查中,经对47只鸡的剖检发现,下列3种寄生虫为我省首次发现。①楔形前殖吸虫:寄生于鸡输卵管内,感染率2.1%,感染强度0—19。虫体呈梨形,长2.89—7.14毫米,宽1.7—3.71毫米,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咽呈球形,盲肠末端伸达虫体后1/5处,睾丸呈卵圆形,贮精囊越  相似文献   

17.
羊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羊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引起贫血、消瘦与营养障碍的一种疾病. 1 病原 病原为分体属和东毕属吸虫,在我国目前发现的只有日本分体吸虫一种.该虫体呈细长线状,雄虫呈乳白色,口吸盘在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具有粗而短的柄,体壁自腹吸盘后方至尾部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通常雌虫在沟内呈合抱状态.雌虫呈暗褐色,卵巢呈椭圆形,位于虫体中部偏后方两肠管合并处前方.虫卵的两端各有1个附属物,一端的比较尖,另一端的钝圆.  相似文献   

18.
<正>猪姜片吸虫病是我国中部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吸虫病。本病对人和猪的健康有明显的损害,可以引起贫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1病原姜片吸虫成虫大小为20~75mm×8~20mm,肉红色,为吸虫中较大的一种,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生姜片,故名姜片吸虫。虫体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后方,较近。卵黄细胞分布不均匀,靠近卵盖一端有个胚细胞。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肝片形吸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扫描电镜对肝片形吸虫成虫进行了观察。低倍放大见皮棘呈环状排列,从头锥到尾部,从背面到腹面,包绕整个虫体,但口吸盘、生殖腔、腹吸盘、排泄孔周围无皮棘分布。中倍放大见皮棘基部宽,远端窄,有的具齿,齿尖指向尾端。按皮棘的大小及齿的数目,分为大、小、小三型。虫体后部腹面和背面的皮棘较稀疏,在皮棘的周围有由体壁形成的沟和嵴。中倍放大见口吸盘、生殖腔、腹吸盘、排泄孔周围有感觉乳头,口、腹吸盘的唇部较为密集。高倍放大见感觉乳头呈花蕾状,体表及皮棘的背面有许多微孔,体表的微孔可能与体壁吸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1988年8月内蒙古畜牧科学院野生动物繁殖场一只幼黑鹳(Ciconia nigra)发病,初期食欲仍正常,主要表现吞咽困难,继而食欲减退,头颈部日趋肿胀,临床检查在咽喉部发现虫体19条,经鉴定为呵欠鸟凯塞玛吸虫(Cathaemasia hians),药物驱虫后病鹳痊愈。本病由该吸虫侵袭所致。现将虫体形态,临床表现与治疗报告如下: 一、虫体形态新鲜活虫体粉红色半透明、畏光,可以作爬动或滚动运动。因而呈球状,帽钉状,矛状或不规则形。酒精固定后虫体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稍尖。背部扁平,腹部较凸,以腹吸盘处最显著。表面有小棘。虫体大小为11.3—12.0×3.8—3.9毫米。在虫体前三分之一处有一切迹,长1.22—1.25毫米,深0.75—0.83毫米。口吸盘次顶端马蹄状,前缘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