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麦19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中育1154为母本、周麦28为父本,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高产、多抗、成穗率高、饱满度好、抗倒性强,于2023年7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30100。对安麦1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薛鑫 《中国种业》2018,(12):81-82
安麦1132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安0124为母本、新乡9369为父本,通过常规育种,系统选育出的抗旱、高产、抗倒、抗病的优秀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在经历条锈病、赤霉病,低温霜冻多重自然灾害的考验下,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的阐述,为安麦1132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麦22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以汝麦0319为母本、郑麦7698为父本经过杂交,以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增产显著,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广适的特点。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210072,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宋志均 《中国种业》2018,(10):89-89
安麦1241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矮败为材料注入多父本基因,选育出的高产、抗倒、抗病、抗旱的优秀半冬性品种。在经历条锈病、赤霉病,低温霜冻多重自然灾害的考验下,在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安麦1号和安麦7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9年以豫麦13为母本、周8826作父本进行杂交,于1997年选育而成。其中安麦1号1998-2000年度两年产量平均7783.5kg/hm^2,比对照豫麦21极显著增产8.3%,居第1位,通过河南省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后通过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大田示范种植9975.8kg/hm^2,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1007)。  相似文献   

6.
安麦7号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既适宜于高水肥地,又适宜于旱地种植的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4017)。  相似文献   

7.
安麦1号系安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运用灰色育种理论,于1989年选用豫麦13作母本,周8826作父本进行杂交,连续10年选育而成.2001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累计种植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安麦7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于1989年在对亲本进行灰色分类的基础上,选用豫麦13作母本、周88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7.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安麦8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麦8号是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加快小麦新品种安麦8号的示范推广,对其在贵州省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麦8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贵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应用新品种,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宋志均 《中国种业》2021,(1):113-115
安麦1350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在2010年以中育9307为母本、周9816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增产显著,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广适等优良特点,2020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200057。  相似文献   

11.
安麦13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院小麦所课题组,采用常规育种选育而成的中筋、中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病、广适等优异特征;适宜于黄淮海南片冬麦区高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详细介绍了安麦1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措施,为品种推广、后期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豫麦70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70号(内乡188)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12个主推小麦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安麦1241在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安麦1241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度在河南省不同地市的14个试点种植,通过对安麦1241在不同试点的产量、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安麦1241的品种潜力,进而为品种审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安麦1241在各试点的产量主要分布在7900~8900kg/hm2之间,平均产量8040.9kg/hm2,较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8%,增产点率达到64.3%;安麦1241生育期适中,属于中低秆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分蘖力和较高的成穗率,容重分级二级品质,平均黑胚率0.5%,具有较好的商品特征,适合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陕西省铜川市种子管理站获悉: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审定,由陕西省铜川市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这是2009年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一个旱地小麦品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5 个旱地小麦品种。这标志着铜川市的旱地小麦选育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高产稳产、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70是以BPT06068为母本、良星6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于202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00005。对该品种的亲本特点、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成丰2号系甘肃省成县种子管理站庙湾试验点以N-斯特拉姆潘列小麦为母本、自育小麦品系9517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2019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90013号。介绍了成丰2号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濉1309是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小麦科研团队以周麦22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经过12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初审品种公示。作者根据安徽省、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结果,及本地种植示范,对濉1309的产量、品质、抗逆抗病性进行分析。结合与科企合作攻关情况,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小麦新品种安麦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麦 1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小麦室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方法1 989年采用作物亲本灰色分类原理与方法 ,选择遗传差异较大的豫麦 1 3 (母本 )和周882 6(父本 )作亲本进行杂交 ;F1 经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确定为一等 (重点 )组合 ;F2 、F3、F4据单株灰色选择原理与方法 ,对田间入选单株进行综合评价。单株安 890 9 1 6 2、安890 9 1 6 2 1均被评为一级单株 ;F4安 890 9 1 6 2 1株行入选为优系 ,被评为 1级优系 ,定名为安93 2 …  相似文献   

19.
济儒麦 19 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千禾麦 17 为母本、良星 66 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 20210012。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抗倒、粒重高。对济儒麦 1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逆性,特别是选育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高效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平麦02-16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院等单位于2002年以引进的小麦新品种西农278作母本,以自己选育的品种平麦999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在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系谱法处理,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1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31。适宜在河南省丘陵旱肥地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