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蚕豆新品种临蚕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蚕9号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临夏大蚕豆作母本、慈溪大白蚕作父本,其F.作母本、土耳其22-3作父本,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春蚕豆新品种.2011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认定,定名为临蚕9号.  相似文献   

2.
@@临蚕8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英175为母本,以优质抗病品种荷兰16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蚕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认)定编号:甘认豆2009002。该品种粒大饱满,色泽亮白,抗性强,熟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及国内其他春蚕豆产区种植。临蚕8号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种植户和加工商的青睐,种植规模逐步增大。但是产量和品质与种子质量有很大的直接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大种植面积,充分发挥临蚕8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优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高产繁种技术,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临蚕11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蚕豆研究中心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穿梭育种方法杂交选育的春蚕豆新品种,原代号3416-1。该品种是国内育成的首个绿子叶春蚕豆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子叶翠绿、特色明显、商品性好、蛋白质高、品质优良、抗根腐病等特点。2015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证号:甘认豆2015004。  相似文献   

4.
邵扬 《中国种业》2020,(8):107-108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以早熟和菜用广适性状为育种目标,采用传统系谱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粮菜兼用型春蚕豆新品种临蚕13号,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蚕豆(2019)620002)。该品种为中小籽粒,结荚多,商品性好,适宜做炒货,在甘肃省和政县、临夏县、康乐县高寒阴湿区和半干旱生态区的春蚕豆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甘肃临夏高寒阴湿区,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缺乏,通过引进不同作物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认为春小麦高原448、蚕豆临蚕5号、马铃薯陇薯9408、玉米冀承单22号、春油菜杂油59等新品种适宜该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临蚕9号是临夏州农科所以临夏大蚕豆作母本,慈溪大白蚕作父本,其F1代作母本,土耳其22-3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法,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耐旱、抗逆性强等特点,株高125cm左右,单株荚数10~18个,每荚2~3粒,单株粒数20~40粒,生育期125d左右;含粗蛋白30.61%,赖氨酸1.15%,淀粉54.66%,粗脂肪1.168%,单宁0.577%;2008~2009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221.65kg/hm2,比临蚕5号增产11.73%,适宜在甘肃省蚕豆产区及国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郭兴莲 《中国种业》2018,(12):84-85
蚕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也是青海省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作物,选育适于产业发展需求的专用蚕豆品种,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蚕15号是青海省首次杂交选育并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高蛋白蚕豆品种,蛋白质含量31.19%,是青海11号的121.55%。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促进青海蚕豆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多元化产业模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兴莲 《中国种业》2022,(1):102-103
解决加工转化问题和机械化问题是青海蚕豆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青蚕19号是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首个绿子叶加工型高产蚕豆品种,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蚕豆(2019)630007,同年由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证号:CNA201800809.9。对青蚕19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和产量性状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品种种业开发、生产推广、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青蚕14号蚕豆适于春季种植,青荚保鲜,是粮菜兼用型品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佳、抗性强等特点。该品种原原种、原种繁育技术是将春蚕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株行圃生产相结合,在空间隔离和网室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生产技术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10.
春蚕豆异交率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其异花程度的高低常因品种、气候条件、地区、蜂源及栽培田块不同而异.掌握蚕虫自然异交率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对育种、繁种保纯和高产栽培都至关重要.我所于1996-1997年开展了春蚕豆异交率测定研究. 1材料与方法父本为白皮、黑脐的临蚕二号,母本为红皮、白脐的临夏白脐红和红皮、白脐的和政尕红蚕. 试验I:选择14m×21m的地块,按2m×3m划成49个小区,四周种植白皮蚕豆,中间等行距种植9个小区红皮蚕豆,每小区种4行.  相似文献   

11.
临蚕12号是以临夏大蚕豆作母本、中农2354选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属中熟大粒品种,具有生育期120d,株高136.5cm,有效分枝数1~2个,单株结荚数10.2个,株粒数21.3粒,百粒重176.0g;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干子粒粗蛋白含量31.24%,粗脂肪0.95%,淀粉51.97%,赖氨酸1.65%;抗病性好,田间根腐病自然发病率4.40%,病情指数1.99,高抗褐斑病、赤斑病。2012-2013年参加甘肃省多点试验,2年12点次,每667m~2平均产量370.5kg,较对照临蚕5号增产11.5%,适宜在甘肃蚕豆产区及国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通过的几个优良品种。临蚕2号蚕豆(原系号8134—1—1)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于1981年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的国外品种法娃长荚中系统选育而成。1987—1988年参加全省蚕豆区试,在23点次试验中,平均折合亩产291.2千克,比对照增产11.2%。1987—1988年在省内进行生  相似文献   

13.
通蚕3号(原品系号为9300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优质、大粒的蚕豆地方品种牛踏扁作母本,以高产多抗多荚的国家农作物2级优异种质启豆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杂交后代,再以其F2代为母本,以籽粒特别大的日本时蚕品种为父本,通过复合杂交和定向选育,把高蛋白、高粒重、高产量以及稳产性结合于一体,育成优质高产菜用蚕豆新品种通蚕3号,2001年12月经江苏省南通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临蚕5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大粒、抗逆力强的春蚕豆新品种,组合是和政/英175//青海3号,1998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89~1990年品系鉴定试验比对照临夏大蚕豆增产12%~15.3%。1991年~1992年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26.5%和23.5%;1993年较临蚕2号增产21.5%。1994~1995年在甘肃省13个点次区试产量3500kg/hm2,较对照增产11.5%。1996~1997年甘肃省12个点次生产试验产量4000kg/hm2,比对照增产21.2%。1998年示范面积9233hm2。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50天。株高110~165cm。有效分枝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春化栽培的鲜食蚕豆品种,并明确相应的播种时期。[方法]选用3个鲜食蚕豆品种(‘ZB-7’、‘ZB-9’和‘慈蚕一号’)、选择3个播种期(9月18日、9月23日、10月3日),开展春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对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蚕豆品种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ZB-7”的3粒荚数和重量占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ZB-7”和“ZB-9”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慈蚕一号”;不同播期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无显著影响,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总产量差异显著:9月18日播种的蚕豆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9月18日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早期产量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总产量最高,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经产值测算,9月23日播种的‘ZB-9’蚕豆每公顷产值最高,达300333.87元,比10月3日播种的‘慈蚕一号’增146364.32元,增95.06%,差异达显著水平。 [结论]鲜食蚕豆春化栽培宜选择“ZB-9”在9月23日播种。  相似文献   

16.
李龙 《中国种业》2018,(9):88-89
临蚕12号是以临夏大蚕豆作母本、中农2354选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属中熟大粒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具有如下特性:生育期120d(天)左右,株高136.5cm左右,有效分枝1-2个,单株结荚数10.2个,株粒数21.3个,百粒重176.0g;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干籽粒粗蛋白含量31.24%,粗脂肪0.95%,淀粉51.97%,赖氨酸1.65%;抗病性好,田间根腐病自然发病率4.40%,病情指数1.99,高抗褐斑病、赤斑病.2012-2013参加甘肃省多点试验,两年12点次上,平均产量370.5kg/667m 2,较对照临蚕5号增产11.5%,适宜在甘肃蚕豆产区及国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黄云鹏 《作物杂志》1990,6(2):25-26
蚕豆是我市主要的春粮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目前,我市大面积栽培的大白蚕蚕豆品种,具有粒大,色白、品质好等特点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成为我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品种之一;而蚕豆本身又具有固氮养地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在 85% 以上,为有效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22 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德州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 2.27 万 hm2,其中禹城种植面积为0.90 万 hm2。2022 年本研究采用 4∶2 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 958,大豆包括齐黄 34、嘉豆 6号、冀豆 23 等黄淮地区 32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综合考量 32 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等因素,筛选出菏豆 41、齐黄 34、郓豆 1 号、华豆 19、临豆 10 号、菏育 10 号、沧豆 16、冀豆 23、嘉豆 16、丰豆 6 号共 10 个品种,为禹城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品种支撑,是提升区域性大豆产能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扇形试验设计在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检验扇形试验设计用于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可行性,确定蚕豆新品种‘通蚕鲜8号’在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应用扇形试验设计方法,经2年重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扇形试验设计检验蚕豆种植密度是可行的。‘通蚕鲜8号’在重庆最佳种植密度范围在86805~106110株/hm2内,其中种植密度为93615株/hm2时产量达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青海1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粮菜兼用型蚕豆新品种,该品种通过多品种聚合杂交选育而成,于2005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子粒大而均匀,丰产性及商品性好,商品率高,百粒重190~200g,是粮菜兼用蚕豆的优良搭配新品种,其干子粒性状符合美国和欧洲市场油炸蚕豆片标准要求。该品种的育成为青海省及我国西北地区同类生态区的蚕豆种植提供了新的技术依托,对促进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对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农村农民增收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鉴于该品种特性和其无污染的优势符合当前无公害的要求,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