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通过在合丰41大豆品种生产上应用不同生物有机肥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优质大豆生长的最佳生物有机肥.结果表明:产量表现最佳的为磷酸二铵 颗粒生物磷钾复合肥,其次为磷酸二铵 颗粒生物钾肥,分别比纯施磷酸二铵增产12.2%和8.5%;比无施肥增产16.9%和13.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叶面肥都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海星生物型叶面肥、中科五号综合型叶面肥增产效果比较突出,亩增产分别为31.8、14.2公斤,增产幅度分别为23.2%、10.4%。  相似文献   

3.
叶面肥可以补充大豆生育期内所需营养,调节生长,促进大豆增产,提高品质。为明确大豆叶面肥配方和最佳施用时期,设置不同叶面肥配方和叶面肥不同使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生长发育中后期施用叶面肥对增加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效果比较好,常用叶面肥中加入尿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耕作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退化黑土为对象,对7种耕作技术模式下土壤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施肥+浅翻深松+秸秆还田"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降低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最好.与原垄种相比,各种技术模式对土壤有机质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以加有机肥和加秸秆还田的2种模式效果相对最佳,分别增加17.8%、22.4%;"测土施肥+浅翻深松"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常规施肥+原垄种相比分别增产9.7%和5.7%.不同技术模式中以浅翻深松加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处理对改良退化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证实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增硒、锌与增产效果,2015~2016年使用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等几种含硒叶面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水稻喷施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稻米硒含量比其他叶面肥处理及对照区高0.21~0.598mg/kg,锌含量高6.30~14.6mg/kg,产量高5.22%~13.85%。表明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增加锌硒含量与增产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平衡施肥对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设定最佳(OPT)施肥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减素处理、喷施叶面肥、加种衣剂等,研究了平衡施肥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海伦、庆安和依安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海伦、庆安和依安3个地区推荐施肥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7.4%、7.6%和9.5%,增效476、1089和836元·hm-2.OPT+叶面肥处理有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而OPT+种衣剂处理未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钾是黑土区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其次是磷和氮.从肥料农学效率看,大豆增产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产农民习惯施肥中磷肥用量偏高,而钾肥用量不足,微肥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华夏3号大豆为材料,对3种叶面肥的大田肥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叶面肥天诺·乐乐逗(增产型和营养型)和一喷丰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一喷丰使华夏3号大豆极显著增产8.28%.3种叶面肥的增产效果与其浓度密切相关,一喷丰、增产型天诺·乐乐逗和营养型天诺·乐乐逗的最佳使用浓度分别为500、2 000和2 500倍稀释液.  相似文献   

8.
以早稻中嘉早17和连作晚稻甬优538为材料,研究了施用叶面肥"喷施宝"和"施尔美"对早、晚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在穗期喷施叶面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早稻喷施叶面肥较未喷施对照增产7.92%~25.90%,晚稻喷施叶面肥较未喷施对照增产5.31%~12.06%;2种叶面肥以喷施"施尔美"的增产效果更好,用量宜控制在25 g/667 m2。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叶面肥喷施茶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种不同类型叶面肥制剂喷施茶叶效果试验表明:喷施不同类型叶面肥均能明显提高茶叶产量,提高有益营养物质的含量和品质。不同类型叶面肥对茶叶的影响不一样,生物型叶面肥喷施春茶效果较好,营养型叶面肥对夏、秋茶增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在优质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在“合丰41”大豆品种生产上应用不同生物有机肥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性质大豆生长的最佳生物有机肥。结果表明:产量表现最佳的为二铵+颗粒生物磷钾复合肥,其次为二铵+颗粒生物钾肥,分别比纯施二铵增产12.2%和8.5%;比无施肥增产16.9%和13.0%。  相似文献   

11.
探讨现阶段以香蕉菠萝茎叶为原料生产复合生物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技术,重点研究以生物发酵为核心的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要点,并提出工厂化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复合发酵菌剂和发酵设备,并结合造粒技术的应用,可构成流水工艺,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优化工艺条件下,香蕉菠萝废弃茎叶经生物发酵处理生产出的有机肥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3种生物有机肥和牛粪在糯米香茶上的应用研究,发现3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改善农艺性状和感官品质并提高茶叶产量。其中金葵子生物有机肥处理效果稍好;恒丰生物有机肥处理效果居中;沃野诺丰生物有机肥处理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提取纤维后的新鲜菠萝叶渣为主料,通过添加鸡粪、木糠和过磷酸钙等辅料,以EM生态液菌为生物发酵菌剂,经发酵腐熟,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利用该肥进行蔬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菠萝叶渣生产生物有机肥,可提高蔬菜产量,缩短种植周期,蔬菜品质好,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兴澄”惠满丰有机肥在促进水稻生长,提前生育期,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该有机肥配合施用适量氮、磷、钾化肥,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显著的增产作用(P<0.05),在中后期喷施“兴澄”惠满丰液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此外,施用“兴澄”惠满丰有机肥,对稻米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取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生物有机肥为对照,设3个处理,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方式下食用木薯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的变化,探讨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食用木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株高、茎粗、块根膨大期的SPAD值和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的光合速率,并通过提高薯粗和薯数2个产量构成因子来增加块根的产量,对提高淀粉、蛋白质、干物质、可溶性糖的含量、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值、块根的综合品质也有促进作用,但对块根形成期的SPAD值、薯长、收获指数、粗纤维的影响较小;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有机肥施肥总量与产量及品质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大部分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提高食用木薯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提高块根产量,有效改善了块根的品质,建议的施肥方式是在基肥和幼苗期各增施一次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3000、1500 kg/hm 2。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氮肥减量和替代确保水稻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的。试验设计不施氮(N0)、3种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和3种减氮配施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施肥模式,以当地施肥水平为对照,研究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及不同减氮比例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模式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早、晚稻的平均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模式,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模式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氮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4. 3%,表明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减量化肥是可行的,是一条化肥减量和水稻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抗病品种在香蕉枯萎病绿色防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土传性香蕉枯萎病,在田间进行了抗病品种和微生物菌剂(肥)的筛选和应用。结果表明,种植不同的香蕉抗病品种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粉杂1号和贡蕉的防效最好,分别为78.62%和72.41%。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也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87.51%和77.51%。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应用防病微生物菌剂(肥)为主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3个示范片连续3年对病害的总体防控效果达90%以上,从而有效控制了香蕉枯萎病的为害,同时减少了香蕉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连续种植3批菜心,研究生物有机肥和EM菌剂对连作9 a和6 a的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连作土壤中细菌、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的相对含量及G-/G+(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比值,并降低土壤真菌的相对含量;随着种植批次的增加,土壤中G-、G+含量降低,G-/G+比值上升,生物有机肥和EM菌剂配施化肥处理G-含量普遍高于化肥处理;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微生物AWCD值、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均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多样性和均一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气质联用方法测定香蕉根系分泌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砂培试验,通过离位溶液培养法收集香蕉根系分泌物,分别测定收集原液中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总酚酸的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成份。结果表明,与对照(灭菌生物有机肥)比较,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总糖和总酚酸的含量显著降低;在接种病原菌情况下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仍能显著降低两种物质含量。不同处理的香蕉根系分泌物中都含有烃类、萜类、醇类、酸类、酯类和醛类化合物;3种处理检测到的根系分泌物种类分别为41、30和32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Cd积累低且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以6个北方小麦品种和6个南方小麦品种为试材,在安徽铜陵选取Cd重度污染与未污染农田进行小麦品种与生物有机肥联合修复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d未污染农田中各小麦品种除了泰山24外籽粒Cd含量均未达到国家粮食安全标准;Cd重度污染农田中小麦籽粒Cd含量为1.21~2.41mg·kg-1,Cd均超标,南方小麦品种较北方品种籽粒中Cd含量更高且差异性更大;施用生物有机肥可降低Cd重度污染农田中各小麦品种的Cd含量,降低百分率为1.7%~57.8%,平均降低29.9%。施用生物有机肥的Cd重度污染农田中各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与小麦茎、叶的Cd含量极显著正相关。Cd重度污染农田较Cd未污染农田各小麦品种产量均显著降低,平均减产率46.2%;使用生物有机肥使Cd重度污染农田小麦平均增产15.7%。各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扬麦20、宁麦8号为籽粒Cd积累量较低、产量较高的品种;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小麦籽粒Cd含量、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