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实践中,产蛋鸡一般在18~19周龄提前转群或入笼,让鸡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或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1转群3周前的准备工作1.1要检查鸡群的整体情况,如鸡只发育不好或者体重达不到标准,应加强饲养,适当增加喂料量,对发育差的鸡要适当调整,给予必要的照顾,从而赶上群体的总水平,为将来开产整齐、达到好的产蛋高峰作准备。1.2对有病的个体要淘汰,对伤、残、弱的鸡只挑出单养或加强护理,或淘汰掉。这种不合格的鸡将来转入产蛋鸡舍,…  相似文献   

2.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实践中,产蛋鸡不是在21周龄转群或入笼,而是在20周龄或提前转群,提前转群可让鸡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的过程或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3.
转群是对鸡群大规模的转移,它是分段式饲养蛋鸡的必要步骤,也是对鸡群的一个较大的刺激,如何减轻刺激及保证鸡群转群后的安全状态需要一个很充分的准备安排工作。   一 .转群时间的选择   转群的时间一般可在 18周龄,晚的可在 20周龄,最迟不要超过 21周龄。过早转群对鸡的生长发育不利,且易出现提前开产的现象。使开产后的蛋重,高峰期的产蛋率受到影响。同时鸡个体太小,可能会从笼眼处钻出,造成管理不便。晚于 21周龄转群,由于部分鸡只临近或已经开产,转群会使这些鸡只的体重受损,因而影响正常的产蛋,或不能按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4.
经育雏、育成期阶段后,蛋鸡进入产蛋阶段,蛋鸡的经济效益在此间才能体现出来。在产蛋期要做到饲料营养合理,饲养管理精心,生活环境适宜,鸡病防治严格,才能保持鸡群健康和高产、稳产。性成熟后转入产蛋鸡舍至饲养期末淘汰称产蛋期(21周龄-淘汰)。把育成鸡转群后到产蛋期结束分为三个时期:产蛋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相似文献   

5.
1选择高产品种一般蛋鸡分为两类,一类是白壳蛋系或轻型鸡。该类鸡全身羽毛白色,产白壳蛋,每只鸡年均产蛋一般均在250枚以上;另一类是棕色壳或褐色壳蛋系即中型鸡,产棕褐色蛋。该类鸡体型较大,一般产蛋期结束时淘汰体重在2.2~2.5kg,且肉质比白壳蛋鸡好,产蛋量与白壳蛋鸡差别不大,并且蛋重较大,所以目前许多鸡场及专业户都由过去饲养白壳蛋鸡而改养褐壳蛋鸡。2适时转群 为使青年蛋鸡有足够多的时间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减少环境变化的应激给鸡群带来的不利影响,应掌握好转群或上笼的时间。一般在17~18周龄时转群最为适宜,这样20~21周龄时即…  相似文献   

6.
蛋用雏鸡育雏育成期结束,由培育舍转人产蛋舍蛋鸡笼内饲养,其转人蛋鸡笼内时间一般要求是在17~18周龄,这样有利于新母鸡在开产前适应蛋鸡舍环境,防止个别开产鸡停产和卵黄破裂或落人腹腔发生腹膜炎,保证正常开产和产蛋。但生产中许多鸡场由于种种原因提前人笼,将8-12周龄的育成鸡转人蛋鸡舍笼内饲养。因蛋鸡舍的环境及蛋鸡笼的形式与育成舍环境及育成方式(有的网上平养、有的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7.
雏鸡在育雏舍生活6周左右就应转入育成鸡舍,育成期结束后,母鸡应转入产蛋鸡舍(一般以18周龄转群为宜),一直饲养到产蛋结束并淘汰(20~72周龄)。转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刚刚转入新鸡舍,鸡往往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不适应,因此,转群时应特别注意使鸡群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尽量减  相似文献   

8.
正蛋鸡在产蛋高峰前期,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产蛋鸡能充分发挥产蛋遗传潜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适时科学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转群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影响蛋鸡的  相似文献   

9.
蛋鸡育成期体重对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耿照玉,李双行,曹新旺,武烨(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前言在商品蛋鸡生产中,要获得高产、稳产的产蛋水平及早期大蛋,在青年鸡转群时多要求鸡只体重要达到该品种的标准体重范围[1],应将体重过轻的鸡淘汰。...  相似文献   

10.
洗衣小窍门     
《农村养殖技术》2006,(21):48-48
转群:育成鸡在17~18周龄即可转入产蛋鸡舍,最迟不要晚于19周龄,转群过晚会影响一部分接近开产或已开产的母鸡的正常产蛋。转群要选择温暖适宜的天气。转群时要严格淘汰病、小、弱,残及外貌不符合本品种要求的鸡,认真做好转群记录抓鸡时的动作要轻,防止惊群;车辆运输时应减少颠簸,避免挤压,转群后应尽快恢复喂料和饮水,以稳定由于环境突变而引起的恐惧情绪。  相似文献   

11.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或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的应激.而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减弱,抗病力较差,所以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具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蛋鸡从育成期转入蛋鸡的过程称为转群。转群控制好,可使蛋鸡适时开产,产蛋多。(1)时间要恰当。蛋鸡一般在20周龄开产,为使鸡尽快熟悉环境,并形成和睦的群体,一般在18周龄即要转群。否则会影响产蛋量。  相似文献   

13.
在蛋鸡的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对育雏期(0~6周龄)的饲养管理比较重视,而对育成期(7~19周龄)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鸡雏生长到6周龄时,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如体温调节和消化功能等已基本发育健全。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好坏对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有很大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转群准备转群前必须先打扫鸡舍,清洗、消毒育成笼,调整好供水供料设备。准备足够的笼位,以每平方米笼底16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蛋鸡的产蛋期一般是指20至72周龄共52周的时间,也即蛋鸡的第一个产蛋年,是蛋鸡产蛋最多的一年。现代蛋鸡由于产蛋性能的提高,产蛋期已提前,有的品种产蛋期已从18周龄算起,而蛋鸡的淘汰期也延长到78周龄或80周龄,到淘汰时产蛋率仍保持70%左右,这充分反应了现代蛋鸡的高产性能。蛋鸡产蛋期的延长,明显的提高了蛋鸡的经济效益。蛋鸡在产蛋期一般分阶段饲养,根据蛋鸡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预产期、产蛋前期、产蛋中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应给以不同的营养和相应管理措施。实行分阶段饲养,不仅最…  相似文献   

15.
有些养鸡专业户只知道饲养不掌握鸡的利用年限及淘汰方法,有的3年前的产蛋鸡至今还舍不得淘汰,结果搭工费料不赚钱,导致弃养影响养鸡业的发展。为了增加养鸡效益,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发挥其最高产蛋性能外,还应及时淘汰低产鸡,换入育成鸡。蛋鸡的利用年限,多以产蛋年(周期)来计算。产蛋鸡开产后的产蛋量随着周龄的增长呈低—高—低变化。在30周龄左右达高峰。高产期后产蛋量下降的速度视管理好坏而定。一般用1—2个产蛋年为好,因为这期间鸡的产蛋量高,收益  相似文献   

16.
正蛋鸡7~20周龄称为鸡的育成期。在提高育成率和合格率的前提下要力争鸡群生长整齐,以保证产蛋期有理想的产蛋性能。因此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做好转群、限制饲养、控制体重和合理的光照制度。产蛋期要搞好初产期、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的管理。1育成期饲养管理(1)做好转群前后的工作。首先要对育成鸡舍和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和消毒工作。笼养时要将料槽和水槽调到适宜的高度。育雏舍内事先要进行带鸡消毒,并  相似文献   

17.
饲养蛋鸡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前期一般为21~24周龄;产蛋中期为25~42周龄;产蛋后期为43~72周龄。蛋鸡饲养的各个阶段对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应加以注意。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调配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蛋鸡产蛋能力,为了提升蛋鸡的产蛋能力,需要在前期做好营养管理。刚刚转入产蛋鸡舍的育成蛋鸡,其生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受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较大,需要结合以往的饲养经验,适当补充各类营养元素,促使其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完全,早日产蛋。如果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会使蛋鸡的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产蛋量,也会对蛋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蛋鸡在临近产蛋高峰期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 1适时科学转群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应接种新城疫疫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疫苗,蛋鸡产蛋期间应停止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注射,以免引起产蛋量下降和产软壳蛋。入笼后最好对蛋鸡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驱除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mg/kg 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料中服用。  相似文献   

19.
1后备蛋鸡饲养的重要性 随着遗传改良的持续进展,使得后备鸡的体重越来越低,转群和开产目龄不断提前,对产蛋总重、产蛋数量、饲料转化效率的期值更高,并且希望早期蛋重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加。所有这一切,都对后备鸡的饲料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是指家禽的一个生产周期(21~76周龄)。蛋鸡在20~21周龄为开产期,24周龄产蛋可达50%,27周龄进入产蛋高峰期,达85%以上,加强鸡群前期的管理,是维持产蛋高峰期的前提。进入产蛋期后,要加强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有平养和笼养二种方式,大规模的集约化饲养一般都采用笼养,分阶梯式、重叠式和平笼式笼养。每只鸡应占有笼底面积475~500平方厘米,8~10厘米的饲料槽位,每笼应配有一个乳头饮水器或饮水槽。以上两种饲养方式以笼养为好。平养可分为垫料地面、网上和地网平养,每5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