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就地取材,发展平菇生产,我们利用油菜箕(秆连壳)生料栽培平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栽法:选用没有霉变的油菜秆连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碾成粗糠。每100斤油菜秆壳糠加石膏粉2斤、过磷酸钙2斤、尿素0.5斤。先将辅料溶于水,再与主料拌匀,料与水比为1∶1.8左右。同时每100斤水加25%的多菌灵2两,进行消毒。以用棉籽壳培养料作对照,配制方法同上。采用室  相似文献   

2.
凤尾菇Pc-27采用酒渣混合栽培,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高。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配料方法新鲜无霉变的稻草33%,酒渣67%。先将稻草用1%-3%石灰水浸泡 12-24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培养料加1%的多菌灵,将稻草、酒渣、多菌灵混合拌匀。栽培场地先用石灰水消毒,再用敌白虫喷洒,然后把消毒好的塑料薄膜铺好,将培养料分层铺入压好,每百斤料按8%~10%用种量分层接种(即二层料二层种)。播种后摊平压好,盖上一层报纸,再在报纸上面盖  相似文献   

3.
用大袋小棚栽培平菇,是根据微孔增氧和菌袋能周身出菇的原理,并结合覆土来夺取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尤其是在晚秋、早春采用此法更有利于发挥其栽培优势,克服低温对发菌的不利影响,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50%以上。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备料发酵 培养料可就地取材,这里介绍两个配方:①棉子皮97%,鼓皮3%,石灰2%,复合肥1%,多菌灵0.1%。②粉碎的玉米芯95%,麸皮5%,尿素0.5%,复合肥2%,多菌灵0.2%。料水比为1:1.4,料充分拌均后即可堆垛发酵,垛高1m、宽1.2m,长度随料多少而定,在堆的上部、两侧及底部打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通气孔,最后覆膜、盖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当料温达65℃时进行翻堆,整个发酵过程要翻堆2~3次。  相似文献   

4.
我地区7~8月室内气温在22~25℃,生料栽培,培养料有一个迅速升温阶段,温度高达38℃以上,会发生烧菌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验用堆料发酵进行床架栽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料制备 ①配方:阔叶木屑78%,大麦粉或麦麸20%,石膏、白糖各1%,石灰1.5%,多菌灵0.l%~0.15%,水60%~65%,pH值8~9。②拌料:先将石膏、多菌灵、石灰、大麦粉混匀,再与木屑拌匀,将白糖溶于水中拌料。③发酵:将料堆高0.8~1m,每堆以250kg为宜,覆膜发酵一周,于第5天翻料一次。  相似文献   

5.
用麦糠栽培平菇,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省时省工。我们经过几年的大面积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 (一)制备培养料 小麦脱粒后要及时收集麦糠,并曝晒1~2天,用石磙碾轧后置干燥的室内贮藏。配方:A.麦糠100kg.高粱粉10kg,尿素1kg,石膏1.2kg,磷酸二铵500g,石灰2.5kg,50%多菌灵100g。B.麦糠、木屑各50kg,玉米粉5kg,尿素1kg,石膏粉1.2kg,石灰2.5kg。C.麦糠100kg,稻糠15kg,尿素500g.过磷酸钙1kg。配制时,先将主、辅料混和,可溶性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调料至含水量65%~70%,pH7~8,然后建堆发酵,当堆温达65℃以上,维持8~12小时,即可翻堆,发酵期一般5~7天,中间翻堆3次。经发酵后,麦糠呈咖啡色,手握无刺手感。  相似文献   

6.
牛踏草是利用耕牛来踩踏蘑菇培养料。具有备料简单,省肥节劳,肥效高等优点。1981年我们在大河、花溪公社分别用这种堆料试种,获得单产1~1.5斤/尺~2的好收成。培养料配方:每栽培1000尺~2用麦草(可加部份稻草)3000斤,油饼200斤,石膏粉200斤,过磷酸钙100斤,尿素30~50斤,石灰30~50斤。在堆料前40天,把牛圈积粪清除干净,将新鲜洁白的干麦草均匀分次垫入,每2~3天垫一次,在堆料前10天基本能垫完,边垫边往草上均匀泼浇粪尿。如要加入  相似文献   

7.
在蘑菇生产中,培养料一般是用干牛粪粉进行堆制。这种办法在备粪粉时,不但费工,而且粪肥中养份也易流失。为此,我们进行了鲜粪堆料试验。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鲜粪堆料不但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料中养份损失,而且可节省粪肥用量,蘑菇的产质量却比常规法高。现将堆制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以1000平方尺栽培面积计算。用鲜牛粪10000斤,石灰60斤,干麦草3500斤,过磷酸钙100斤,尿素30斤,猪粪水100担,  相似文献   

8.
1 高温蘑菇栽培技术1 .1 适时早栽 过早栽培 ,前期的低温不利夏菇菌丝生长 ;过迟栽培 ,秋菇的适时进料会缩短夏菇的采菇期。春菇在 4月下旬清理菇房后 ,夏菇即可将培养料预温建堆。1 .2 培养料发酵  1培养料配方 以 1 0 8.9m2计 ,稻草 2 0 0 0 kg、石膏 75 kg、尿素 2 5 kg、复合肥 2 0 kg、过磷酸钙 75 kg、蛎灰 5 0 kg。 2培养料一次发酵 在培养预温建堆时加入尿素和过磷酸钙 ,6天后进行一次翻堆 ,加入石膏和蛎灰 ,同时用蛎灰水补足培养料的含水量达 65 % ;1 1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 ;1 4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 ,并加入 1 .5 %甲醋溶液 ,…  相似文献   

9.
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常见的有棉籽壳、甘蔗渣、玉米秆、稻草、麦草、阔叶树木屑等原料。我们就地取材,用松木屑生料栽培平菇,在海拔2300多公尺的地区,于零下5~8℃、空气湿度55~65%的环境条件下获得成功,最高产菇量达7.98斤/米~2,现将其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将新鲜的松木屑晒干。按松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1%的配比拌匀,加水至用手捏指缝见水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3年利用棉纺厂的下脚料——废棉屑栽培草菇,收到了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32.6斤的好效果。现将试栽情况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菌种系从福建新民菌种厂引进的试管种,用棉籽壳作培养基接原种和栽培种。菌龄15天,用于室内大床栽培。培养料配方为废棉屑100斤、石灰4斤、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斤,将料拌匀,含水量以手握料有明显水珠滴下为度。料拌好后,堆积48小时。将堆积好的培养料趁  相似文献   

11.
一个良好的菌株,无疑是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而了解和认识菌株的各种性状,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满足它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这个菌株的优良性能。在1981年栽培试验过程中,我们对176菌株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现将它的基本特性及其所需生活条件综述如下,供栽培者参考。 (一)菌丝体生长状况试验所用培养料每平方尺的成分配比:稻草(含水10.60%)6斤,鸡粪(含水8.36%)1斤,猪粪(含水10.66%)1斤,尿素0.1斤,菜籽饼0.23斤,石膏0.1斤,过磷酸钙0.05斤。碳氮比:堆料时为23.14∶1,后发酵前为  相似文献   

12.
甘蔗渣栽柳树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渣是糖厂的下脚料,据分析,含粗灰份0.72%、粗纤维68.7%、粗脂肪1.16%、粗蛋白2.54%。我省盛产甘蔗,每亩甘蔗经榨糖后的甘蔗渣至少有2000斤。我们于1980年5月引入鲜嫩可口、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柳树菌一级菌种,经培养分离扩大后,6月用甘蔗渣作培养料进行生产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1982年9月,我试用平菇栽培种培育的子实体,再加棉籽壳生料,培养栽培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培育子实体所用材料的配方:棉籽壳250斤,栽培种10袋,加上30%的菜园土和0.2%的多菌灵。用冷开水拌和,料水比为1:1.4。培养料全用1%消石灰处理,pH俊在6.8~7.4之间。11月15日,将调制好的培养料,倒在消毒过的薄膜上,选体型大、健壮无病虫害的平菇子实体,用0.5%高锰酸钾溶液  相似文献   

14.
高允旺 《食用菌》2010,32(1):56-56,67
竹荪种植已成为福建省顺昌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县竹荪研究所,探索了一套“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采用“三增加,建堆发酵”的栽培技术。一是增加培养料和用菌量,667m^2使用量14m^3的竹屑,菌种600袋;二是增加氮肥的配比,施尿素应占培养料的1%;三是添加石膏或碳酸氢钙,在培养料中添加占培养料的0.5%-1%的石膏粉或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培养料的酸碱度。几年来,平均产干品100kg/667m^2,高的140kg/667m^2,比传统栽培产量翻了一番。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往栽培蘑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粪草混合堆制而成,以菇床辅料厚度5寸计算,1000平方市尺栽培蘑菇面积的培养料,约需干牛粪6000斤(或鲜牛粪2万斤),粪肥用量大,已成  相似文献   

16.
三十烷醇对白蘑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和方法 1.菌种:白蘑菇“102号”。 2.培养料配制:用粪草料经五次发酵堆制而成。培养料配方:湿牛粪9000公斤,干稻草、干麦草各800公斤,翻堆时加石膏粉50~75公斤,磷肥25-50公斤,尿素15公斤,再用0.1~0.5%的石灰水调pH值等于8。培养料上堆发酵好后,上床进行大床栽培。 3.种量与播种方法:播种量为每0.278米~2一瓶(750g/瓶)菌种,采用穴播。供试面积为111.11米~2。 4.三十烷醇的施用:三十烷醇购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纯度99.9%。在自蘑菇的菌丝生长期、菌丝更新期及子实体形成期均可喷施三十烷醇。我们在复土前和复土后的第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因子试验方法,设计7种培养料配方和4种栽培方法对肺形侧耳P95418菌株进行优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熟料栽培方法效果最好,生物学效率高于100%。适宜配方依次为:稻草培养料(稻草84%,麦麸15%,石膏粉1%),橡胶树木屑培养料(橡胶树木屑84%,麦麸15%,石膏粉1%),橡胶树木屑+甘蔗渣培养料(橡胶树木屑40%,甘蔗渣44%,麦麸15%,石膏粉1%),甘蔗渣培养料(甘蔗渣84%,麦麸15%,石膏粉1%)。肺形侧耳在雷州半岛一年四季都可出菇,尤以初夏和秋季出菇最理想。  相似文献   

18.
以木屑为主栽培平菇,应采取生料堆积发酵。一般配方是:木屑60%,植物秸杆粉20~25%,米糠和麸皮15%,石灰粉1.5%,石膏1%,过磷酸钙1%,多菌灵0.1%。多菌灵和过磷酸钙先溶于水中,然后再混入料中拌均,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然后选择光线好、地平坦、靠近栽培场地的清洁地进行堆积发酵。为了使发酵达到标准,每堆不应太少,一般以一千公斤以上为好。堆前先用敌敌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八二年以来经四年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新法栽培蘑菇技术。用此技术栽培蘑菇单产每平方尺都在二斤以上,从堆料出菇只需四十天,且省工省本。现将新法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配料配方一:稻草5000斤,菜籽饼,尿素40斤,硫酸铵20斤,石膏200斤,磷肥100斤,石灰100斤,甲醛3斤,敌敌畏1斤,硫酸铜5斤。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生产原料的利用率,笔者于1993年进行了用金针菇下床废料(棉子壳)栽培草菇试验,生物学效率达29.8%,与用纯棉子壳栽培不相上下,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处理与配方 将栽培金针菇的下床废料(棉子壳),剔除腐烂、霉变、虫害严重部分,脱袋后曝晒、打碎,干燥后备用。按下床金针菇废料85%,米糠10%,石灰4%,石膏1%,另加复合肥1%、发酵干牛粪20%、多菌灵0.1%,乙敌乳油0.06%,常规拌料,多菌灵、复合肥、乙敌乳油应加适量水稀释后随拌料喷洒其中。料拌匀后含水量70%,覆盖薄膜堆积增温发酵,过36小时翻堆1次,复堆后温度达65℃以上保持1昼夜,翻堆降温,调节pH8.5左右。 (二)作床播种与管理 于六,七月份,选土质肥沃,近水源,背阴向阳处,整地作宽100cm、深18cm的床,先在床内撒一层石灰粉消毒灭菌,再铺10cm厚的培养料,压实后撒擂一层菌种(V_(35)菌株,菌龄为2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