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黑胫病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相同的田间条件下,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K326’和‘云烟85’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指标、黑胫病发病率和相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大’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高,‘K326’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的POD、PPO、CAT抗性酶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接种时最高,且增加量最大,‘K326’次之,‘红大’最小;PPO、CAT、POD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60Coγ辐照对烤烟品种TSNA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安云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188-188
为了探明降低烟草中的TSNA(烟草中的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技术措施,该文通过对3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进行60Coγ射线不同辐照处理,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其鲜叶及成熟叶样品进行TSNA分析检测,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总的TSNA平均值来看,3个烤烟品种,在对照状态下,K326最高,红大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是较理想的低TSNA品种。当辐照水平为300rad时,3个烤烟品种其平均的TSNA总量都有所降低,其中以红大烤烟品种最为显著,比对照降低了16.9%;云烟85比对照降低了4.6%;K326效果不明显。60Coγ射线辐照水平为300rad时,可作为一项降低红大品种TSNA栽培措施来应用。3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的4种亚硝胺含量都呈现了相同的变化规律;即NNK含量最高、NAT第二、NNN第三、NAB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烤烟品种在云南景东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景东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将4个品种‘云烟85’、‘云烟87’、‘云烟97’、‘KRK26’,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KRK26’总体表现为苗期、大田期长势较强,经济性状较好,钾含量较,植株较高、节距较稀、叶片较宽、现蕾较晚、大田生育期较长、抗倒伏和抗黑胫病的能力较弱、原烟叶片偏薄等特点。(2)‘云烟87’综合经济性状最好,产量、产值最高,级指、均价、上等烟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明确昭通主栽烤烟品种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适应性,根据昭通287个植烟行政村大田期(4—9月)温度、日照和降水气象要素,将昭通植烟区域分为不同气象环境;在不同气象环境下开展烤烟品种的田间试验,以烤烟单位产值和烟叶化学成分TOPSIS得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田间农艺性状、病情指数、质量性状为辅助参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不同气象环境下适宜种植烤烟品种。研究表明:昭通植烟区域分为低温干燥多日照、高温干燥多日照、低温湿润多日照、低温湿润寡日照4种气象环境。低温干燥多日照气象环境的‘云烟11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云烟116’化学成分TOPSIS评价得分最高,‘K326’品种黑胫病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K326’气候性斑点病、TMV、CMV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其他品种间病害无显著差异;高温干燥多日照气象环境的‘云烟87’和‘云烟116’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KRK26’‘、云烟87’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云烟87’化学成分TOPSIS评价得分最高;低温湿润多日照气象环境的‘云烟87’和‘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K326’化学成分TOPSIS评价得分最高;低温湿...  相似文献   

5.
打顶留叶数与烤烟品种TSNA形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降低烟草中的TSNA(烟草中的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技术措施,该文通过对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进行不同打顶留叶数处理,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其鲜叶及成熟叶样品进行TSNA分析检测,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烤烟品种的TSNA的形成积累主要是在叶片成熟阶段,鲜叶中的含量很低。盛花期打顶能够降低K326及红大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分别为11.3%、10.3%;见花打顶能够降低云烟85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为4.9%。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的四种亚硝胺含量在成熟的叶片中;NNK含量最高、NAT第二、NNN第三、NAB含量最低,正常打顶的三个烤烟品种,NNK含量占总TSNA的60%~70%之间  相似文献   

6.
烤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品种分异与超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和‘NC71’成熟中期中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腺毛和气孔超微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δ13C值‘K326’>‘NC71’>‘红大’>‘云烟87’。(2)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平均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3)‘K326’具分泌功能的长柄腺毛最多且最饱满,‘红大’则较差。(4)气孔总密度为‘K326’>‘NC71’>‘云烟87’>‘红大’。(5)烟叶δ13C值与嗜锇颗粒平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平均数、叶绿体长度呈弱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长度呈及腺毛总密度呈弱负相关(P>0.05),与气孔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反映出烟叶δ13C值存在品种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叶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烤烟产质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为研究对象,设置1个常规施肥处理(CK)和3个烟秆生物质炭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T1为400 g/株,T2为500 g/株,T3为600 g/株),测定不同品种及处理下的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入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均能延长烤烟‘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的各生育期,且能显著提高烤烟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其中‘红花大金元’的施用量为600 g/株、‘K326’和‘云烟87’的施用量为500 g/株时对烟株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最佳。(2)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处理的烟草花叶病、野火病和气候性斑点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其中‘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施用量为600 g/株、‘云烟87’的施用量为500 g/株时烟株病害发生率最低。(3)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基肥处理的烟草产量、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中‘红花大金元’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烤烟品种‘云烟105’在福建的生产适应性,2013-2014年在福建烟区对‘云烟105’进行多点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云烟105’大田生育期约118天;打顶株高约100 cm,有效叶17~18片;主要经济指标均优于‘K326’,2年试验表现稳定;主要化学成分比例协调;田间病害叶斑类病害与‘K326’相当,根茎病发病率略高于‘K326’;感官评吸清香风格明显,品质较好。‘云烟105’较适宜在福建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云南保山高海拔地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掌握云南保山高海拔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问题,2011—2012年对云南保山烟区2000 m海拔区域7个烤烟品种共计99个C3F烟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云烟’系列品种整体海拔敏感度低,其中‘云烟100’综合表现最好,烤后烟叶外观物理特性突出,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各指标均在云南优质烤烟适宜范围内,工业可用性较高,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而‘云烟99’原烟含梗率偏高,‘云烟97’总糖含量偏高,‘K326’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且总糖含量偏低,以上3个品种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海拔敏感度高,工业可用性较低,不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3个品种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适宜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抗性油菜品种接种黑胫病菌防御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油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变化规律与黑胫病侵染过程、品种抗病性的关系,揭示不同油菜品种对黑胫病菌的抗病机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比较分析抗、感品种接种前后,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PPO、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PAL、SOD活性则与感病品种相近。接种后抗病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5种防御酶活性均迅速升高而达到峰值,且其酶活性增加量显著大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防御酶的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抗病品种滞后。黑胫病菌可以诱导油菜体内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POD、PPO、CAT、PAL、SOD的酶活性与油菜的抗病性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些防御酶活性峰值出现的高低与早晚,可作为早期鉴定油菜抗黑胫病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烤烟品种种子萌发的低温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育苗期间,低温冻害常有发生,不同烤烟品种在抵抗低温胁迫时存在差异,但缺乏相应的数据验证。以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5’、‘云烟87’、‘K326’、‘红花大金元’(‘红大’)和‘云烟97’的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期的低温耐受性,为烤烟品种选择和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常温(25℃)下5个烤烟品种均能在5天后开始萌发,但达到最大发芽率的时间相差1~2天,以‘云烟97’最迟;随着培养温度的降低,5个烤烟品种种子的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比较各发芽参数,不同品种萌发期的低温耐受性以‘云烟97’最差,其他4个品种之间的综合表现差异不明显;低温会明显抑制烤烟种子萌发、延长育苗时间,但温度在10℃~25℃范围内,各品种最大发芽率仍能在30天内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生产中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俗称“两黑病”)抗性较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打杀菌剂条件下增加施钾量(与目前生产推荐187.5 kg K2O hm–2相比,分别增加75和150 kg K2O hm–2)对红花大金元烟株移栽后不同时间段健康烟株烟叶中的总氮、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及烤烟“两黑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施钾量增加,烟叶内总氮、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则相反;同时“两黑病”发病情况也呈明显下降趋势。上述指标在对照与高钾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上述结果在烟株移栽后不同时间段规律一致。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以中钾处理最大,高钾处理次之,对照最小。中、高钾两处理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49%和1.55%,产值分别增加18.27%和12.34%,中钾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明显。说明目前红花大金元烤烟生产中的推荐施钾量偏低,应适当增加施钾量以增强烟株抗性,减少“两黑病”病害的发生。就本试验而言,当地施钾量以增加75 kg K2O hm–2(即总量达262.5 kg K2O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曲靖烟区烟叶重金属分布特征,对曲靖烟区不同区域的烟叶中铜、铅、铬、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不同烤烟品种、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中铅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是当前曲靖烤烟中的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大的主要元素,铜、铬、镉、砷、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烤烟重金属含量在曲靖不同县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烤烟重金属累积较少的是师宗和陆良,重金属累积较多的是沾益、宣威和麒麟,其中沾益烟区烟叶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县区,其高于全市平均值的样品比例高达100%。烤烟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云烟97’的铜含量和‘云烟105’的镉含量最低,‘红大’的铅含量和‘云烟100’的铬含量最高,砷和汞含量在各品种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烟叶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是‘红大’,相对较低的是‘云烟97’和‘K326’。烤烟铜、镉、铬、砷含量差异在不同海拔范围之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铅含量在2000~2200 m海拔范围、汞含量在1400~1600 m海拔范围显著高于其他海拔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因此,培育优良的烤烟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工接种诱发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提高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结果的稳定性,笔者于2001—2006年采用人工接种诱发抗性方法不连续地对15个烤烟新品系(6614、8504、9601、9717、8902-42、CF209、CF964、CF986、RGH12、YH01、YH02、YH05、YNH09、云烟97和云烟98)进行了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研究,本鉴定方法提出了烟草黑胫病培养和保存技术及接种体的制备方法,提出了烟草黑胫病大田期的接种时间及接种量。从鉴定结果看,15个品系不同年份的平均病指均在25以下,SSR分析发现,与抗病对照K326和革新三号的抗性无显著差异,均达抗病水平,且各品系不同年份间抗性稳定,说明该研究所用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碳氮及其次生代谢相关酶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烤烟品种的推广应用及其品质鉴定提供理论支撑,以‘云烟87’、‘遵烟6号’和‘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烤烟在移栽后0—45天碳氮及其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3种烤烟品种淀粉酶都随移栽时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移栽后45天‘云烟87’的淀粉酶活性值最大。(2)‘云烟87’烟叶蔗糖合成酶活性随着生育期迅速上升;‘遵烟6号’烟叶蔗糖合成酶活性生育期相对稳定。‘K326’烟叶蔗糖合成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其他品种相比,在移栽后30—45天酶活性较低。(3)‘云烟87’的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先缓慢上升,30天后较为稳定;‘遵烟6号’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在生育期一直较为稳定;‘K326’的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移栽后30—45天,‘云烟87’和‘遵烟6号’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都高于‘K326’。(4)‘云烟87’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上升至15天后较稳定,‘遵烟6号’表现出较大的波动,‘K326’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云烟87’烟叶的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呈现先略微升高随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遵烟6号’和‘K326’均随着生育期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总之,‘云烟87’具有更强的碳氮代谢和次生物质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