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农业》2016,(13)
正建平县是中国小杂粮之乡,小杂粮已被正式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依托这个项目建平县谷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5年谷子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谷田间苗、除草是限制谷子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因素,人工间苗除草劳动繁重,每人每天只能完成0.5亩,每亩人工费用300~400元,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如果苗期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极易造成苗荒和草荒,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化学除草具有除草及时、  相似文献   

2.
正朝阳市建平县是中国小杂粮之乡,小杂粮已被正式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依托这个项目建平县谷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5年谷子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谷田间苗、除草是限制谷子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因素,人工间苗除草劳动繁重,每人每天只能完成0.5亩,每亩人工费用约300~400元,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如果苗期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极易造成苗荒和草荒,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化学除草具有除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小杂粮高产创建工作的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以种类齐全、品质好、营养丰富而闻名。目前。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52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2.5%,年产量在100万t左右。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约100万亩,荞麦约90万亩,糜子和豌豆各80万亩.蚕豆52万亩,谷子和青稞各30万亩,高粱20万亩,其他谷物和杂豆种植面积近40万亩。  相似文献   

4.
张晓梅 《现代农业》2013,(10):78-79
玉米是建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针对建平县玉米生产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发展建议.从而促进建平县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铎 《甘肃农业》2004,(6):53-53
小杂粮在我省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生态适应性强。抗逆性能好,产量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以干旱而著名的雨养农业区,常年雨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多数集中在7.8.9三个月.给小杂粮的生产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且我市的特色小杂粮品种繁多,种植面积大,年累计种植面积在70万亩以上,占全市农作物面积的1/10。近年来,我市在农业生产方面,随着“四大支柱”产业和两大新兴产业的稳步升级,对具有名、优、特等特点的小杂粮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发展  相似文献   

6.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全市小杂粮年种植面积约260万亩,其中谷子45万亩、马铃薯75万亩、糜黍35万亩、豆类85万亩,其它20万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杂粮及其加工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进程中,提高小杂粮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引导农民进行小杂粮科学施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产区,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0%;总产250万吨左右,占粮食总产的2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小杂粮的营养性和医疗保健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杂粮消费倍受青睐,正在成为一项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把小杂粮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已成为共识。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使我省的农产品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一、小杂粮产业开发的优势1.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我省山地面积辽阔,且地势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这种独特…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乡宁县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光热充足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国土面积2029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2.5亩。其中小麦种植23万亩,玉米种植9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11万亩。目前全县种植的小杂粮主要包括绿豆、大豆、扁豆、谷类、马铃薯和黍子等。从2001年提出“攻林果、优育牧、精杂粮”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后,一直重视小杂粮的生产,全县每年小杂粮的播种面积都稳定在10万亩左右,总产年平均1500万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9.
靖边县是小杂粮的优生区和陕北苦荞集中产区,我县农民自古就有种植谷黍、豆类、小米、苦荞等小杂粮的习惯,我县在全县推广苦荞高产集成技术15万亩,其中在小杂粮种植区东坑镇、席麻湾乡、乔沟湾乡实施苦荞高产创建示范田1万亩,白于山区天然状态下生产的"榆荞—4"、"苦荞"等是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目前,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15.2万亩,拉动了周边县乡的小杂粮产业发展,使靖边县日益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燕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粮草兼用作物,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谷类作物,而且也是高寒地区不可取代的极好饲草,其饲用价值也比其他类作物高。左云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41.7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积32.9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31.0万亩,其中小杂粮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4.3%,占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94.2%。全县燕麦种植面积6万亩,占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9.4%,发展燕麦种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北地区小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以安阳市殷都区为例,常年粮食种植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在60.2万亩左右,占全区耕地面积63.4万亩的95%左右。小杂粮只占较小比例,仅在殷都区西部旱作农业区种植,常年种植面积为3.2万亩,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左右。但是,去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小杂粮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2  相似文献   

12.
小杂粮具备了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善于利用自然光热资源,耐旱耐瘠,抗灾能力强等特点。以谷子为主体的杂粮作物在建平县种植历史悠久。通过对建平县的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建平县在发展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谭国奉 《现代农业》2013,(12):27-27
玉米建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农民在种植玉米中存在选种不适合、种植密度不足,施肥不合理、田间管理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建平县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延伸缓冲地带,低山丘陵是其主要地貌特征,同时又是一个退耕还林规模较大的市县,土地面积广阔,无灌溉条件的林下、林间可耕地资源丰富,极其适宜小杂粮的开发生产。近年来,赤豆(又称之为红小豆)作为用途广泛、城乡居民喜食的杂粮品种作物,在建平县的开发种植面积较大,已经成为低山丘陵区农民的主要种植品种,因此重新认识赤豆的开发意义,把小杂粮作为大品种来开发,就要让广大农民真正掌握赤  相似文献   

15.
郭月华 《新农业》2009,(11):26-26
建平县是辽西地区南果梨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达2.4万亩。为了提高南果梨生产的经济效益,县林业局从2006年开始实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开发”项目,三年来累计开发南果梨2.268万亩,南果梨亩产增加100~200公斤,优质果率提高20%~30%,达到85%以上,优质南果梨产量达54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6.
建平县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近120万亩,占可耕地面积56%,产量将近7.2亿千克。2009年,建宁县玉米种植超过120万亩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今后玉米发展的势头仍然看好,面积可能还会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7.
张丽丽 《现代农业》2012,(2):111-112
小杂粮是小宗粮食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式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小杂粮在锡林郭勒盟主要指蚕豆、豌豆、荞麦、糜黍、谷子、莜麦、芸豆等。随着人们健康需要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需求量越来越大,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同时,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小杂粮产业发展与出口带来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8.
付艳忠 《新农业》2008,(1):17-17
建平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5万亩以上,是当地四大经济产业之一.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2007年对马铃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19.
耐密玉米品种大垄双行比空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现代农业》2011,(8):34-36
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居第一位。玉米是建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都在80万亩以上,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平县粮食总产。近几年,通过国内外玉米种植密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证明,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2010年,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大垄双行二比空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选用玉米耐密品种,通过与当地常规品种对比,研究出一套密植增产的技术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将发展杞柳种植、加工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涝洼地、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来唱。目前,杞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杞柳产业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