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气象预测系统”在农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农业气象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重点阐述了“系统”采用的预测模型“后验差(P.C)检验”方法及模糊决策方法。经验证,采用上述方法,预测准确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决策的可涉及因素增加,且能得到量化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总体决策水平。经生产部门多年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农业管理决策,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在本刊1983年第1期“‘生态户’是科学技术面向农业振兴的途径”一文中介绍了“生态户”试验第一年的结果;接着在1984年第4期“介绍‘生态户’试验第二年新进展”一文中又报导了“生态户”1983年的试验结果;本文则是汇总“生态户”3年来(包括1984年)的试验结果,试图分析“生态户”的生产效益,并谈谈1985年建立“生态村”的规划。“生态户”生产效益分析经过3年来的试验和实践,5户“生态户”无论农业收益、牧业收益和副业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现分别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朝阳县坡耕地治理工程大庙项目区工程建设实施后,年蓄水量可达69.66万m3,治理措施保土量为2.15万t,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蓄水效益达139.32万元,保土效益达10.75万元,其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区通过实施有效的坡耕地治理,使工程区低产低效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并起到了示范和推广的作用,为促进朝阳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改善雨养农业的落后生产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不高、土壤肥力有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长期困扰通渭县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通渭县梯田建设成果,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确立梯田建设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基础地位;加大梯田修建的投资力度,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提高梯田资源利用效益;将梯田建设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大计常抓不懈。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要坚持以梯田建设为平台、以增收为中心,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梯田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以促进农业增产、粮食安全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说,绿色农业的示范就是现代农业的具体示范,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莱阳就以“成大规模、建大产业、造大优势、求大效益”为目标,把“绿色农业”作为一张金字招牌进行重点培育。2007年7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命名莱阳为“中国绿色食品城”,这是全国首家荣膺该项殊荣的城市,并同时获得“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近年来,莱阳市不断引导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推进,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进一步壮大了全市经济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6.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灌区等4个生态区,提出分区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三是发展草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强调发挥传统耕作方式优点,减少化学物质施用;五是按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和“3R原则”组织工业生产,形式合理的地域工业循环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六是建立生态产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石楼县按照“生态立县”、“产业扶贫”的要求,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形成了户、专、群、干相结合,常年不懈抓农建的大好局面,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六重六抓”经验,即重规划,抓效益;重规范,抓落实;重质量,抓监督;重巩固,抓管护;重机制,抓改革;重资金,抓整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在华北中北部和京郊平原地区带有普遍意义的豆店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三个发展阶段。首先,进行种植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和综合运用业已改善的水肥条件及科学技术,使粮食生产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继而进一步发展以大幅度提高饲养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第二性生产一畜牧业;最后,以丰富的农、畜产品为前提,发展粮食和副食品加工业和综合利用,确保全面的系统效益不断提高;并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文中具体论述了以农业机械化为重点的农业工程措施在豆店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四方面的作用:1.农艺和农机结合实现农机化是保证复种制成功的关键;2.农机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必然先行,并将有效地防止其农业萎缩;3.农业工程措施是农村养殖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备条件;4.农业工程措施在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和创建带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产业中将起决定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3月 1 4日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项目暨技术交流西进活动动员会在北京市怀柔召开 ,即日“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试点工作 ,在西部 7省区 1 0个示范村正式启动。所谓“生态家园”建设就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 ,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 ,庭院经济高效化 ,农业生产无害化 ,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 ,取得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综合效益。一般可实现如下目标 :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产活动实现经济生态良性循环 ;农民生活用能效率达到 30 %以上 ,优质能源占 50 %左…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及治理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效益”一般是指经济效益而言,它的基本涵义是劳动节约,通常表现为在资源利用、建设投资、生产开发、农业发展战略和现代化等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劳动集约程度。 水土保持是一个涉及面宽、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其效益充分表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是评价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有效尺度和客观标准,是评价水保技术方案及政策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和科学依  相似文献   

11.
景泰县是一个以景电一、二期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为主体的灌溉农业区。春小麦是灌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自工程建成以来,灌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存在着农田灌溉粗放,大水漫灌,“浇地”不“浇作物”,灌溉水深层渗漏和跑水现象普遍,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作物良好生长,农业水分生产率和水分生产效益低等现状。近年来甘肃省农牧厅针对水资源短缺或季节性供水紧张等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并实施了农田节水举措,该县于2008年承担了“全省灌区农田节水示范推广”项目中“小麦垄作灌溉节水技术试验示范”任务,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我国农业环境、资源现状,本文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了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也就是同时兼顾“三大效益”。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建立山区、牧区和农区相互支持与协调的“大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实现大地园林化,以优美的乡村环境包围城市和工矿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农业》(月刊)由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是以介绍国外农业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她广泛介绍各国农业发展情况;战略方针;问题探讨和农业上各个方面的新成果,新动向,新经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世界农业》报道范围广泛,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情况和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国际贸易,农业珍闻、农村风貌等。编辑部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通讯联系网,信息容量大。有综述、论著、译文、特写、史话、通讯、考察报告等。辟有“农业经济”、“国外考察”、“专题论述”、“农业教育”、“中外科技合作”、“国际会议”、“世界各国”、“国际农产品市场”、“国外报刊文章选登”、“科技动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会宁县是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林牧比例失调 ,种植业结构单一 ;人口增长过快 ,社会需求与日俱增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经济发展滞缓是会宁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必须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其它农业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首先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促进农林牧综合发展 ;其次 ,优化种植制度 ,提高农田系统生产力 ;第三 ,强化“三田”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四 ,推行省水节水策略 ,高效利用水资源 ;第五 ,发展苜蓿草业 ,强化农牧结合 ;第六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 ,改善生态环境 ;第七 ,发挥地域资源优势 ,促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正>有机农业的英文来源是Organic Farming,也被译作有机农耕。Organic有“器官的、器质的、有机体的、有机的、有组织的”等含义,把Organic Farming译作“有机农业”,不管它是否确切,我们姑且认为它对应了英文原意,包含了上述所有中文的意义。也有人把Organic Farming叫做“生态农业”、“系统方法农业”或“系统农业”。有机农业的含义是:遵照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水、土、气的条件下,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核辐射技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建立健全可追溯的质量管理,通过独立的第三方专家检查,获得有机认证的生产体系。生物动力方法 好多人认为有机农业的反义词是无机农业,是犯了概念性的错误。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发展存在,是现代农业的科学提升而不是传统农业的自然回归。在我国引进有机农业的概念和有机农业标准之后,与“有机”概念一样成熟并共同成长了80年的有机农业丰产、稳产的生产方法和技术“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也被引进国内。生物动力农业又称“生物动力平衡农业”、“自然活力农耕”,是德国人鲁道夫·史坦纳(Dr.Rudolf Steiner)1924年在《农业的方针》讲座中为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工程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经济概况;农、林、牧不同经济类型区农业工程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工程、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村能源工程的区域布局和重点工程项目;工程投资效益估算等。  相似文献   

17.
渭北旱塬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尤以伏旱和春旱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为解决渭北旱作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节水增效的途径:加强生态治理,合理利用土地;稳定粮食生产,提高产量效益;搞好夏闲覆盖,增加降水贮备;革新耕作技术,达到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18.
六月五日 ,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座谈会。会议由科教司司长马世青主持 ,参加座谈会的有农业部各有关司局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环保所的有关专家、新闻记者等 2 0多人。会上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作了题为《认清形势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农业部科教司、畜牧局、渔业局的负责人及中国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就农业环境问题作了发言。农业部召开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座谈会$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工程学界十分活跃的学术研究领域。在节约农业的投入,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工艺过程参数的监测与控制,制定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效益。本文介绍发达国家农业中这一新兴技术应用的发展,并对我国农业在实现“两个转化”中加强这一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前双孢菇采用工厂化生产。临朐县在引进双孢菇后,根据其生育特点,创造性地进行了土洞塔架分层栽培,不占土地,不减少效益,被农业部有关专家称为“地下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