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区气候干燥,农业生产非常缺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特别重要。总结了几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技术造径:减少无效蒸发,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积极发展研究农业节水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0%,目前用水效率很低。提高用水效率,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由供水管理演变为需水管理,改单项技术为综合技术,充分发挥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3.
节水农业主要是指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农业生产中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对于灌溉农业来说就是在节约大量灌溉用水的同时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对旱作农业来说就是在增加少量补充供水的情况下达到显著增产.节水农业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环节,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包括输水系统节水技术、灌溉节水技术、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化学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以及集雨补灌、节水管理等.节水农业技术,重点是灌溉节水技术.灌溉节水技术包括输水系统节水技术和田间灌溉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用水是各行业用水的大户,如何加强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将是农业节水的重中之重。针对制约驻马店市农业节水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从种植结构调整、技术及管理等农业用水各个环节开展农业节水的措施,对农业节水的前瞻性及技术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吴忠市水资源状况、农业灌溉发展状况、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和成效的分析,提出了吴忠市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目标和规模。为吴忠市进一步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提出了吴忠市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是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分析了国内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研究发展态势,指出了国内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遇到的瓶颈和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农业节水发展中应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一节水灌溉技术向与农艺技术相结合转变,由单一高效节水向节水节肥节药一体化转变,由单一节水高产向节水提质高效转变,由重视节水面积数量向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益转变;搞好“四个完善”,即完善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节水试验与用水监测网络,完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完善节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加强变化环境下农业高效节水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指出了未来中国节水高效农业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作物生命需水及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作物精量高效用水的多过程协同调控、作物生产-水资源-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社会稳步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水资源的短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普及农业节水技术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尤其在国内很多缺水地区,提高用水效率是破解农业缺水问题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分析了农业立体节水调控技术的背景、真实节水的不足、立体节水调控技术的内涵、国内前沿农业节水技术和国外前沿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农业节水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陈士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01-903,918
选取2000~2010年我国农业用水和全国用水总量等数据,对我国农业节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在节水水平有所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用水方式相对落后、浪费严重、灌溉用水效率较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即加强农业节水设施的建设、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提高农业节水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9.
推广灌后覆膜技术 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后覆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是把“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和适用的先进农业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经营的高产栽培模式。具有保墒、保温、保肥、增产、增效、增收和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等功能,在农业用水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民增收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把旱作节水灌溉由以抗旱、保苗为主,提高到节水高产、高效的新阶段,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正>用水为中心的高效技术措施,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涵,其核心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充分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益及效率,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展。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技术;农田保蓄水技术、节水耕作和栽培技术、适水种植等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灌溉制度、量测水技术、灌溉管理自动化等。  相似文献   

11.
农田灌溉用水中多采用旧的灌溉方式,水分利用率很低,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全面推广渠系防渗技术,采用田间节水技术、喷、滴灌技术可节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鼓励农业节水技术的使用,建立现代节水型农业。在政策上是以农业节水、以高产高效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益为目的,确保水资源良性循环、农业持续发展为条件的农业。  相似文献   

12.
季有诚 《北京农业》2013,(30):237-238
近年来,青海省各水利部门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提高了用水效率,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农业节水的重要性,提出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合理规划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经济灌溉定额、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采用先进的输水节水技术及以肥调水技术、加强污染源防治力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西营河灌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的武威市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针对水资源匮缺、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的特点和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以及承担向下游民勤调水的艰巨任务的现状,灌区积极开展了农业灌溉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推广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节水技术,对各单项节水技术进行有机地连接,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利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寻找新的出路,探索西北内陆河流域乃至北方缺水地区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现代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提高池州市农业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率为目的,根据农业节水发展思路,提出不同时期农业节水目标,分析节水潜力,制定相应的农业节水技术和工程措施,以期全面提高池州市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用水为中心的高效技术措施,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涵,其核心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充分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益及效率,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展。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技术;农田保蓄水技术、节水耕作和  相似文献   

17.
宁夏节水农业关键技术与节水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宁夏节水农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提出灌溉输配水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生物与农艺节水技术、高效用水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以水权为中心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技术的推广利用是宁夏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根据区域地理条件、水资源特点、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集成了适合区域节水灌溉的技术模式和节水农业管理技术,提出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用水效率是评价地区用水及节水的关键。以通辽市为研究区域,从通辽市实际出发,建立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通辽市7个旗县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开鲁县、库伦旗农业用水效率较高,而科尔沁左翼后旗用水效率最低,扎鲁特旗基本属于中等水平,说明通辽市农业用水效率有所提高,但部分地区还有足够的提高空间,应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农田节水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田农艺节水技术和对策论述了海河流域节水农业发展方向和潜力,阐明了农田节水在目前高产经济用水的基础上仍具有100mm左右的节水潜力,指出了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技术进步下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分异,首先利用超效率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测算2009—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效率,其次使用泰尔指数分析农业用水效率的区域差距,最后应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地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自治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控制地区内部差距扩大是提升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年降水量、灌溉水价、节水农业技术水平和水资源禀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效率都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各地区根据不同的情况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推进节水农业进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