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4个城市带状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北二环城市公园和菖蒲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借助心理实验的SD法—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分析了游人对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68份,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因子、认知因子和活动因子是影响游人对公园植物景观印象的3个主要因子;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综合因子得分最高,菖蒲河公园得分最低.可见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景观效果美观、植物素材丰富,更应注重运用植物素材违背和满足游人需求的有效使用空间,在实现优质景观的同时提高植物景观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2.
口袋公园是建立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小型公园,植物作为口袋公园的灵魂,其景观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园的观赏效果。以郑州市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口袋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后,具体分析了常绿植物、乔灌木及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并对口袋公园植物景观的营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丽水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凤娟 《吉林农业》2011,(6):233-236
文章调查了丽水市公园绿地植物的种类、构成和应用现状,阐述了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空间结构、景观时序等应用特点,总结出丽水市公园绿地植物在选择和应用上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80-12984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形式,可以通过对其中的植物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进行植物配置,达到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更大的景观效益.通过对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的分析、研究,重点解析了荷花塘的植物配置情况,同时分析了国内园路植物的配置,提出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归纳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定位,阐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法。分别从公园的重点区域植物景观营造、植物物种配置等方面分析该公园湿地植被恢复的设计思想,并对公园景观改造中地形地貌的设计、水系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营造良好的冬季植物景观对口袋公园的景观建设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哈尔滨典型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口袋公园植物种类、乔灌木搭配、常绿植物应用和植物高度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针对哈尔滨市口袋公园中存在的乔木灌木比与常绿落叶比失衡和植物景观垂直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对其主要景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荆州环城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荆州环城公园的植物种植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方案,强调了植物景观的分区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及改造,以长春公园内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全园初步勘查的基础上,按公园的功能分区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公园内共有植物191种,隶属于62科135属,其中常用种类63种,以落叶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为主。结合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对长春公园植物的应用组成、观赏特征、来源特点、配置模式和景观丰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概括介绍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生态恢复原理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应用生态恢复原理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洪山公园春秋季节的景观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公园植物群落情况,针对春秋季节景观变化,总结出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性变化。研究中选取了9个典型样地,并评价了其景观效果。调查发现洪山公园基本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植物群落注重色彩对比,乔灌草配置合理;但依然存在植物种类少、部分植物群落设计不当、植物群落养护不够、公园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最后就洪山公园春秋季植物景观营造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南宁市李宁体育公园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公园的植物造景作简要的评价;通过分析该体育公园在植物造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来美化景观及丰富内涵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调查泰安东湖公园、南湖公园和龙潭公园,对游客的基本属性以及游客对公园色彩景观的倾向性两个方面分析游客对公园色彩景观的意向.游客对三个公园的整体色彩景观基本满意,以龙潭公园满意度最高;游客认为公园色彩景观特色不明显,色彩景观吸引力不够.,城市公园色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色彩景观特色不明显,形式单调;2.忽略了色彩学的基本原理的运用;3.没有对植物色彩景观的季相变化足够重视.同时,提出了在园林色彩景观营造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对我国城市公园色彩景观营造提供—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实用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北京市8个郊野公园的120处景观样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相关领域50人的评分结果显示,在准则层中,人们更重视植物景观为城市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其次是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郊野公园建设水平处于Ⅱ、Ⅲ级。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归纳出了郊野公园植物景观3大功能的实现手段,对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竞  宁惠娟  邵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79-8881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植物配植方式及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了太子湾公园植物造景的3个特点,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5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研究,是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合肥市主城区范围内公园绿地中的植物种类调查,分析了公园绿地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和外来引种植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合肥市庐阳区对地方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仍需开发更多的乡土植物,合理分配公园绿地内乡土与外来植物的种植频度,因地制宜地用植物展现合肥主城区的特色与景观.调查结果为未来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