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禾叶大戟‘白色魅力’为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北部至南美洲北部。株高25~40厘米,冠幅15~25厘米,全株具有白色乳汁。茎直立,二叉状分枝,明显具棱,嫩茎光滑,成熟茎被白色毛。叶对生或互生,叶柄被毛,叶片两面被毛。下部叶片宽卵形,全缘,稀有波状齿,叶片长1~3厘米,上部叶片往上逐渐变小,长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枝条顶端的叶片生于杯状花序基部,呈苞片状。杯状花序2~3个组成伞房状花序生于枝顶,或单生于叶腋。花序长1~1.5毫米,被稀疏毛或光滑。花瓣白色,花期长,  相似文献   

2.
观赏兼药用的珍贵花木厚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别名川朴等,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系我国特产的珍贵花木之一,又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厚朴及其变种凹叶厚朴是国家3级重点保护濒危植物。植物学特征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厚,紫褐色或灰褐色,光滑不开裂。单叶互生,叶片大.长20~48厘米,宽12~25厘米,革质,7~9片集生枝端,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先端短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上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被灰色柔毛,具明显的白粉;叶柄粗短,被长柔毛。花白色,径10~15厘米,芳香。花瓣9~17片,厚肉质,花梗粗短,被长柔毛。聚合果长圆状卵形,木质,长9~15厘米,基部宽圆;瞢葖具2~3厘米的喙,内含种子1~2粒,种皮鲜红色。花期4~6月,果熟期10月。  相似文献   

3.
▲状元红又名红日,为春兰中难得一见的新奇兰品(见照片)。 1.草特征:叶4~6枚斜直丛生,长35~40厘米,宽1~1.5厘米;叶脉对称,叶尖锐,边缘有细锯齿;叶色油绿光亮细润柔滑;脚壳低,具紫红筋纹。  相似文献   

4.
山慈菇属百合科郁金香属,因其鳞茎呈猪牙状,又称猪牙花(Erythronium japonicum Decne)。 1.形态特征多年生具鳞茎草本植;物,株高15~25厘米,鳞茎长圆柱彤至椭圆形,稍弯曲,长5~6厘米,直径1厘米,白色肉质,表皮膜质光滑。地上茎直立或基部弯曲,茎中下部着生两片大  相似文献   

5.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也称箬兰等,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一般国兰花瓣多为青色,而白及则为紫红色。白及是陆生兰,高30~70厘米,块茎肥厚肉质,呈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富含粘液;直径1~3厘米,黄白色,长有灰白色纤维须根,常数个相连。茎粗壮直立。叶3~5片基生,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色绿,长15~30厘米,宽1.5~4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于花轴上,序轴长4~12厘米,常作“之”字形弯曲。花紫红或淡红色,直径3~4厘米;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约1厘米,两端稍尖,种子细小。花期4~5月,果期7~9月。白及分布在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日本也有野生。喜温暖、稍阴湿环境,江南可露地越冬。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栽植宜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     
文冠果(Xanthaceras Sorbifolia B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9枚,对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边缘为锐锯齿,表面暗绿色,背面光滑无毛。花期4—5月,总状花序,先叶或同叶一起开放,白色具有香气。果实(蒴果)7—8月成熟,果皮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子球形,黑褐色,直径1—1.5厘米。种子嫩时白色,鲜美可食。  相似文献   

7.
亮叶鸢尾     
亮叶鸢尾(Neomarica erulea)虽名鸢尾,但同日常所见的各色鸢尾类植物同科不同属:它为新泽仙属常绿宿根草本,叶片光滑油亮,窄剑形或长披针形,长30.50厘米,宽2~3厘米,叶片稍弯曲下垂.花期5~6月,1~2朵着生在茎近顶端,花被片外3枚白色下垂,内3枚旗瓣斜升,具蓝白相间条纹,最特别的是在其叶(其实是叶状茎)的顶部会裂开一条缝,从中萌发出新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8.
凤尾兰(Yucca gloriosa L.)又名菠萝花、丝兰,系百合科(Liliaceae)丝兰属常绿灌木。其植株特征:茎短,通常不分枝或少分枝,叶剑形,由基部渐尖至顶端尖硬,呈簇生状。地栽植株叶长40~75厘米,宽3~7厘米,盆栽后叶长可缩短至10~20厘米,宽2~3厘米。叶面革质,具蜡层和白粉,边缘光滑。凤尾兰原产北美东部及东南部,现全国各地的园  相似文献   

9.
地稔(Malastoma dodecandrum lour.)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又称野落茄、地石榴、铺地锦,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乡土观花地被植物(图1、3)。植物学特征小灌木,茎匍匐或披散,高5~15厘米;下部逐节生根,茎多分枝,幼枝近四棱形,疏生糙伏毛,老枝变成圆形;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长1.5~4厘米,宽0.8~3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具细圆锯齿或近全  相似文献   

10.
金边刺桂是刺桂的园艺变种,因其叶缘呈金黄色而更具观赏价值(见彩页)。刺桂又名柊树,属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叶对生,硬革质,卵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1.5~2.5厘米,叶缘带有3~5对大刺齿,鲜为全缘。秋花白色,具甜香,簇生叶腋。原产台湾及日本,稍耐寒,生长慢。常于庭园观赏,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11.
彭彪 《科学种养》2012,(1):15-15
费乌瑞它马玲薯为荷兰品种,早熟,生育期60余天。株高60厘米左右,株形直立,分枝少,茎紫褐色,复叶大,叶绿色,生长势强。花冠蓝紫色,花药橙黄色,花粉多,易自然结果。块茎长椭圆形,皮色淡黄,肉色深黄,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花卉了,高脚杯状的花型给人印象深刻,但说起它的整体结构,清楚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根:须根系,呈丛生状态,乳白色,长7~18厘米。茎:有鳞茎和花茎之分。鳞茎为卵圆形或扁圆锥形,乳白色,外被棕褐色膜质皮膜。高3~4.5厘米,横径2~3厘米,在里面基部和顶端有少数贴毛。花柱圆柱形,高20~50厘米,粗0.5~0.9厘米,表面光滑,有蜡粉。叶:3~5片,长8~25厘米,宽3~11厘米,边缘波皱,叶面光滑,也有粉白色蜡粉,叶  相似文献   

13.
兰新马瑞卡     
兰新马瑞卡(Neomarica caerulea)是其属名的译音,也称亮叶鸢尾,为鸢尾科常绿宿根草本花卉。其叶亮绿光滑,宽线型,长约50厘米左右,宽约2厘米,先端弯曲下垂;花期5~6月,1~2朵着生在叶顶部(见上图),花被外三枚白色下垂,内三枚旗瓣斜升,具蓝白色相间条纹。在其叶的顶端会突然裂开,产生新株,形如吊兰,着地可生根,飘逸潇洒,甚为奇特。  相似文献   

14.
正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刺嫩芽别名龙牙楤木、东北楤木、辽东楤木、刺龙芽等,为五加科楤木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小枝棕色、疏生,多数长1~3毫米细刺,基部膨大;嫩枝上常有长达1.5厘米的细直刺。叶互生,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40~80厘米;叶轴和羽片轴基部常有短刺;羽片有小叶7~11个,纸质或膜质,阔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少数阔楔形,边缘疏生锯齿,无毛或两面叶脉有柔毛和细刺毛(图1)。圆锥花序长30~45厘米,伞房状,主轴短,长2.5厘米,  相似文献   

15.
红花桉(Eucalyptus ficifolia F.Muell)幼叶与成长叶异样,成熟叶片大,革质,卵形至倒卵形,长7~11厘米,宽4~6厘米,先端有尖头,叶柄长2~3厘米,中脉两面突起,侧脉羽状,两面明显,叶片上面深绿,具蜡质层,下面苍绿,网脉明显。花大,有花梗,花排成聚伞式圆锥花序;萼片与花瓣连合成一帽状体;种子极大,最大者长达1厘米。宽0.6厘米.  相似文献   

16.
红花桉(Eucalyptus ficifolia F. Muell)幼叶与成长叶异样,成熟叶片大,革质,卵形至倒卵形,长7~11厘米,宽4~6厘米,先端有尖头,叶柄长2~3厘米,中脉两面突起,侧脉羽状,两面明显,叶片上面深绿,具蜡质层,下面苍绿,网脉明显。花大,有花梗,花排成聚伞式圆锥花序;萼片与花瓣连合成一帽状体;种子极大,最大者长达1厘米,宽0.6厘米. 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 R.Br.) 叶单一型,叶片坚革质,线形,长4~9厘米,宽3~6毫米,先端尖锐,中脉两面突起,叶柄极短;树皮坚硬;花无梗,穗状花  相似文献   

17.
<正>山药在地下部形成块茎的同时,在地上部叶腋间常形成很多零余子。零余子是腋芽的变态,也即侧枝的变形,称为地上块茎,也叫气生块茎或株芽,俗称山药豆。零余子呈椭圆形,长1~2.5厘米,直径0.8~2厘米,褐色或深褐色,亩产量可达200~600公斤。一般情况下,零余子在山药茎蔓第20节以后发生,而且开始时多发生在山药主茎或侧枝  相似文献   

18.
黄花远志又名黄花倒水莲、吊吊黄等,远志科灌木。株高70厘米左右,茎干灰白色;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质柔软,叶色浓绿,有丝绢状光质感。夏秋开花,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长25~30厘米,下垂;花长约1~1.5厘米;萼片花瓣状,红紫色,花瓣鲜黄色,中央的花瓣先端有显著的缨(见图);花期长达2~3个月。黄花远志适宜作为观赏植物栽  相似文献   

19.
1998年4月,无锡兰友蒋凤岐购得一个蕙兰新品种,为大花型的荷形水仙瓣佳品,后定名为碧凤仙。其叶长50~60厘米,宽1厘米。叶质厚,叶面光滑,叶姿环垂。花葶高达55厘米,花茎细圆,可谓典型的“灯草杆”。花茎、小花柄与花瓣,一色碧绿,每葶着花5~7朵。外三瓣收根放角;显得精神抖擞。捧瓣起兜,捧端有“白  相似文献   

20.
<正>虎尾草俗称棒锤草,又名刷子头、盘草,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虎尾草遍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普遍发生。主要为害薯类、花生、蔬菜、果树、苗圃等农作物,其对花生危害较重,一般造成花生减产5%13%。一、形态特征虎尾草茎直立或基部膝曲,丛生,株高2013%。一、形态特征虎尾草茎直立或基部膝曲,丛生,株高2060厘米,径160厘米,径14毫米,光滑无毛。叶鞘无毛,背具脊;叶舌长约1毫米,无毛或具微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34毫米,光滑无毛。叶鞘无毛,背具脊;叶舌长约1毫米,无毛或具微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325厘米,宽325厘米,宽36毫米。穗状花序46毫米。穗状花序410余枚,指状簇生于茎顶,常直立而并拢成毛刷BAOJ I S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